在遥远海域的星琴岛,藏有一座遗忘的天文台与古老的“星象协奏装置”——能将星星的轨迹转化为旋律。
少女林星澜天生失聪,却坚信星空中藏有“未被听见的声音”;青年沈庭轩拥有极致听觉,却听不懂他人的心声。
当“无法听见的人”遇上“无法理解声音的人”,一场关于倾听、记忆与回响的旅程缓缓展开。
每一道星痕,都是被遗忘的情感;每一次协奏,都是心灵的共鸣。
最终,当旋律重归星空,她轻声说出——
“我终于……听见了。”
沈庭轩
音乐学院乐器工艺系学生,有点“听力过敏”,是一名乐器制造师。
初到岛上,对少女的“无声音乐”一开始嗤之以鼻,却在听见星痕旋律后,逐渐动摇自己对“声音”的理解。
林星澜
自幼失聪,却坚信星星会唱歌,用钢琴弹奏从未听过的旋律。
她的音乐源于“想象”,也源于星痕回响——只存在于夜空与她心中的声音。
自称“要为那颗从未被命名的星星,谱一首属于它的名字”。
林芷音
林星澜的母亲,天文学家,前任星象协奏装置操作员,也是前任“共鸣者”。
在观星图书馆内留下了笔记《未名之歌》,然而笔记记录的内容没人能看懂。
星象协奏装置(Stellar Harmonia)
外观为一座嵌在山崖上的圆形天文观测台,内部由19世纪末留下的自动演奏系统与机械式天体仪融合。
每颗可观测的星体在其转动轨道上对应一个特定音阶,当星星从仪器上空划过,对应乐键就会响起,犹如宇宙自奏的音乐盒。
由于年久失修,装备音准并不精确,只有在调音与星图完全重合后才能演奏完整“观星歌”。
星痕(Stellar Trail)
一种未被编号的“心理星”,存在于人的心中、星图之外。
唤醒条件:当某人对“被忽视的存在”产生深度共鸣,并在夜空中“认出”它的存在,就能听见它的声音。
星琴岛(Lyra Isle)
一座远离大陆的小岛,天象纯净,天空无光污染。
岛民寥寥,多为年迈者,传说岛上每百年只会诞生一位“能听见星星的人”。
林星澜的家族守护星象装置已有数代,但她是唯一失聪的后代。
星痕协奏曲
在共鸣者找到心里那颗“不存在的星星”的时候,将星象协奏装置对准那颗星星才能演奏出来的曲子
观星图书馆
星琴岛上唯一的一座图书馆,因收藏大量古籍而备受保护。图书馆内有一本名为《未名之歌》的奇怪笔记,内容很难理解。
观涛亭
坐落在岛屿山涯上的一座古老亭台。观涛亭面向大海,视野开阔,历来受名客游人推崇而名扬天下,是星琴岛上重要的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