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我的2021 | 我是如何在业务中披荆斩棘的 #45

Open
zhaoqize opened this issue Dec 31, 2021 · 0 comments
Open

我的2021 | 我是如何在业务中披荆斩棘的 #45

zhaoqize opened this issue Dec 31, 2021 · 0 comments

Comments

@zhaoqize
Copy link
Owner

zhaoqize commented Dec 31, 2021

image

又到一年总结时,去年拖的有点晚,今年卡点。之前总结的是一年的感悟,这次弄点不一样的,可能是个系列。

Part 0: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某互联网企业的一名 Web 前端和技术推广工程师,带一二十人。

从 19 年跳槽后,来这家公司快 3 年了,期间经历了迷茫、自我否定,然后努力爬出来,做成一些事。特别感谢我的 leader 们,他们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这种帮助不只是方法论,而是通过他们的言行实实在在的感染了我,让我认识到:如果想要做点不一样的,需要有魄力和担当。只有跳出舒适区,才能获得凤凰涅槃般的成长。

下面进入正题

Part 1: 开场暴击

当我抱着对新公司的美好憧憬入职时,第一天现实就给我来了个当头棒喝。业务 Leader 首先非常欣喜的欢迎了我,接下来就跟我描述了下团队现状,两个词总结:缺人、混乱。

简单、干脆,我喜欢:)

接着,第一周内,就有同学侧面表达了在这里干的不高兴,在考虑新机会。

这是大大的问好

团队中前端 2 人,后端 10 几人,产品 4 人,维护的平台和服务十几个

  • 堆积如山的需求,我来时做的是半年前评审完的需求
  • 前端、后端、PM 之前缺乏信任感
  • 没有研发流程

感受到了风雨欲来。。。

离职警报

果不其然,一周后有同学跟我说:已经在看新机会了,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哪来的心里准备

找他了解了下具体情况,想知道为啥态度如此坚决,TA说:自己来的这一年多了,一直在做需求,加班加点的做,但永远做不完,即使做完了也不到业务的认可,整体绩效也一般,呆着没啥意思。深入的问TA为做了这么多事啥得不到好绩效,有分析原因吗?TA的意思是:各方面都把 FE 当工具人。
工具人

沟通对抗

在业务周会中,只要有跟前端相关的需求 dealy,从后端、到 PM 的表述,出奇一致。话里话外都是:前端没开发完,所以 delay,怎么催都没用,感觉不上心。前端在会上也不吭声,只闷头看电脑。会后问同学为啥在会议上不把来龙去脉说清楚,同学说:没用,他们不相信,就这样吧。

已经破罐子破摔了

整个下来,感觉是掉进天坑了啊!导致入职那段时间非常抑郁

原因有二

  • 工作内容:工作和面试时沟通的有较大差距
  • 氛围:团队整个氛围压抑

坦诚的说,当时冒出的第一个想法跟很多人类似:风紧扯呼啊!

Part 2: 厘清问题

然而,很多事不是换个地方就能解决的,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不提升,去哪都会面临相似的困局,抱着这个心态义无反顾的投入进了工作中

我可真是个工作狂

业务
我所在的业务属于中台性质,大部分场景中我们负责对内的平台建设。把中台的能力平台化,复用到各个业务场景中。这导致我们和B端、C端有着明显的差异。另外由于公司的架构理念,FE 更像是 BP 参与到业务中。再
虽然一再强调不是 BP
者,由于我们负责的业务在业界有一定门槛。所以,综合环境导致了前端在业务的融入、发展上的不利。

工作模式

  • 前端将 100% 的时间投入在需求上了
  • 没有严谨的评审,导致频繁的返工
  • 前端没有技术能力,导致经常会做些不合理的功能

合作情况

  • 需求评审中,前端几乎不说话,产品、后端说啥是啥
  • 执行中没有合作、商量的概念,缺乏沟通

个人成长

  • 不知道谁能真正的给予指导
  • 希望有喘息的时间思考技术

总结:先天不足、前端躺平

Part 3: 分析分析

虽然是综合性问题,但是还是要一个个分析,一件件解决。

归因

关于离职、对抗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沟通,进行归因梳理

  • 前端
    • 没成长
    • 业务压力大
    • 付出得不到回报
  • 业务
    • 前端不专业、不理解业务
    • 合作不顺畅
  • 团队
    • 空白

每个问题都是大而难的问题,以我当前的角色定位来看,很难解决。但不尝试解决的话,工作起来又难受,可谓

其实没啥角色定位,主要是我脸皮厚觉得要主动做些什么(才对得起工资?)
骑虎难下。由于问题非常棘手、复杂,决定以不破不立的态度来做。
真的是抱着干不好大不了离职,反正是一次绝佳的磨砺机会,不容错过

为什么搞得跟英勇就义一样呢?

因为在这样一面倒的大情势下,是个人都能发现不对劲。但为啥一直没人尝试解决呢?

好问题,读者可以回答下

拆解

第一步,找到了直属 Leader,向他说明发现的问题,以及可能会采用的一些解决方式。表明我那真切想做事的态度。

主动获取适当的授权,利于事半功倍

第二步,找到虚线 Leader,说明现状和持续恶化的后果,所以我会采取一些行动,并对齐大体的目标和计划。

你痛,我痛,一拍即合

第三步,跟团队内的同学说明当前情况,如果想要改变,希望大家齐心协力背水一战

团结,是克服困难的基础

做这些的目的很简单:把问题摆上台面,直面问题!

拆解看似简单,但里面包含了的团队、业务、个人考量,后面有机会再展开

Part 4: Do it

建立信任

信任,是良好的开端

  • 让前端同学对我有信任感
    • 通过在业务、技术点上给予指导,让他们相信我经验是比他们丰富的
    • 通过和同学们的换位思考,让他们相信我是理解他们的
    • 通过和 Leader 的沟通,把他们的事讲好,让 Leader get 到他们的优秀,得到实实在在的激励
  • 让业务对我有信任感
    • 主动贴近业务,熟悉业务情况,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
    • 给业务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 合理安排业务,提升准时交付率,让们可以交差

建立沟通机制

如果有什么误会,那一定是沟通出了问题

  • 在团队打造开放的沟通环境
    • 我相信在一个敌对、闭嘴的内部环境中,沟通是不可能通畅的,所以在内部我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让大家敢于发言、畅所欲言,针对大家提出的真实存在的问题着手解决
  • 与业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 跟业务建立从领导层、业务层、前端层的多维度的沟通体系。让每个层面的沟通都能聚焦、高效,从而让大家互相了解和理解
  • 在同学和 Leader 之间做好桥梁的角色
    • 桥梁的角色非常重要。但是要做好桥梁的角色绝不只是信息透传,而是需要从 「Leader 想了解的」、「我想表达的」、「同学想说的」的角度去思考,不然只会增加无意义的噪音

平衡业务和技术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选择题,都想要

  • 探索业务和技术的结合点
    • 这个点不好做,但是必须要做。因为这能直接给业务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证明前端技术是有业务价值的
  • 从技术出发,前瞻性的做技术储备
    • 鼓励大家做技术探索,从完善基建的道路上,探索产品级的技术产品,为可能遇到的挑战提供技术上的积累和解决方案

成为大家的依靠

让大家放心把后背交给你,才是最大的成功

  • 身先士卒
    • 在我司,一直提倡要放得下,也要拿得起,这点我很认同。于是我从 A 平台干到 B 平台,从 C 方向干到 D 方向,一直冲在探索的第一线。这也帮助我积累了非常多的合作关系和业务理解。
  • 同理心
    • 说再多的方法论,说再多的保持耐心,如果缺失了同理心,那所有的表达和建议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真正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才能真正的 get 到问题出在哪,该采取何种措施应对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Part 5: 成长与希望

可以遇见,虽然有计划、有实施、有推进、有合作,但是还是会遇到问题。因为每种改变都是一种巨大的努力。

这里我想重点说下同学们在心态、自信方面的成长。

心态

首先,发生变化的是同学们的心态。大家发现,他们是要跟着我一起冲的,但由于自身和外界等多种综合因素导致他们很难迈出那一步。

其实对这个问题,在我的意料之中。我说:我给你们打样,你们多揣摩学习,一回生二回熟。通过在周会、项目总结会上掷地有声的发声,大家发现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说出来并没有那么难。于是我又持续加火,鼓舞大家活跃起来,于是大家越来越真切的感受到,发声真的可以使工作上变得轻松、愉悦。

不是传销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坦诚清晰的直面自己的问题、团队的问题。

自信

其次,遇到了自信心的问题。发现大家在跟合作的研发聊业务、技术的时,总显得不自信,对方说啥事啥,没有反驳。这直接导致了严重的技术债。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的方案是:在做需求的过程中手把手的指导。告诉他们可以将事情拆开看,分为业务和技术。在业务中,前端需要看需求的合理性、自洽性、可行性、价值是否可衡量等。在技术中,前端需要看技术实现的合理性、可行性、拓展性等。只有把每个点都梳理清楚了,才明白该在何时何地采取何种技术。

榜样的力量

随着反复的实操,大家的技术思考越来越全面,估时越来越准。于是同学们渐渐发现,原来我们也是可以主导项目走向的,后端、PM 原来也是想听我们的思考的。

至此,整体的节奏开始往良性循环上发展了。

Part 6: 阶段性总结

其实,整个过程是较为漫长,花了 1 年多时间,才将合作的氛围做了改变。

尤其在 2020 年终总结时,我从研发大群里收集了各方对于前端的服务评价,评分达 3.6 分(5分制)。

当看到这个分数后,大家不约而同的「哽咽」了。这一年我知道大家经历了什么,又得到、失去了什么。

经常跟同学开玩笑说,咱们团队 19 年是石器时代,20 年是青铜时代,21 年是白银时代。

大家对于这种改变更多是还是震惊,没想到成了?有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没想到跟着你真的把这件事干成了!

其实,我又何尝不幸运呢?在这里的每次失落与成功,都在推演验证着我心中的想法,使我不断成长。不断理解跨部门合作、跨团队合作的奥义。不断理解带好团队的深层含义,也不断优化自己的言行。

这时,对于公司的口号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大家不只是说说,是真的在践行准则。也真是因为这种践行,让团队、业务、公司变得越来越强壮,越来越有希望!

团队的成功少不了这种大氛围的支持

Part 7: 新的挑战

随着团队的蒸蒸日上,新的挑战不出所料的如期而至了。领导看我把前端和业务盘的不错,于是将业务领域进行了扩大。从之前 1 个方向,增加到了 4 个方向。这四个方向包括内部平台、B 端、C 端、游戏。

顿时压力山大,不过老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嘛!干就是了。在这段历程中又增长了对不同业务协同的理解,也更加认识到责任是什么。由于不是本文的主线,以后有机会再展开。

Part 8: 愈加坚韧

经历过这一切后,回首看时,认同很多问题的处理不是 0 和 1 的关系。以前的不成熟观点,随着不断碰撞、交流,变得更加成熟。有些「奇怪」的观点,也变得更容易接受了。

就像经历了洗礼一般,人和事,真诚和虚伪。有些没必要揭穿,有些不可容忍。唯一的方法是,上个台阶想问题,你就知道是该保持沉默还是勇敢发声。

最后,分享一句话:不要玻璃心,从现在开始,放下自己,勇于做对的事吧!

本问正参与掘2021总结年度征文 https://juejin.cn/post/7047790537646014495

@zhaoqize zhaoqize changed the title 我的2021 我的2021 | 我是如何在业务中披荆斩棘的 Jan 7, 2022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