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1
12
12
POST加电自检-->BIOS(Boot Sequence)-->加载对应引导上的MBR(bootloader)-->主引导设置加载其BootLoader-->Kernel初始化-->initrd—>/etc/init进程加载/etc/inittab
13
13
14
+
14
15
硬件的初始化,图像界面启动的初始化(如果设置了默认启动基本)
15
16
16
17
主机RAID的设置初始化,device mapper 及相关的初始化,
@@ -33,6 +34,70 @@ POST加电自检-->BIOS(Boot Sequence)-->加载对应引导上的MBR(bootloader)
33
34
34
35
最后根据mingetty程序调用login让用户登录->用户登录(完成系统启动)
35
36
37
+ ### 第一阶段:硬件引导启动阶段
38
+
39
+ ``` sh
40
+ 1.1 POST(Power On Self Test) 加电自检
41
+ 1.2 BIOS
42
+ 1.2.1 初始化硬件
43
+ 1.2.2 查找启动介质
44
+ HDD: 查找启动硬盘的第一个扇区(MBR/BootSector)
45
+ 1.3 MBR
46
+ 1.3.1 Bootloader(启动装载程序)
47
+ GRUB
48
+ 分区表
49
+
50
+ ```
51
+
52
+ ### 第二阶段:BootLoader 启动引导阶段
53
+
54
+ ``` sh
55
+ 2.1 Stage1
56
+ 执行 BootLoader 主程序(位于 MBR 前 446个字节),它的作用是启动 Stage1.5 或 Stage2
57
+ 2.2 Stage1.5
58
+ Stage1.5 是桥梁,由于 Stage2 较大,存放在文件系统中,需要 Stage1.5 引导位于文件系统中的 Stage2
59
+ 2.3 Stage2
60
+ Stage2 是 GRUB 的核心映像
61
+ 2.4 grub.conf
62
+ Stage2 解析 grub.conf 配置文件,加载内核到内存中
63
+ ```
64
+
65
+ ### 第三阶段:内核引导阶段
66
+
67
+ ``` sh
68
+ 3.1 /boot/kernel and Kernel parameter
69
+ 内核初始化,加载基本的硬件驱动
70
+ 3.2 /boot/initrd
71
+ 引导 initrd 解压载入
72
+ 3.2.1 阶段一:在内存中释放供 kernel 使用的 root filesystem
73
+ 执行 initrd 文件系统中的 init,完成加载其他驱动模块
74
+ 3.2.2 阶段二:执行真正的根文件系统中的 /sbin/init 进程
75
+ ```
76
+
77
+ ### 第四阶段:Sys V init 初始化阶段
78
+
79
+ ``` sh
80
+ 4.1 /sbin/init
81
+ 4.1.1 /etc/inittab
82
+ init 进程读取 /etc/inittab 文件,确定系统启动的运行级别
83
+ 4.1.2 /etc/rc.d/rc.sysinit
84
+ 执行系统初始化脚本,对系统进行基本的配置
85
+ 4.1.3 /etc/rc.d/rcN.d
86
+ 根据先前确定的运行级别启动对应运行级别中的服务
87
+ 4.1.4 /etc/rc.d/rc.local
88
+ 执行用户自定义的开机启动程序
89
+ 4.2 登录
90
+ 4.2.1 /sbin/mingetty (命令行登录)
91
+ 验证通过 执行 /etc/login
92
+ 加载 /etc/profile ~ /.bash_profile ~ /.bash_login ~ /profile
93
+ 取得 non-login Shell
94
+
95
+ 4.2.2 /etc/X11/prefdm (图形界面登录)
96
+ gdm kdm xdm
97
+ Xinit
98
+ 加载 ~ /.xinitrc ~ /.xserverrc
99
+ ```
100
+
36
101
## Reference
37
102
38
103
1 . <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13/02/booting.html >
0 commi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