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63 lines (269 loc) · 34.3 KB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63 lines (269 loc) · 34.3 KB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

芭芭拉·明托 - 经济理财榜-管理

畅销全球40年不衰,常年名列各国畅销书排行榜前茅,世界知名企业都在用《金字塔原理》的理念和方法培训全员,如IBM、波音、可口可乐、花旗、宝马……《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处理写作中逻辑不清晰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够教会人们如何在有限时间里,有效与人沟通,如何简明扼要地进行写作。采用金字塔方法,能避免逻辑混乱或不清晰。任何需要与同事、客户或员工沟通的人应该读一下这样的书,即便对于有经验的管理者来说也十分关键。在有限时间里,能够有效沟通富有逻辑而清晰的思想,简明扼要地进行写作的人显然具有优势。

中文版序

当我们与人沟通时,需要想清楚3件事:谁是我的听众?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想怎样听? c:10732

前言

一个人要想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关键是在开始写作前,先将自己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按照逻辑关系的规则检查和修改。 c:6286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这一现象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的各组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预先归纳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沟通内容,都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 你应有意地将沟通内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说话、培训、演讲、报告、述职和写文章、总结、申请、方案、计划等。 c:3983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研究发现,最有效的表达方法是: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即要自上而下地表达思想。 c:6945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c:54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c:341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c:10286

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序言的叙述方式 c:4862

纵向关系

一般的文章都是一维的(one-dimensional):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在纸面上基本呈现出纵向向下的结构。但是这种文字的纵向延伸却掩盖了一个事实,即思想是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的。 c:2000

横向关系

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个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第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谓语所作的表述;第三个思想则说明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因此,演绎性思想组合具有以下形式: c:4934

序言的结构

问题的起源和发展必然以叙述的形式出现,因此也应当按照典型的叙述模式发展。序言的开头应向读者说明“背景”(situation)的时间和地点。在这一背景中应当发生了某件事情,可称为“冲突”(complication),使读者提出(或将使读者提出)你的文章将要“回答”(answer)的“疑问”(question)。 c:4103

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的步骤:1.提出主题思想。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c:6500

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思考: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3.得出结论。 c:5131

自下而上思考: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c:1600

初学者注意事项

1.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c:1982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文章的序言必须用讲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说,序言必须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 c:4441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要用讲故事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 c:3574

关键句的每一个要点,都应该按照与全文的序言相似(但简单得多)的背景—冲突—疑问结构逐个引出。 c:41

背景(S)= 人们相信使用X工具将获得Y。冲突(C)= 确实在使用X,但是只有其他人获得Y。疑问(Q)= 为什么其他人获得Y?回答(A) = 使用A+B+X。 c:44

你应当用一个能够概括各要点本质的标题突出该要点所在位置,然后引入该要点 c:39

你应当用一个能够更清楚概括要点本质的标题,还应当通过回顾读者已知的关于该主题(标杆比对)的知识,以及该要点将要回答的疑问,逐渐切入正题,提出关键句要点。 c:35

2.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即“背景”、“冲突”和“答案” c:1579

序言的常见模式

你写文章的目的通常是回答以下4类问题之一:1.我们应该做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做(将如何做/是如何做的)?3.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4.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c:2226

你写文章的目的通常是回答以下4类问题之一: 1.我们应该做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做(将如何做/是如何做的)? 3.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 4.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c:52

我想强调一下,在你开始写作之前,在纸上列出两个流程进行对比是非常重要的。也许你认为,你都已经在这方面工作了很长时间,完全了解问题出在哪儿,但是,如果你不将这两个流程列出来进行比较,那么你遗漏某个重要因素的可能性就很大。 c:94

管理者们经常会要求下属就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他们还经常加上一句:“再提出几个替代方案。”严格地说,如果你对问题作出了正确的界定,那么就根本没有什么替代方案。你建议的方案要么能够解决该问题,要么不能解决该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什么替代方案。 c:12

管理人员的意思实际上是要求你“如果不能提出能够彻底解决我们所界定问题的方案,那么就对我们可以尝试的一些方案提出建议” c:62

背景(S)= 我们希望做X。冲突(C)= 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做X的方案。疑问(Q)= 哪一种方案最合理? c:12

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方案,你通常可以用两种方法组织关键句要点,回答“为什么此方案优于其他方案”这个疑问。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你的分析结果。 c:13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文章也不是围绕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写作的,而是围绕“替代目标”写作的,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c:17

序言的常见模式——以咨询为例

好的序言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吸引并保持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够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c:11

序言应当介绍4要素:1.介绍背景(S, Situation)2.指出冲突(C, Complication)3.引发疑问(Q, Question)4.给出答案(A, Answer) c:2887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 c:1454

归纳推理

在用归纳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我们必须具备以下两项主要技能:●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 准确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 c:1998

接下来,你一定要通过自下而上提问的方式来检查你的推理。 c:35

用归纳法时,必须具有以下两项主要技能:●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同点的名词。● 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的思想。 c:223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c:141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c:2727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c:107

第2篇 思考的逻辑

首先,要找出将这些思想联系起来的逻辑框架,并确定其逻辑顺序(见第6章“应用逻辑顺序”),然后概括总结出各组思想的隐含意义——即所谓的归纳跃进(inductive leap)(见第7章“概括各组思想”)。 c:1695

第6章 应用逻辑顺序

金字塔原理的第二条规则规定:所有列入同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 c:2035

时间顺序

避免出现因果关系错误的方法是假设自己采取了文中提到的每一项行动,并想象一下采取每项行动之后产生的结果,就可以判断你必须采取的某项行动,是为了在时间上先于另一项行动,还是为了实现另一项行动。 c:56

你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基于某个隐含的逻辑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对明确表达你的真实思想很有帮助。 c:20

时间顺序: 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你要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c:1818

时间顺序: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你要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c:145

结构顺序

在将某个整体(不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概念性的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时,你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没有重叠,有排他性。●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没有遗漏。这两个要求简称为分组的MECE原则。 c:2034

在创建新的组织机构时,强迫自己用结构顺序,可以使你检查各部分的总和对于你的目的来说是否完整。 c:21

分组的MECE原则,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相互排斥,没有重叠。●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没有遗漏。 c:177

在此类情况下,最适合的顺序就是当你在白纸上依次画出各个部分,向读者呈现时使用的顺序。 c:29

用结构顺序概念检查思路 c:21

结构顺序: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如组织结构图、关键成功要素示意图等。 c:991

程度顺序

分组行为是人类普遍的习惯。人们看到任何事物时,都会为其命名或说出其名称,这就是一种分组。 c:11

重要性顺序:明确指明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确保将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列入该组。在每组中,根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最具有该特性的问题排在第一位,即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c:354

逻辑顺序呈现的是一个过程,而过程取决于需要回答的问题, c:15

1.确定该组思想的类型(类别)。2.将同一类型的思想归类、分组。3.找出各类别思想之间的顺序。 c:70

检查逻辑顺序是检查某一分组是否恰当的重要手段。当你遇到任何一组归纳性思想,需要找出其真实意义时,一定要先快速浏览一遍该组中的所有思想。你能否发现某种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如果不能,你能否发现这种分组的基础(过程、流程、结构、类别),并采用某种逻辑顺序?如果某组中所列的思想很多,你能否发现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并根据这些共同特点将思想归纳、分组,然后使用逻辑顺序? c:1590

第7章 概括各组思想

下面我们讨论金字塔原理的每一条规则:位于金字塔结构每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思想的提炼、概括。因为,上一个层次的思想实际上都是从下一个层次的思想衍生、提炼、总结出来的。 c:1325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概括各组思想:思想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流程)时,应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结果”(效果、达到的目标)。●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共同点的意义)。 c:1839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使用明确的语言表达最终结果的必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除非你使用的语言达到了这一要求,否则你根本无法客观判断你列出的行动、步骤,是否包括了所有应当包括的步骤。 c:105

在讲述行动、步骤、流程等时,理顺自己思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想象自己确实采取了这些行动,然后根据完成这些行动将产生的明确结果,修改各行动步骤的措辞,使之更明确、更具体。 c:321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 ● 在将各行动联系起来前,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 ●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将每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 ●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区分行动步骤的层次 c:1726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 在将各行动联系起来前,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将每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c:150

区分行动、步骤的层次比较容易:如果你希望读者在采取下一项行动之前先采取某一项行动,那么这两项行动就属于同一层次;如果你希望读者采取前一项行动以便产生后一项行动,那么前一项行动就是后一项行动的下一个层次。 c:49

组织各种行动、步骤等唯一合理的方法,就是根据其产生的结果归类分组。 c:162

● 该组行动、步骤之间必须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 总结概括性语句,必须说明完成各行动步骤后导致的直接结果,且措辞必须明确、具体。 c:160

直接总结行动产生的结果: ● 该组行动、步骤之间必须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 ● 总结概括的语句,必须说明完成各行动步骤后导致的直接结果,且措辞必须明确、具体。 ● 先用明确的语句表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然后区分不同的抽象层次,再直接从各行动、步骤、流程等总结概括出行动的结果。 c:155

直接总结行动产生的结果:● 该组行动、步骤之间必须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 总结概括的语句,必须说明完成各行动步骤后导致的直接结果,且措辞必须明确、具体。● 先用明确的语句表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然后区分不同的抽象层次,再直接从各行动、步骤、流程等总结概括出行动的结果。 c:428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 找出将这些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结构上的共性。● 寻找这些思想间更密切的联系。● 完成归纳跃进,概括出主题思想。 c:1123

如果你无法在一组被列为“问题”、“原因”或“结论”的思想中找出明确的逻辑关系,就像上面这个例子一样,那么这一组思想中必定存在问题,你也必须重新进行思考。 c:49

找到适当的概括性语句的主要价值,是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真实思想。概括性语句还可以提前把作者的思路告诉读者,使读者做好准备,以便更快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更有把握信任作者的思路。 c:38

人们在难以得出明确结论的时候,很容易写一句“缺乏思想”的句子应付了事(如本例),而不是努力完成自己的思路。 c:386

● 这些思想都具有某种共性,而且是以这种方式相互关联的仅有的一些思想。

  • 在这种情况下,该组的概括性思想,应当是该组思想的共性所隐含的意义。 ● 这些思想都是为实现某一结果而必须同时采取的行动。
  • 在这种情况下,该组的概括性思想,应当表明采取以上行动后产生的直接结果。 c:1181

第3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提高写咨询报告效率的秘诀是: 1.界定问题 2.有条理地搜集和分析数据,转换为金字塔的形式 c:1319

第8章 界定问题

判断问题是否存在,通常要看经过努力得到的结果(现状),与希望得到的结果(目标)之间是否有差距。由某一特定背景导致的某一特定结果,称为非期望结果(R1, 即现状,Undesired Result)。 c:1318

界定问题的框架

如前所述,问题是指你已有的(现状)与你想要的(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某一背景,并在一系列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条件可能很简单,也可能是很复杂的因果关系。无论是哪种情况,了解其发展历史,是确定差距之性质和把握其重要性最基本的过程。 c:870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 切入点/序幕(Starting Point/Opening Scene)● 困扰/困惑(Disturbing Event)● 现状,非期望结果(R1, Undesired Result)● 目标,期望结果(R2, Desired Result) c:1525

只有对R2进行尽可能具体和定量的描述,才能判别你取得的结果是否是期望结果。如果没有对期望结果的全面准确的描述,你就很难在思考过程中选择各种解决方案。 c:49

发掘读者的疑问

最常见的问题1.不知道如何从R1(现状)到R2(目标)。2.知道如何从R1到R2,但不敢肯定是否正确。3.知道从R1到R2的正确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实施。最常见问题的变形4.知道从R1到R2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实施,但由于某种原因行不通。5.确定了好几个解决方案,但不知道选哪一个。可能但不常见的情形6.知道R1,但不能具体描述R2,所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7.知道R2,但不清楚自己是否处在R1(这是典型的标杆比对)。 c:696

开始写序言

只要遵循从左到右、再往下的原则,读者最后看到的通常是冲突部分。 c:321

实战案例

从界定问题到找到解决方案,还要经过对问题的实际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评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界定问题框架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指导你在寻找有效解决方案时,提高找到问题原因和进行结构化分析的效率。 c:608

第9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比较好的方法是建立诊断框架和逻辑树指导,来分析和引导思维,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简化了把结果构建成金字塔的工作。 c:1191

从信息资料入手

● 提出各种假设。● 设计一项或几项重要的实验,根据产生的结果排除一个或多个假设。● 通过实验得出明确结论。● 相应地采取补救措施。 c:1135

设计诊断框架

结构化分析的方法只有3种:呈现有形结构、寻找因果关系和归类分组。 c:1357

诊断框架与决策树和项目评估检查技术图(PERT图)之间是有区别的,前者用来提出问题,而后两者用来阐述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 c:11

使用诊断框架

好的解决方案不是抽象得来的,首先要求你对所在领域——制造、营销、信息系统等有全面的了解。大量深入的关于目标领域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c:741

只有那些对所在领域有很深造诣的人才能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渊博的知识有助于获得真知灼见,发现只有超出逻辑推理的范畴方能发现的备选方案。对那些没有敏锐洞察力的人,则可以使用逻辑树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 c:42

建立逻辑树

使用逻辑树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我们前边曾提到序列分析法,有以下步骤:1.是否有问题?2.问题在哪里?3.为什么存在?4.我们能做什么?5.我们应该做什么? c:1121

严格地说,是非问题是指措辞上需要回答是与否的问题。通过是与否的回答,我们就能把我们的分析总结为具体的最终结果,从而证明或否定我们对问题起因的理解。 c:297

总之,我认为写文章,尤其是写咨询项目建议书时,没有必要专门辟出一部分来写“是非问题”。即使有论点,也是来源于解决问题的分析过程。所以,论点、流程和研究的最终结果实际上都是一回事。 c:36

记住,所有各个组的思想最初都产生于头脑的分析活动。在你试图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你的分组思想可能来源于指导你的分析的某种结构。把你的思想和这些结构相对照,可以帮助你证实它们在逻辑上是有效的。 c:347

是非问题分析

建立诊断框架的过程有时候被称为“是非问题分析”(issue analysis)。 c:49

是非问题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按先后顺序画出该政策领域的图解,标明每个阶段的主要决策变量(MVD),包括影响每项活动的环境、经济、管理和社会因素。然后,对这些主要决策变量如何影响目标的实现提出假设,并根据对目标实现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决策变量,决定应该作出哪些决策 c:731

第三篇探讨的所有方法,包括界定问题、诊断框架和逻辑树,都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使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工作变得更加容易,使你能专注于客户的真正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所有原因以及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在最终报告里组织和交流思想的工作量。它们采用的逻辑结构是构成结论和建议的基础,可以轻而易举地转换成金字塔的形式 c:22

第三篇探讨的所有方法,包括界定问题、诊断框架和逻辑树,都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使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工作变得更加容易,使你能专注于客户的真正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所有原因以及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在最终报告里组织和交流思想的工作量。它们采用的逻辑结构是构成结论和建议的基础,可以轻而易举地转换成金字塔的形式。 c:14

第4篇 演示的逻辑

在纸面上或屏幕上展示你的思想时,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在视觉上,你都需要确保能加强组成金字塔的思想之间的逻辑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读者或观众总是先看到逻辑关系的存在,然后才能理解它。因此你要用读者眼睛所看到的来强化他们的头脑所接收的。 c:607

第10章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 多级标题法● 下划线法● 数字编号法● 行首缩进法● 项目符号法 c:787

突出显示文章的框架结构

标题的作用是提示,而不是统领下文,因此应该尽量简明扼要。 c:443

通常情况下,切忌在报告中使用诸如“序言”和“背景”之类的标题。上例中,序言和背景有重复的部分,这些部分都包含介绍性的信息;另外也没有必要。标题是用来表示思想的不同层次的,而在上例中,“思想”直到“发现”这一关键句层次才算理论上的开始。 c:13

在演绎推理的链条中,永远不会有4个以上的论点;在归纳推理的链条中,则不会超过5个。如果发现自己的论点超过以上数字,你很可能没有对自己的论点进行分组。这时,你应该重新考虑归类和分组。 c:398

任何一种编号体系都应该呈现文章中思想的实际层次。序言、总结性概括、连接性评论或次要论点的引言所在的段落,不必编号。 c:21

一般情况下,当你采用行首缩进法划分思想(观点、建议、论点)时,需要记住一条重要规则:要用相同的句型表达观点。 c:55

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

承上启下的方法很简单:从金字塔结构的前一部分中挑选一个词、一句短语或总结其中心思想,把它用在下一部分的起始句中。 c:15

关键是从上一节挑选关键词或短语,并把它用在下一节的起始句,让两节之间的过渡既清晰又自然,当然,还必须和下一节的主要论点相结合。 c:18

读者是否要在一篇商业文章的结尾产生“恰到好处的情感”,可以进行商榷,但我认为作者应该让读者感觉到有一种采取行动的需求和愿望。因此应该给读者一些提示,他在读完文章获得新的知识后要思考什么或能够做什么。 c:94

写作的唯一原则是读者不会质疑你写入该节的内容,也就是说,要采取的行动必须是逻辑上理所当然的。 c:11

各种不同的过渡方法都是为了抓住读者的思想,把它拉回到它应该属于的地方,让读者理解你想说的内容。可以把写过渡性文字当做礼仪练习,当需要的时候以优雅的方式写。 c:553

第11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演示文稿包括两类幻灯片——文字和图表(图、表或示意图),理想的比例是图表占90%,文字占10%,其各自的作用是:1.说明演示文稿的框架结构(文字幻灯片)。2. 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或要采取的措施等(文字幻灯片)。3.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图表)。 c:1101

设计文字PPT幻灯片

制作现场演示用的文字幻灯片时,需要强调的是,只有你,演示者,才是表演的明星。房间里所有听众最感兴趣的不是幻灯片,而是你。幻灯片只不过是视觉上的辅助手段,其作用主要是让演示更加生动。因此,你所说的和你在屏幕上演示的应该有明显的区别。 c:771

设计图表PPT幻灯片

制作图表幻灯片的诀窍是:确定你想用图表回答的问题,把答案作为图表的标题,然后选择最适合表现论点的图表样式。 c:976

故事梗概

1.序言尽量写得详细,把每个你想说的词汇按照你希望的顺序写下来。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没有遗漏,还可以再次检查你回答的问题是否仍然是受众想问的。 2.用写故事梗概的形式。每张幻灯片写作的顺序,从上往下依次为序言各要素、关键句要点和关键句下一层次的论点。 3.初步决定你准备采用的呈现方法。这时你可能还没有准确的数据,但只要知道数据的类型和想要表现何种关系即可。 4.准备好每张幻灯片的讲稿,确保整个演示像讲故事一样流畅。 5.完成幻灯片的设计和绘图。 6.排练,排练,再排练! c:25

设计PPT演示文稿应掌握以下基本规则:● 文字幻灯片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时应简洁。● 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示意图,更形象更直观,更有冲击力。● 演示文稿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的故事梗概和剧本。演示文稿中,图表幻灯片占90%,文字幻灯片占10%:● 说明演示文稿的框架结构(文字幻灯片)。● 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等(文字幻灯片)。● 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图表幻灯片)。 c:1081

第12章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做到条理清晰需要经过两个步骤:首先决定要说明的思想或要证明的论点,然后用文字表现。构建金字塔结构,并重新检查各组的思想观点之后,你就确切知道了自己想要说明的思想或论点,以及说明思想、论点的顺序。 c:47

文章不仅应该做到能清楚地表达你的思想观点,而且能让读者在接受你的观点的过程中感到愉悦。 c:697

遣词造句要做到条理清晰,必须从“看见”你要说的内容开始。有了图像后,只需简单地把它复制成文字。读者反过来也能从你的文字中重新在大脑中画图像,这样不仅理解了你的思想,而且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享受。 c:15

画脑图(在大脑中画图像)

有关记忆的研究已经证明图像能帮助增加记忆,但同时也表明,忘记和添加哪些细节取决于人们的感情偏好。 c:557

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总之,做到条理清晰的有效方法就是,强迫自己想象各种思想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头脑里有了清晰的图像后,就能立刻把它转换成清楚的句子,读者也能马上理解和吸收,并在记忆中以图像的形式储存知识。 c:683

在无结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皮尔斯认为,在任何推理过程中,都要涉及以下3个实体:1.规则(关于世界组成方式的看法)2.情况(世界上存在的已知事实)3.结果(如果把规则用于该情况,预期将发生的事情) c:706

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关注现状(非期望结果),通过了解背景,寻找非期望结果(现状)产生的原因(规则),并检验是否已经找到(情况)。 c:29

科学方法的特点是构造假设和设计实验。两项活动都要求高水平的进行视觉思维的能力。 c:21

科学的假设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通过仔细研究产生问题背景的构成要素后直接提出的 c:12

所有的观察结果,如果要起作用的话,必须支持或反对某一观点。奇怪的是,竟然有人看不到这一点。 c:26

分析性和科学性解决问题方法采用相同的模式 c:16

赫伯·西蒙说,解决问题只不过是通过对问题的表述使解决方案不言自明。 c:15

解决问题只不过是通过对问题的表述使解决方案不言自明。 c:42

序言结构范例

序言的写作是最重要的思维过程。一旦熟悉了这一过程,你会发现很多序言都采用同样的形式,通常回答下面前3个问题中的一个,有时也回答第四个问题:1.我们应该做什么?2.我们是否应该按计划做?3.我们应该如何做?4.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556

解决方案行不通,我们应该做什么 杰克逊食品公司 背景(S)= 过去存在问题,实施了解决方案。 冲突(C)= 解决方案行不通。 疑问(Q)= 我们应该做什么? c:31

大多数咨询公司的咨询项目建议书都采用以下标准的标题格式: 序言 背景 目标和范围 问题 技术方法 工作计划和提交材料 效益 公司资质和相关经验 时间、人员和费用 c:145

所以最好一开始就界定R2。(事实上,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通常就是界定R2)。 c:100

当读者对新、旧流程都了解 c:12

有关序言的原则告诉我们,不要在序言部分说读者不知道或认为不真实的事情。但是你可以尽量让读者“看”到:问题可能存在,你的解决方案似乎有理。要做到这一点,自己首先要“看”清楚问题。 c:130

● 画一幅现有的流程图; ● 说明各个流程存在的问题; ● 画一幅用来消除问题的系统图; ● 说明从旧系统到新系统需要进行哪些改变; ● 在序言部分简明扼要地解释问题。 c:128

● 画一幅现有的流程图; ● 说明各个流程存在的问题; ● 画一幅用来消除问题的系统图; ● 说明从旧系统到新系统需要进行哪些改变; ● 在序言部分简明扼要地解释问题。 c:42

每个关键句要点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在每个关键句要点之下,可以对现有系统不合理的地方,以及该方案如何解决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但是,你不用解释系统的每一个步骤,只需解释存在问题的地方,这样可以大大精简备忘录中的文字。 c:27

本书要点汇总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1.为了交流方便,必须将思想(观点、结论、要点、论点、论据、建议、行动、步骤等)归类分组。2.将分组后的思想,按照不同层次,进行抽象提炼、总结概括,搭建金字塔。3.向读者介绍(传递、阐述、论证)思想最有效的途径,是结论先行,自上而下表达。4.金字塔中的思想,应遵守4个基本原则(见右图)。5.条理清晰的关键,是把你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在写作前用金字塔原理检查。 c:544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1.为了交流方便,必须将思想(观点、结论、要点、论点、论据、建议、行动、步骤等)归类分组。 2.将分组后的思想,按照不同层次,进行抽象提炼、总结概括,搭建金字塔。 3.向读者介绍(传递、阐述、论证)思想最有效的途径,是结论先行,自上而下表达。 4.金字塔中的思想,应遵守4个基本原则(见右图)。 5.条理清晰的关键,是把你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在写作前用金字塔原理检查。 c:47

参考文献

没有什么比一套好理论更有用了。——库尔特·勒温 c: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