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95 lines (298 loc) · 32.2 KB

国史大纲(全2册).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95 lines (298 loc) · 32.2 KB

国史大纲(全2册)

钱穆 - 历史榜-历史文化

《国史大纲》是一部中国通史,力求简要,举其大纲,删其琐节。在不到1000页的篇幅里,其人物之详、事业之备,又显示了作者驾驭繁复历史的伟力,整书纲举目张,简繁得当。《国史大纲》纵论中华传统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之演变发展,兼及中外形势,以求我国家历史之通贯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阐其一脉相承之统系,指陈吾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钱穆先生著述本书于抗战期间,在国家危亡中,读书人以笔为戎,以“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为著述之深厚根基,洋洋洒洒近80万言,荡气回肠,以激扬国人之民族精神,因应现实,更作为抗战建国之镜鉴。

出版說明

二十七年秋,聯大文學院由蒙自遷返昆明,先生以昆明煩囂,不宜著述,故除半週任課外,其餘半週則卜居宜良。因友人之介,得獨自借居宜良縣長座落城外西山岩泉下寺之別墅,不接人事,專意撰著。 c:65

「書中敍魏晉屯田以下,迄唐之租庸調,其間演變,古今治史者無一人詳道其所以然。此書所論誠千載隻眼也。」 c:204

批示謂需改「洪楊之亂」為「太平天國」 c:79

變之所在,即歷史精神之所在,亦即民族文化評價之所繫 c:355

先生生前嘗謂本書當與其中國文化史導論合讀,庶可對我國歷史之全體有更深入之認識 c:136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c:757

引 論

故欲其國民對國家有深厚之愛情,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深厚的認識。欲其國民對國家當前有真實之改進,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真實之瞭解。我人今日所需之歷史智識,其要在此。 c:921

略論中國近世史學,可分三派述之。一曰傳統派,亦可謂「記誦派」。二曰革新派,亦可謂「宣傳派」。三曰科學派。亦可謂「考訂派」。 c:385

思想限制於文字,欲一掃中國自秦以來二千年思想之沈痼積痗,莫如並廢文字,創為羅馬拼音,庶乎有瘳。 c:106

一者必能將我國家民族已往文化演進之真相,明白示人,為一般有志認識中國已往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種種演變者所必要之智識;二者應能於舊史統貫中映照出現中國種種複雜難解之問題,為一般有志革新現實者所必備之參考。 c:469

凡近代革新派所注意者有三事:首則曰政治制度,次者曰學術思想,又次則曰社會經濟。此二者,「社會經濟」為其最下層之基礎,「政治制度」為其最上層之結頂,而「學術思想」則為其中層之幹柱。 c:423

故曰:治國史之第一任務,在能於國家民族之內部自身,求得其獨特精神之所在。 c:566

綜觀國史,政體演進,約得三級:由封建而躋統一,一也。此在秦、漢完成之。由宗室、外戚、軍人所組成之政府,漸變而為士人政府,二也。此自西漢中葉以下,迄於東漢完成之。由士族門第再變而為科舉競選,三也。此在隋、唐兩代完成之。 c:499

中國政制常偏重於中央之凝合,而不重於四圍之吞併。其精神亦常偏於和平,而不重於富強;常偏於已有之完整,而略於未有之侵獲;對外則曰「昭文德以來之」,對內則曰「不患寡而患不均」。故其為學,常重於人事之協調,而不重於物力之利用。 c:366

然則中國已往政制,僅可有君主,無立憲,而非專制。中國已往社會,亦僅可非封建,非工商,而成一格。何以必削足適履,謂人類歷史演變,萬逃不出西洋學者此等分類之外? c:234

然則中國社會,自秦以下,其進步何在?曰:亦在於經濟地域之逐漸擴大,文化傳播之逐次普及,與夫政治機會之逐次平等而已。 c:310

故一「王室」高高在上,而「社會」與「政府」之間,堂階益遠,常易招致「王室」與「政府」之嬌縱與專擅,一也。社會無豪強巨富,雖日趨於平等之境,然貧無賑,弱無保,其事不能全仰之於政府,而民間每苦於不能自振奮,二也。政府與民間之所以賴以溝通者,曰惟「科舉」,然科舉既懸仕宦為鵠的,則從事於投選者,往往忘其義命而徒志於身家之富貴與溫飽,三也。此三者,厥為中唐以來中國政治、社會走入一新境後所易犯之病徵。 c:160

淸廷不能不去,王室不能複建,逼使中國不得不為一激劇之變動,以試驗一無準備、無基礎之新政體,而不能更於其間選擇一較緩進、較漸變之路,此為晚淸革命之難局,一矣。 c:123

書成自記

史學首先應是史料之學。學史之人,須牢記「實事求事」四字,立論時不可有一字一句無出處。 c:235

空談私見可以萬異,而歷史事實只有一真。 c:118

而九月間空襲之警報頻來,所居與航空學校隔垣,每晨抱此稿出曠野,逾午乃返,大以為苦。 c:47

讀此書者,無論大端小節,凡此書疏漏謬誤處,若蒙貽書相告,一字之與百章,皆吾師也。敢不虛衷拜嘉,謹誠心以禱祝之。 c:58

第一編 上古文化三代之部

然人類歷史總可推溯到無人可說之一境,則上古探索,終不免於只成為一種比較近理之測想。 c:109

一 近代對上古史之探索

一、史前遺物之發掘。二、傳說神話之審訂 c:226

民國十八年在河北房山周口店發現古代猿人之完整頭骨,考古學者名之曰:「北京人」。其年代距今約五十萬年,中華民族當為其直屬後裔,其時北京人已知用火,當早於歐洲人用火三十萬年以上。 c:115

在殷墟之後岡,上層有白陶,今稱之為「小屯文化」。中層黑陶,卽代表「龍山文化」。下層彩陶,乃代表「仰紹文化」。是其地乃不斷有陶文化。 c:139

二 中原華夏文化之發祥

大抵堯、舜、禹之禪讓,只是古代一種君位推選制,經後人之傳述而理想化。 c:161

啟以後因君位世襲之制既定,遂有夏朝之建立。 c:93

三 夏代帝王及年歷

大體夏代年歷在四百、五百年之間。 c:54

四 虞夏大事

若以虞夏時代為中國上古史之第一期,以其始建君位世襲之王朝。則殷商可謂中國上古史之第二期。 c:88

第二章 黃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時代

夏王朝建築在黃河上游,為高地居民所建之王朝,而商王朝則建築在黃河之下流,為低地居民所建之王朝。 c:131

二 殷人居地之推測

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 c:130

四 殷周關係

在夏時已有所謂中央共主與四方侯國之國際關係,此種政治上名分成立與維持,為考論中國古代史文化演進一極端重要之問題,不可忽視。 c:86

二 周初之封建

西周三百年歷史,最重要者為封建政體之創興。 c:138

周人乃一種極長於實際政治上爭強之民族,大有舍長立賢之可能。 c:73

夏、殷之際,雖已有共主、諸侯之名分,然尚不能有如此強有力的建國形勢,故曰封建制度起於周代,實乃中國古史上一重要之進展也。 c:127

周公攝政七年,而始歸政於成王,非成王至是始長,乃大局至是始定也。 c:104

三 西周勢力之繼續東展

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種侵略性的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與後世統一政府只以封建制為一種政區與政權之分割者絕然不同。 c:200

四 幽王見殺與平王東遷

及平王東遷,以弑父嫌疑,不為正義所歸隊,而周室為天下共主之威信亦掃地以盡,此下遂成春秋之霸局。 c:146

第二篇 春秋戰國之部

西周未葉,中國已有明確可據的編年歷史記載。 c:49

二 霸前時期之形勢

周室東遷,引起的第一個現象,是共主衰微,王命不行。 c:148

王命不行下引起的第一個現象,則為列國內亂。 c:124

王命不行下引起的第二個現象,則為諸侯兼并。 c:125

又自列國內亂、諸侯兼并下引起一現象,則為戎狄橫行。 c:123

舊說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各遠居四裔,而諸夏在中原;此觀念殊不可恃。當時蓋為一種華、夷雜處的局面 c:81

所謂諸夏與戎狄,其實只是文化生活上的一種界線,乃耕稼城郭諸邦與遊牧部落之不同。 c:167

西周封建,本為一種耕稼民族之武裝拓殖。 c:81

當時諸夏所最感威脅者,南方有抱帝國主義兼并政策之楚國。 c:83

北方有抱掠奪主義的山中之北戎。 c:55

三 齊桓晉文之霸業

管仲告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實為當時一最重要之觀念,可以使歷史命運為之轉變,故孔子稱管仲之仁。 c:127

晉人所以能勝此廓淸羣狄之重任者,一則因久為諸夏盟主自文公至平公,凡八世。多得貢賦,國力充盈。 c:59

一面北方的狄患逐次解除,一面南方的楚人亦逐漸覺悟,亦可說是逐漸同化。改變其以前極端的武力兼并主義,卽「我蠻夷也」的主義。而漸次要求加入諸夏之集團。 c:81

其大勢為文化先進諸國逐次結合,而為文化後進諸國逐次征服。如晉代齊,楚代晉,吳、越代楚,最後統一於秦。 c:123

四 霸政衰微後之大夫執政

霸政衰微,變而為大夫執政。大夫執政,一方面可說為封建制度繼續推演所產出,一方面亦可說是封建制度卻因此崩倒。 c:96

以後人口漸繁殖,國家規模日擴大,不僅對舊的有吞并,對新的也亦有城築。 c:46

國君之子為大夫者稱「公子」,公子之子為大夫者稱「公孫」 c:75

卿大夫既有外交,往往互相援結,漸漸形成大權旁落之勢,於是大夫篡位,造成此後戰國之新局面。 c:142

五 春秋時期之一般文化狀態

春秋時代,實可說是中國古代貴族文化已發展到一種極優美、極高尚、極細膩雅致的時代。 c:181

第五章 軍國鬥爭之新局面戰國始末

春秋以下,自周貞定王二年,即魯悼西元年始。迄於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告成,其間共二百四十六年,後世目為「戰國時期」。 c:89

一 戰國年歷及分期

第二期是新軍國成立以後之相互鬥爭時期。 c:63

其後吳起入楚、商鞅入秦,皆承襲魏國已成規模而變法。 c:46

第二期是齊威、宣、湣三世繼梁稱霸期,齊之全盛期。亦可說是齊、秦爭強時期。此期自齊、魏相王下迄齊滅宋,凡四十八年。 c:76

至蘇秦時梁勢尚強於齊,故知蘇、張縱橫乃此後策士偽造,非常當時情實。 c:47

第三期為秦昭王繼齊稱強期,秦國全盛期。亦可說是秦、趙爭強時期。 c:79

第四期為秦滅六國期。此期自秦解邯鄲圍後迄秦始皇二十六年,凡三十六年。 c:39

二 從宗法封建到新軍國之種種變遷

第一是郡縣制之推行,政府直轄下的郡縣,代替了貴族世襲的埰地。 c:111

故相隨於郡縣制度而起者,第一卽為貴族世卿與遊仕勢力之更迭。 c:107

貴族地位降低,世臣消滅,君位轉尊,實為郡縣新國家一要征。 c:72

分封貴族之埰地漸次取消,則直屬國家之耕土漸次擴大,於是以前貴族圈地分區小規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為整塊的農田。 c:59

井田制度之破壞,另一原因,則在稅收方法之改變。 c:81

其次,則為「履畝而稅」。 c:55

履畝而稅,則可以只認田,不認人,於是民田得自由買賣,而土地所有權,無形中轉移,成為耕者所自有,而兼并亦隨之而起。 c:103

「宗」指同一廟宇下祭祀,「族」指同一旗幟下作戰。 c:93

貴族階級漸次奢侈安逸,國際戰爭漸次擴大劇烈,農民軍隊之編制,遂成一種新需要。車戰漸進而為步戰,卽為貴族軍隊與農民軍隊交替之一種表記。 c:92

三晉與田氏以大夫篡位,舊貴族失其地位,漸次設立以軍功得官之制度。 c:64

吳起在楚,商鞅在秦,亦嚴行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 c:68

第四是工商業大都市之發展。 c:55

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皁隸食職,官宰食加。 c:46

封建貴族漸漸崩漬,而自由經商者乃漸漸興起。 c:34

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漸崩潰,而商業都市乃漸興起,非由商業都市興起而而封建制度崩潰乜。 c:80

第五是山澤禁地之解放。 c:70

封建時代之貴族采邑,除井地外,一應山林藪澤,大概全列為禁地,農民惟有耕稼為生。 c:57

政治方面,是由許多宗法封建的小國家,變成幾個中央政權統一的新軍國。社會方面,則自貴族御用工商及貴族私有的井田制下,變成後代農、工、商、兵的自由業。而更重要的,則為民間自由學術之興起 c:161

一 春秋時代之貴族學

史官隨著周天子之封建與王室之衰微,而逐漸分佈流散於列國,卽為古代王家學術逐漸廣布之第一事。 c:94

禮本為祭儀,推廣而為古代貴族階層間許多種生活的方式與習慣。此種生活,皆帶有宗教的意味與政治的效用。宗教、政治、學術三者,還保著最親密的聯絡。 c:125

一切非禮,逐漸從貴族之奢僭中產生。一方面貴族對禮文逐次鋪張,一方面他們對禮文又逐次不注意,於是貴族中間逐漸有「知禮」與「不知禮」之別,遂有所謂學者開始從貴族階級中間露眼。 c:53

在貴族階級逐漸墮落的進程中,往往知禮的有學問的比較在下位,而不知禮的無學問的卻高踞上層。於是王室之學漸漸流散到民間來,成為新興的百家。 c:118

二 儒墨兩家之興起

孔子則對於當時貴族之禮,不僅知道,實別有一番理想,別有一番抱負,欲以改革世道也。孔子勉子夏為「君子儒」者在此。儒道之不能產生於當時貴族階級中者亦在此。 c:43

孔子是開始傳播貴族學到民間來的第一個。孔子是開始把古代貴族宗廟裡的知識來變換成人類社會共有共用的學術視野之第一個。 c:149

墨子對於當時貴族階級的一切生活,抱著徹底反對的態度,因此有「非禮」、「非樂」的主張。 c:80

所以墨家以兼愛為始,而以自苦為極。儒家可稱為「良心教」,墨家可稱為「苦行教」。良心與苦行,皆代表中國民族精神之一部。惟苦行究極必本於良心,若專本諸天志,則其事為不可久。而良心則不必限於為苦行。故儒可以兼墨,墨不足以代儒。 c:151

五 貴族養賢

公子養賢,以孟嘗,平原,信陵,春申四人為著。 c:73

六 平民學者間之反動思想

戰國學術思想之轉變,從孔子、墨子到荀卿、韓非,恰恰是貴族階級逐步墮落,平民學者逐步高張的一段反影、一幅寫照。 c:91

二 國家民族之摶成

三、為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封建制破棄,郡縣制成立,平民、貴族兩階級對立之消融。 c:120

三 第一次統一政府之出現及其覆滅

秦之富強,得東方遊仕之力為多,如商鞅、張儀、公孫衍、甘茂、范雎、蔡澤、呂不韋,皆東方人也,彼輩皆不抱狹義的國家觀念 c:62

收軍器,墮城郭,決川防,夷險阻,以解消封建時代之武裝。 c:84

統整各地制度文化風俗。 c:40

大體言之,秦代政治的後面,實有一個高遠的理想,此項理想,淵源於戰國之學術。秦政不失為順著時代的要求與趨勢而為一種進步的政治。 c:90

就此種政制風格言之,亦非一君權專制獨伸之象。 c:53

秦代政治的失敗,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力之逾量。 c:142

秦之統一與其失敗,只是貴族封建轉移到平民統一中間之一個過渡。 c:88

四 平民政府之產生

直至漢興,始為中國史上平民政權之初創。 c:90

一 西漢初年之社會

其次只有出賣妻子乃至於出賣自身。如此則算賦、更役等負擔皆免。漢制奴婢倍算,然自有主人負之,與奴婢不涉也。此為漢代奴婢盛多之來源。 c:65

任俠與商賈,正分攫了往者貴族階級之二勢.。一得其財富,一得其權力。 c:79

二 西漢初年的政府

第一項是變相的貴族世襲,第二項是封建貴族消滅後的新貴族,富人。第三項則是皇帝私人 c:81

五 漢武一朝之復古更化

這時最重要的人物是董仲舒。董仲舒天人三策與賈誼政事疏,兩篇大文,奠定了西漢一代政治之規模。 c:102

第三是郡國長官察舉屬吏的制度。 c:76

第五是開始打破封侯拜相之慣例,而宰相遂不為一階級所獨佔。 c:81

六 士人政府之出現昭宣元成一段

士人在政府裡漸漸占到地位,一半是憑藉武帝時董仲舒、公孫弘諸人所創建的種種制度,一半是讀書博通之士在政治上所表現的成績,究竟比貴族軍人和商人們來得強。 c:83

七 漢儒之政治思想

漢儒論政,有兩要點。一為變法和讓賢論。 c:57

王莽的受漢禪而變法,卽是此兩派學說之匯趨。 c:48

八 王莽受禪與變法

王莽受禪,一面循著漢儒政治理論之自然趨勢,一面自有其外戚的地位及王莽個人之名譽為憑藉。 c:53

王莽的失敗,變法禪賢的政治理論,從此消失,漸變為帝王萬世一統的思想。至少是希望能如此。政治只求保王室之安全,亦絕少注意到一般的平民生活。後世對王莽的批評,全是沿著東漢王室之意見。這不是王莽個人的失敗,是中國史演進過程中的一個大失敗。 c:87

三 東漢之外戚與宦官

因東漢諸帝多童年卽位、夭折,及絕嗣,絕嗣外立,又多擇童年。 c:58

四 外戚參加王室之由來

漢鑒於秦亡之速,變更秦法,稍稍復古,故以以宗室、外戚、功臣三系與王室相夾持而為治。 c:69

武帝以後,中朝王室。、外朝政府。始分,於是宰相為外朝領袖,代表政府。而大司馬大將軍為內朝輔政,王室代表。其職大司馬大將軍。則胥由外戚為之。 c:75

及武帝以下,宰相始由士人特起,漸有其尊嚴之地位,此由宰相一職之意義言之。而與王室亦漸分離。 c:54

漢武以後的文治政府漸次形成,「王室」與「政府」漸次分開,此亦中國政制史上一大進步。 c:96

五 宦官參加王室之由來

光武中興,宮中悉用閹人,不復參以士流,於是正式遂有一個宦官的集團。 c:78

一面是文治政府之演進,一般官吏漸漸脫離王室私人的資格,而正式變成為國家民眾服務的職位;一面則是王室與政府士人。逐漸隔離而易趨腐化與墮落。 c:81

一 士族政治勢力之逐步膨脹

一、朝廷帝王之極端提倡。 c:29

二 東漢之察舉與征辟制度

兩漢的察舉制,大體可分為在先的「賢良」與後起的「孝廉」兩大項。 c:74

此項制度之演進,一面使布衣下吏皆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獎拔人才,鼓舞風氣;一面使全國各郡縣常得平均參加中央政局,對大一統政府之維繫,尤為有效。而更要的,則在朝廷用人,漸漸走上一個客觀的標準,使政府性質確然超出乎王室私關係之上而獨立。 c:101

四 黨錮之獄

因此宦官之勢,乃非外朝士人之力所能摧陷廓淸,名士不得不內結外戚,如陳蕃之與竇武,袁紹之與何進。而外戚到底亦為一種腐敗的因襲體,名士遂終與之兩敗。 c:60

五 門第之造成

第一是因學術環境之不普遍,學術授受有限,往往限於少數私家,而有所謂「累世經學」。 c:81

經學既為入仕之條件,於是又有所謂「累世公卿」。 c:65

門第造成之另一原因,則由於察舉制度之舞弊。 c:53

六 東漢士族之風尙

二則東漢士人的道德似嫌褊狹。 c:55

第十一章 統一政府之對外秦漢國力與對外形勢

外患只是內政動亂所招致之一種事態。嚴格言之,只要國內政治有辦法,國外絕不足患。講述中國史上歷來之外患,毋寧應該多注意於國內之自身。 c:115

一 兩漢國力之比較

中國古史活動場面,大體上主要的在黃河流域。其西部上游武力較優,東部下游則文化、經濟較勝。此種形勢,自虞、夏、殷、周直到秦並六國皆然。 c:69

二 西漢與匈奴

漢、匈奴一旦破裂,則漢之形勢實利攻而不利守。 c:34

大抵中國對外,其病每不在決心討伐,而在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以及從此引起之種種浪費。此仍然是內政問題,昧者乃專以開邊生事為大戒。 c:79

三 東漢與西羌

黃河西部的武力與東部的經濟、文化相凝合,而造成秦、漢之全盛,所謂「關東出相,關西出將」,卽足表示其意義之一部分。東漢以來,東方人漸漸忘棄西方,中央政府在洛陽,東方人之聰明志氣至是而止。西方得不到東方經濟、文化之潤澤而衰落。而東方的文化經濟,亦為西方武力所破毀。 c:86

第四編 魏晉南北朝之部

東晉南渡,自元帝至恭帝凡一百零三年。宋六十年,齊二十四年,梁五十六年,陳三十三年,共一百七十年為南朝。 c:54

二 舊政權之沒落

一個政權的生命,必須依賴於某一種理論之支撐。此種理論同時卽應是正義。正義授與政權以光明,而後此政權可以綿延不倒。否則此政權將為一種黑暗的勢力,黑喑根本無可存在,必趨消失。 c:93

且以中國疆域之展布,縱使大饑荒,亦必夾有豐收的地帶,要一般農民一致奮起,事亦不易。於是無可團結的社會,乃借助於「宗教」與「迷信」。農民結合於宗教與迷信的傳播之下,而一致奮起,成為東漢末年之黃巾。 c:67

國家本是精神的產物,把握到時代力量的名士大族,他們不忠心要一個統一的國家,試問統一國家何從成立? c:87

三 離心勢力之成長

兩漢的郡太守,權位既重,並得久任,儼如古代一諸侯,所異者只是不能世襲。 c:64

除非任職中央,否則地方官吏的心目中,乃至道義上,只有一個地方政權,而並沒有中央的觀念。 c:85

當時的士大夫,似乎有兩重的君主觀念,依然擺不脫封建時代的遺影。國家觀念之淡薄,逐次代之以家庭。君臣觀念之淡薄,逐次代之以朋友。 c:96

五 思想界之無出路

二、因尚名節、務虛偽,反動而為自然率真,歸於莊、老。 c:54

二 西晉王室之弱點

一個貴族家庭,苟無良好教育,至多三、四傳,其子孫無不趨於愚昧庸弱。西漢王室,不斷有來自民間的新精神。 c:49

五 文化中心之毀滅

長安代表的是中國東、西部之結合,首都居在最前線,領導著全國國力向外發展的一種闘爭形勢。洛陽代表的是中國的穩靜狀態,南、北部的融洽;首都居在中央,全國國力自由伸舒的一種和平形態。 c:103

第十四章 長江流域之新園地東晉南渡

東晉南渡,長江流域遂正式代表著傳統的中國。 c:54

二 東晉一代之北伐與內亂

東晉南渡,最依仗的是王敦、王導兄弟,所以說:「王與馬,共天下。」 c:47

諸門第只為保全家門而擁戴中央,並不肯為服從中央而犧牲門第。 c:70

淸談精神之主要點,厥為縱情肆志,不受外物屈抑。 c:41

二 南朝王室之惡化

南朝諸帝,因懲於東晉王室孤微,門第勢盛,故內朝常任用寒人,而外藩則託付宗室。然寒人既不足以服士大夫之心,而宗室強藩,亦不能忠心翊戴,轉促骨肉屠裂之禍。 c:56

南朝的王室,在富貴家庭裡長養起來,但是並非門第,無文化的承襲。他們只稍微薰陶到一些名士派放情肆志的風尚,而沒有浸沉到名士們的家教與門風,又沒有領略得名士們所研討的玄言與遠致。在他們前面的路子,只有放情胡鬧。 c:78

二 北方之漢化與北方儒統

慕容氏於五胡中受漢化最深。 c:21

三 魏孝文遷都及北魏之覆滅

一則元魏政制,久已漢化,塞北荒寒,不配做新政治中心。 c:36

二則北方統一以後,若圖吞并江南,則必先將首都南移。 c:41

三 南渡後之僑姓與吳姓

過江者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東南則為「吳姓」,朱、張、顧、陸為大。吳姓不如僑姓。 c:70

五 北方的門第

北方士族處於艱苦境況下,心理上時有戒防,時抱存恤之同情,其家族組織之演進,趨於團結而為大家庭制。 c:48

六 郡姓與國姓

要之,門第之在當時,無論南北,不啻如亂流中島嶼散列,黑夜中燈炬閃耀。北方之同化胡族,南方之宏擴斯文,斯皆當時門第之功。固不當僅以變相之封建勢力,虛無之莊老淸談,作為褊狹之抨擊。 c:71

二 農民身分之轉變

兵隊代替農民做了國家的基本公民,管督屯田的典農中郎將,暫時便等於地方行政長官。 c:35

二 北魏均田制

此制用意並不在求田畝之絕對均給,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貧者亦有一最低之水準。 c:37

隋、唐復興,大體卽建基於均田、府兵的兩個柱石上。 c:41

三 西魏的府兵制

府兵制另一個意義在把北方相沿胡人當兵、漢人種田的界線打破了。中國農民開始正式再武裝起來。 c:59

一種合理的政治制度的產生,必有一種合理的政治思想為之淵泉。 c:55

二 東漢以下之道教與方術

兩晉以淸談說莊老;宋、齊以下,則以佛義說莊老。 c:43

三 魏晉南北朝時代之佛教

第二佛法主救世,不主出世。 c:52

五 隋唐時期佛學之中國化

今若以魏晉南北朝佛學為「傳譯吸收期」,則隋唐佛學應為「融通蛻化期」。 c:53

五 貞觀之治

正惟如此,故太宗一朝君臣,每每以有隋相警惕,不敢驕縱荒佚,而成治世。 c:56

一 宰相職權之再建

一則尚書六部,乃政府公職,吏、戶、禮、兵、刑、工,莫非國家政務要項。而九卿則是王室私屬。九卿性質已述說於前。從九卿轉變到六部,正是政府逐步脫離王室獨立之明證。 c:84

二 唐代之租庸調製

唐室富盛,固在中央不盡取之於州、郡,尤要者,更在中央不盡取之於民間也。 c:46

三 唐代之府兵制

府兵和進士,一文一武。實為農民出身發迹之兩條路徑。 c:49

唐代的租庸調製,奠定了全國農民的生活。唐代的府兵制,建立起健全的武裝。唐代的進士制,開放政權,消融階級,促進了社會的文化。唐代的政府組織,又把一個創古未有的大國家,在完全密而偉大的系統之下勻稱的、合理的凝造起來。事實勝於雄辯,盛唐的偉大,已在事實上明確表出。 c:85

一 由租庸調製到兩稅制

租庸調製的精神,不僅在於輕徭薄稅,而尤重於為民制產。 c:37

二 自府兵到方鎭與禁兵

租稅不整頓,農民生活無法繁榮;兵役不整頓,國家武裝無法健全。後世中國遂想望漢、唐之富強而不可幾及,這是重大的一種因素。 c:67

一 政權之無限止的解放

然而祿位仍有限,資格仍無窮。在政海角逐中,漸漸分成朋黨,而使在上者亦束縛困制,無可展布。 c:37

全國上下尚文之風日盛,尚實之意日衰。 c:31

唐代政治界的風習,大有從北朝經術轉向南朝文學的意味。這亦是唐代盛運中衰徵之一。 c:63

二 政府組織之無限止的擴大

新機關產生,舊機關不取消,造成冗官坐食,不僅有損國帑,同時還妨礙整個政治效能之推進。 c:48

第二十七章 新的統一盛運下之對外姿態唐初武功及中葉以後之外患

唐代的中葉,一面好大喜功,無限止的開邊;一面又寬大為懷,全泯種姓之防,宜乎食此惡果。 c:62

二 安史之亂以後

文化不長進的民族,驟與以物質上的享受,只是害了他。 c:57

三 唐中葉以後之朝士與朋黨

當時政治上最患者是有資格做官的人太多,因此而朝廷不尊,宰相權不重,政事不易推行。故主張排抑進士者,同時常是主張裁減官吏,而亦帶有主張貴族政治的意味,李德裕卽其代表。 c:36

二 宋初中央新政權之再建

吏治、兵權、財賦三項,脫離了地方軍權藩鎭。之分割,而統一到中央來,中國始漸漸有一個像樣的、上軌道的中央政府。 c:66

四 宋室內部之積貧難療

只有宋代因事態特殊,唐末藩鎭的積重難返,外寇的逼處堂奧,兵隊不僅不能復員,而且更逐次增加。 c:39

五 宋代政制上的另外兩個弱點

第一是中央集權過甚,地方事業無可建設。 c:50

宋代的政制,旣已盡取之於民,不使社會有藏富;又監輸之於中央,不使地方有留財;而中央尚以厚積鬧窮。宜乎靖康蒙難,心臟受病,而四肢便如癱瘓不可復起。 c:63

第二是宋代的諫官制度,又使大權揔集的中央,其自身亦有掉轉不靈之苦。 c:51

故就王室而論,雖若唐不如宋。宋無女禍,無宦寺弄權。然唐承北朝方興之氣,宋踵五代已壞之局。唐初天下文教已盛,規模早立。故漸弛漸圮,乃以奢縱敗度。宋建天下,垢汚方濃,蕩滌難淨。雖漸展漸朗,而終止於以牽補度日。 c:61

二 慶曆變政

宋朝變法,前後共有兩次。一在仁宗慶曆時,范仲淹為相。一在神宗熙寧時,王安石為相。 c:40

三 熙寧新法

冗官不革,政治絕無可以推行之理。 c:33

安石的最大弊病,還在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視了活的人事。 c:53

三 道德觀念與邪正之分

且過重道德,轉忘所以重道德之本意,循致官場皆重小節,忽大略,但求無過,不求有功。 c:48

四 元代之稅收制度與經濟政策

明起,鈔法竟不能復行,而銀幣代起,亦為中國史上一重要變更。 c:35

五 元之軍隊與禁令

元人設官,亦以軍、民、匠三者分列。 c:21

第三十六章 傳統政治復興下之君主獨裁(上)明代興亡

除卻漢高祖,中國史上由平民直起為天子的,只有明太祖 c:55

二 傳統政治之惡化

明代是中國傳統政治之再建,然而惡化了。惡化的主因,便在洪武廢相。 c:90

第二個惡化的原因,在於明代不惜嚴刑酷罰來對待士大夫。此亦起於太祖。 c:81

秦、漢以來中國政治之長進,即在政府漸漸脫離王室而獨立化。王室代表貴族特權之世襲,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進退,而宰相為政府領袖,君權、相權,互為節制。 c:96

三 廢相後之閣臣與宦臣

在一種黑暗的權勢下面,鼓蕩出舉世諂媚之風,而同時激起名節之士之反抗,而黨禍於此興。 c:53

二 明代政制之相次腐化

三曰冗官,而尤冗者則在武職。 c:27

第四十一章 社會自由講學之再興起宋元明三代之學術

唐中葉以後,中國一個絕大的變遷,便是南北經濟文化之轉移。另一個變遷,則是社會上貴族門第之逐漸衰落。 c:58

至宋又有活字板之發明。 c:19

二 清代對待漢人之態度

至乾隆朝,清室已臻全盛,漢人反動心理,殆亦消失淨盡,清廷乃益肆高壓,達於極點。 c:36

三 政治學術脫節後之世變

他們只利用了元明以來做八股應舉得程朱招牌,他們決不願學者認真效法程朱,來與聞他們的政權。 c:38

三 湘淮軍與咸同中興

曾、左、胡、李號稱同治中興功臣,然此等人物,僅能平亂,卻不能致治。一因淸政府種族觀念太深,不能推誠大用。 c: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