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99 lines (351 loc) · 37.9 KB

庄子諵譁.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99 lines (351 loc) · 37.9 KB

庄子諵譁

南怀瑾 - 哲学宗教榜-东方哲学

《庄子》一书在战国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世间、出世间的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心之道,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庄子》文章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但于现代人而言,不免有高深莫测、艰深难明之感。1981年秋,南怀瑾先生在台北十方书院讲解《庄子》,游乎经史子集,博征佛道乃至西方宗教学术观点,阐扬《庄子》大义,清晰明白,通俗生动,精义跌出。本书据南先生的讲解录音整理成书,定名《庄子諵譁》,按南先生的话说,“譁啦譁啦,諵諵自语罢了”。

编者的话

《庄子》分《内篇》、《外篇》和《杂篇》。学界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著,代表了其思想的精髓;《外篇》、《杂篇》为其门人、后学之作。本书讲解的是《内篇》的七篇,但南师再三提醒大家注意,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外篇》和《杂篇》。 c:244

出版说明

南师讲课方式,遍作分析、讲解、比喻,但如不作结论的禅宗教育法;留为听众了解后的自作结论,才是真悟解。 c:73

开场白

春秋战国先后乱了三四百年之久。这是我们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但是在学术思想方面却是最发达的时期。 c:154

为人为己之争

墨子主张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也就是没有自我,只有救世救人。 c:274

孔、孟的文化思想,是代表周朝的文化,是齐鲁这个系统。尤其应该说是鲁国系统,是北方系统的文化思想。 c:403

温柔敦厚与空灵洒脱

金圣叹,才公开提出来推崇,把《庄子》列入他的六才子书,就是《庄子》、《史记》、《离骚》、《水浒传》、《杜甫律诗》、《西厢记》。 c:616

外篇杂篇的影响力

《外篇》影响了我们中国文化几千年,是所有一切谋略学的鼻祖。 c:327

逍遥游第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147

逍遥解脱的人生

从哲学观念来讲,什么是人生?我们可以给一个答案,就是痛苦的累积叫做人生。 c:790

具见和比喻

那么具个什么见呢?《逍遥游》里告诉我们,具个解脱的见。人生不要被物质的世界、现实的环境所困扰,假使被物质世界所限制,被现实环境所困扰,这个人生的见解已经不够了。刚才我们讲,人生是痛苦的累积,那是指普通人,如果能够具备了高远的见地,如果不被物质世界所限制,如果不被人生痛苦环境所困惑,则人就可以超越,就能够升华。 c:682

物化 被化 自化

一切万物互相在变化,而且又非变不可,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变的,这就是物化。 c:495

大禹治水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大禹治水一共九年,不但到过美国,还到过欧洲,到过中东、红海、地中海一带。 c:105

北冥的鱼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或者修道没有成功,需要沉潜,修到相当的程度就变化了,飞动升华;道家告诉我们这个意义,道家也有这个事实。 c:557

怒而飞

怒是形容词,就像努力的努一样,生命到了充满的最高点,它起飞了。 c:337

神奇古怪的记载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c:66

“抟”字的写法,好像跟风搏斗。“扶摇”是大风的名字,现在人都给台风取个名字,古代人也给大风取名字,这个大风叫扶摇风,不晓得有多大。 c:101

六月的飞行

息是成长,所以“消息”两个字要注意。消是放射的,是消耗,是完了。息是回转来成长,是充电,充了电再放射!所以它六月到那里是补充,是充电。 c:412

生命的力量

野马就是佛经上所讲的阳焰,太阳光的一种幻影,也就是古代书上所谓的海市蜃楼。 c:371

多蓝多远的天

所以,人不能固执成见,以为自己都是对的。 c:354

大海般的胸怀

这就是在讲人生的见解、眼光、思想、见地;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都不同。你要成大功、立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器度,像大海那样大;培养自己的学问能力像大海那样深。你要修道,要够得上修道材料,先要变成大海一样的汪洋。 c:701

大风高飞

年轻人要想做一番事业,你的学问,你的能力、才智都要去养成,那就是你的风。风力愈大,愈能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往下面一看,就是所谓的驰骋天下,天下万物都在你的下面,非常渺小。 c:512

大鹏与小鸟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79

大家不要做小鸟,世界上有些了不起的人,当他没有出头的时候,有人对他东笑,西笑,就是小鸟的胸怀,历史上看到很多。 c:153

计划之旅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c:95

早晨的天色,古文形容叫“莽”,晚上的天色叫“苍”。 c:298

他说人类的见解与知识,生活的经验,都是比量,不是真实。所以,同样一个气候,同样一个空间,同样一个时间,同样一个颜色,同样一个饮食,而每个人感受程度并不一样。这都是比较性的,都属于比量。比较的不是绝对的,不是真正的。庄子认为有轻重的比量、智慧的比量、大小的比量。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范围,看事物都不相同,都是比较的。 c:367

生命的长短

晦是每一个月底,朔是每一个月初一。 c:226

这个大椿,在道家看来并不稀奇,因为道家认为人可以炼精化气,养气的工夫修成功了,可以与天地同休,日月同寿;寿命可以达到与宇宙同样的久,跟太阳月亮同样的长。 c:107

北冥的天池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脩者,其名为鲲。 c:34

他就是讲人的知识有限,所以小境界的不知道大境界,人的寿命、经验有限,所以没有机会看到大的境界。 c:223

鹏程万里

世味尝来浑是蜡,莫教开口向人啼。 c:401

你是什么材料

“知效一官”就是有做一个官的知识能力。 c:120

第一个是“知效”,第二个是“行比”,下面第三个是“德合”。“德”并不是光讲道德好,“德”就是指一切思想行为,做人做事都好。 c:208

自视很高的人

“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一共是四等人才 c:206

第五种人

像“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这一类人啊!他的智慧,他的学问,已经确定了他的人生观。“定乎内外之分”,不是分开的分,是分量的分。什么是我,什么是他,什么是物,什么是心,什么是外在世界的一切,什么是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智慧、道理,以及做人的道理,他都看得很清楚。 c:339

陈抟老祖

十年梅迹踏红尘 为忆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 朱门虽贵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 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 野花啼鸟一般春 c:283

但是世界上最享福的却是穷,什么道理?无牵挂。 c:214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c:127

第六种人

神仙分五等,大罗金仙、天仙、地仙、人仙、鬼仙。 c:178

普通讲盘腿打坐是五心朝天,两个手底心,两个脚底心,加上一个心都朝天。 c:121

第七种人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c:78

另一种说法与《易经》的十二辟卦有关。一年十二个月,六个月阴、六个月阳,是由乾、坤两卦变化的。一年十二个月,五天是一候,三个候是一气,六个候是一节,所以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节气变化都不同,影响我们的生命。 c:278

至人 神人 圣人

最伟大的人是在最平凡里头,能够做到真正的平凡,就是无己、无我、无功。就算已经功盖天下,自己也觉得很平凡;就算道德到达圣人境界,自己仍觉得很平常。 c:360

隐士的故事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c:50

大境界 小境界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c:106

小鸟藏在森林里,只要有一棵树枝给它立足,就很高兴了。它站在树枝上,风一吹,一摇一摇,那个鸟在那里又唱歌又闹,两个眼睛滴溜溜,到处转,在那个境界中,它觉得整个天地都属于它的,非常自在。 c:68

小人物,小境界,只要自己觉得满足就够了。 c:176

洛阳三月花似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c:177

世俗和出世的解脱

实际上我们人生,做一辈子人,都没有为自己生活,都在做厨师,都是煮给别人吃的。做父母是煮给儿女吃;做儿女啊,也是煮给人家吃,都是厨师。所以必须要解脱了世俗的枷锁,才可以不为名所累,然后可以做到“圣人无名”。 c:202

藐姑射山的神仙

有一件很奇怪的事,不论是中国的神话,或印度的神话,所有神仙住的境界,不管你站在地球哪个角落,都是向西走的。 c:115

知识的聋盲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c:104

文章并不是说写的文章,而是文采,大自然的美丽就是文采;大自然美丽构成一个图案,叫做章。文就是文采、采丽。后来我们把文字组织起来,就叫做文章。这个观念要搞清楚。 c:225

心能转物和禅定

凡人是可以成为神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人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知识学问上的聋盲。 c:106

圣人与帝王

我们文化的中心,始终把人的生命价值提高到两个阶段:一个是入世的圣人;一个是入世成功以后,功成名遂身退,再成为出世的圣人。 c:326

瓜船

世界上的事,无所谓大小,同样的一样东西,也无所谓好坏,区别是在它的作用。一个小事情,一个不相干的人,如果碰到智量大、见地、境界应用高的人,可以将之应用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道也是同样一个道理,见地、智量高的人,一个不相干的方法,可以使他达到了超越的境界。反之,如果他的智量、境界、应用见地不够的话,最了不起高明的东西,对他也没有用处。 c:322

齐物论第二

《齐物论》讲万物皆齐,皆没有差别。 c:130

南郭与颜成

古人所谓啸,同庄子的仰天而嘘是一件事,就是吹口哨,吹一个很长的口哨。 c:123

交臂非故

“交臂非故”。两个人对面走过来,你过来,我过去,我们两个膀子刚刚碰了一下,你向这边走,我向那边走,交臂而过,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你我了。任何时间,任何地区,一切的事情,在一刹那之间都已经变化,不会永恒存在的。 c:262

忘我与齐物

一个人要真解脱物理世界的困扰,真解脱一切的烦恼,而到达真正的逍遥,唯有丧我、忘我。没有到达丧我、忘我,不能了解万物不齐之间,有超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齐物的境界。 c:331

地球的呼吸

我们的文化,看地球是一个活的,是一个整体的生命,而我们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不过是地球上的细菌而巳。等于我们生了皮肤病,有些细菌活在我们的表皮上一样。因为道家认为地球是个完整的生命,它有活力,它就有噫气,因为它也有呼吸。 c:143

纪晓岚的经历

庄子是讲地球本身有它的生命,地球在出气,这口气出来以后,一变化,就形成了风。 c:99

依他起的风

从有我的境界开始。有我的境界,第一是意动了就有气,气动了就形成风。 c:154

吓人的音声

当我们心理状态平静的时候,什么现象都没有,意念一动,什么怪现象都来了,喜怒哀乐,也同庄子形容风一样,开始“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c:210

人籁 地籁 天籁

人籁的境界,人的心理情绪种种变化,产生人世间的是非善恶,也同风一样,是在肚子里乱吹的。 c:201

吹万不同

庄子说,“咸其自取”,哪有主宰啊!没有一个人做得了主宰的,上帝也做不了主宰,神也做不了主宰,菩萨也做不了主宰。因为是“咸其自取”,都是你自己,没有别人。天堂地狱,喜怒哀乐,善恶是非,都没有;都是你自己造的,都是你自己吹出来的,吹万不同,咸其自取。 c:237

神 气 智慧

大知閑閑,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 c:81

句话其实都相关的,神气充足的人智慧就高,精神充沛有大智,不充沛只有小智。神气充足的人,就是大言,不充足的人小言。这都是由神与气两个东西来的。所以思想用过度,写文章多了,魂跟魄不相交就睡不着了。如果多炼气,养气,气充足了一定就会睡着。气把那个魂吸收回来,人就睡着了 c:201

惶恐可怜的人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c:74

我们的生命本来是很长的,为什么凋谢得像秋天的落叶那么快?像冬天一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就是因为自己内斗而造成的生命消耗。等到生命消耗得差不多时,人也老了。 c:186

心态 情态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c:95

喜怒哀乐不是心态,而是情态;是由人的情绪所发的,而心态是不属于喜怒哀乐的。 c:180

主宰是谁

这个身体是生命存在暂时之所属,等于房子及财产的产权是属于我的,但是他毕竟非我之所有,生命结束了,它也就不属于我了。 c:78

迷悟不二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一有了父母给我们这个身体,有了这个生命,你觉得自己是活着,实际上是活着在等死。你一百岁死,不过等了一百年,八十岁死是等了八十年。你没有死,活着在干什么?活着在等死! c:139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c:116

谁是 谁非

一个人如果跟着自己的心理状态,成立了一个观念,各有立场,各有主观,“而师之”,认为自己这个是对的,是最高明的,然后用自己这个高明的观念,解释一切。 c:75

对与不对,都是人的师心自用。就是说一个人有成见,有主观的观念,自己认为这样对,就是对,都叫做师心自用。 c:185

真正的是非

他现在讲人世间的智慧,因为了解形而上本体的道,都不透彻,以致产生世界上各家的学说,辩论那个是非。 c:62

道与言语

所以言语没有办法完全表达人类的思想与情感。言语的本身,本来应该是没有保留地使人懂,可是人因为听了言语,反而不懂了,变成有是有非。 c:174

是非对错

所谓修道,或者求证,不像自然科学是求证于外物,而是必须回转来,向内追求自己。 c:127

生死 死生

所有天下的是非,因为我主观认定“是”,所以产生不同于我的看法的,叫做“非”, “因是因非”。那么,我们的对是哪里来的呢?相对的,因为觉得别人不对,所以认为我的对,这还是自我的一念主观来的。所以是非、善恶、因缘,都互为因果,都靠不住。 c:153

圣人如何 如何得道

自从三宿空桑后,不见人间有是非。 c:128

天地万物一匹马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c:92

最终的一同

天地万物,没有哪个叫做成功,没有哪一个永远存在的,也没有永远毁坏的。空久了以后,自然会形成有。这个形成的有,加上许多因缘的构合,自然会有,是自然的有,最后还是归到一。 c:99

平凡的高智慧

高度的智慧,高到了极点,但是看起来很平凡,这个才是庸的道理,得其环中之应用。 c:170

暮四朝三不习惯

天下事有时要改变很难,有时必须违反大众的意思,坚持正确的政策,要有这个担当,要大众体谅那是为了长远的公利;也有的时候,在执法上和自己的私欲冲突,那只好忍痛牺牲,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c:119

懂得调和的人

所以得道的圣人,晓得形而下有是非,而且愈来愈尖锐,所以只有调和它,把是非中和了。能中和了,在形而下的人道,就好多了。 c:97

宇宙万有开始前后

其实古人并没有骗我们,物质文明愈发达,人类社会愈复杂,思想愈紊乱,是非善恶观念更复杂,这些都是障道的因缘。 c:179

音乐与道

所以任何学问,任何事情,爱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到什么程度呢?入迷了,好到发疯似的,一定成功;因为世界上外在的一切东西,都不在话下,都不在心目中,这个就是人成功之路。 c:217

专心实证

“其好之也,欲以明之。”万世留名的专家,了不起的人物,都因为对于某一件事有所偏好,而能死死地钻进去,硬要把这个问题弄透彻明白,这就是能成就的原因。 c:86

圣人追求的境界

滑疑这个东西是似有似无,非真非假,是内心自然光明的这么一个境界。 c:101

太极 无极 太太极

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c:79

天地间的一切学问,不管是宗教、哲学、科学的诸子百家,有一个大原则,也就是说,这一切的学问,如果与我们人的身心性命没有关系的话,是不会存在的。 c:162

大小 寿夭 为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105

天地与我是同存的,万物与我是同一个原体来的,所以我们跟万物一样的,都算是一份子。 c:139

什么叫经济?经纶天下,济世之才,救人救世,这个学问在古代叫经济之学。 c:207

道可道 非常道

“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这个“有左有右”是讲物理世界的次序;“有伦有义”是人文世界的次序;“有分有辩”是理念世界的次序;“有竞有争”是人类社会的现实。这八个论辩,归纳为群、分、类、辩。 c:146

孔子的春秋

所以春秋是世界最和平、最公平,持之平也!而历史是个“持平”的公论,所以叫春秋,不叫冬夏,春秋的道理是如此。 c:200

仁义道德是什么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c:96

真正的廉,不是表面的,而是心地上的纯洁。 c:87

再说“大廉”,真正大廉的人,“不嗛”没有谦让,这个字,同谦虚的谦是相通的。 c:33

人生真做到了冰清玉洁,一尘不染,不一定是真正的清廉。倒是那些在浑浊的世界打滚,心里头不着外面一点形像的人,反而可以做到大廉,这就是庄子所讲大廉不嗛的道理。 c:150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这是这一节的总结论。所以真正了解道的人,所有的智慧、知识、思想,都没有用处;用知识用思想来推测道理,那不是道,与道不接近。道,最后到达无念之境,无道可道。真正的智慧到了最高处是无知。 c:121

道的宝库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c:45

庄子的论辩

“三者”,人、泥鳅、猴子三样。“孰知正处?”你说说看,究竟哪一个感觉是对的?哪一个是正道?知觉感觉都不同。换句话说,人所禀赋的生命,功能不同,习惯不同,一切感受思想不同。 c:127

第一提出感受的不同;第二提出饮食的不同;第三提出好恶的不同。 c:69

物质文明越发达,知识越普及,人类的智慧越低落,文化越衰败。 c:85

归回何处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c:146

中国古代文化,倒是男女非常平等,男女搞得不平等是唐、宋以后的事情。 c:78

谁是公评人

真正的是非只有到道的境界时,自然空灵,所谓是非两平了,也可以讲是非两泯,无是也无非,不是也不非。所谓是非寂然,这就是庄子所提的“天倪”。 c:94

生命的主宰

罔两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影子的影子。 c:54

小结《齐物论》

学佛嘛是学解脱,学道嘛学逍遥, c:70

少知道 少烦恼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c:83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c:138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c:99

袁子才与郑板桥

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c:147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c:57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c:142

第一是养生,把自己的身心修养到不烦恼不痛苦,很安详平凡,很快乐地过一生。有学问、有思想、有知识、有经验,要不被其所困,要能够解脱这一切;换句话说,要提得起放得下。第二就是在善恶之间,在人生的行为上,绝对要走至善的路子。 c:194

独立自主的生命

养生主只有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庖丁解牛告诉我们,立身处世的心情,生活的方法,要解脱,不要被外境所拘,自己的造诣要达到超凡入圣;虽然生活在物质的世界,精神要超脱。第二个故事就告诉我们,生命活着,每个人各有他独立的生命价值,不需要受别人、受外境的影响。而真正的生命价值呢,要效法天然,超越这个樊笼之外,要打破这个环境,自己要有打破环境的能力,创造天然的生命。第三个讲到生死问题。 c:208

崇高必有堕落

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c:162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才是最高的修养。《养生主》最后的结论,重点在这一句,把生命的道理看通了,“安时”,随时随地心安理得。“而处顺”,即使人生除死无大事,把生死的问题看空了,看自然了,“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自己不被后天的感情所扰乱了。哀乐不入于衷,这个“衷”是内心,内心不被哀乐所困扰。 c:112

泥菩萨过江的颜回

《人间世》这一篇有一个重点,由《逍遥游》讲如何解脱,由解脱成为超人以后,修到形而上道万物齐一而能平等,然后才能够懂得如何做一个人,如何养生,如何使自己这个生命有价值地活着,然后才可以入世。 c:103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c:89

因为人世间的道理不能乱,要专一,精神专一,有始有终有恒。欲望多,懂得多了就不能专,反而困扰了自己,也困扰了别人。思想多了,复杂了,烦恼痛苦也大;烦恼痛苦太多了,连自己都救不了,还能够救别人吗?这个就是人生大原则。 c:145

职业和事业

一个人把人生观确定了以后,富贵贫贱没有关系,有地位无地位,有饭吃没饭吃,有钱没有钱,都一样,人生自然有我存在的价值。所以孔子告诉颜回,你“所存于己者未定”,你对于自己人生观修养道德学问,都没有确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你哪里有空去暴露别人的错误! c:198

笨的好人 聪明的坏人

如果老实而不笨,聪明而不滑头,那就是圣人。 c:112

君道 臣道 师道

无端弄笔是何人 作践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家无见识 却将丑语诋他人 c:74

心斋是什么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c:75

八风吹不动

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魔崖梦欲腾” c:159

自欺 欺人 被人欺

他说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 c:198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 累奏留云借月章诗万首 酒千觞 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c:98

内圣的修养

这个故事,就说明一个人,做学问也好,修道也好,常会犯的错误,就是得少为足,稍稍得了一点就满足了。也犯了孟子所讲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的错误。 c:82

忠与孝

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c:65

阳谋 阴谋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 c:37

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大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 c:56

换句话说,人生的境界,第一不能玩巧,第二不能玩奇乐,你自己认为很得意很高兴,哼!乐极生悲。 c:141

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c:75

祸从口出

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 c:67

不迁怒 不二过

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保持一个超然的观念,这就是现在流行的一句名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抱着一种游戏人间的心情去做事。所谓游戏不是吊儿郎当,是自己非常清醒,心情非常解脱,不要被物质所累,该做就做了,也就是佛学所谓的解脱,那样才是“乘物以游心”。 c:160

冯道的境界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c:117

如何教育领导人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c:68

虎性 马性 人性

人性里头就有兽性,兽性里头就有人性,究竟是人性善良,还是兽性善良,不可知。 c:94

不要说揣摩上意,两夫妻、两个好朋友,要真懂得对方的意思,才不容易哪!之所谓知己之难,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入世做人了,也可以做大事业了。 c:80

树神说法

人生啊,你有用也倒楣,没有用更倒楣;要做到好像有用,又好像没有用,才是没有用的大用。 c:164

好就是不好

所以一切人,越能干、越多才,越自求速死 c:78

不祥就是大祥

人生求名求利求能干,要功名要富贵具足的人,都是不愿意好好地活着,忙忙碌碌地过一生,卖命换来的功名富贵,最后功成名就,自己也不见了,像苹果一样落下来了。 c:120

孔子楚国之旅

人生每一个人,都是画地而趋,所以佛家讲两个字很了不起,就是“解脱”。怎么样能够解脱呢?就是不画地而趋,自己不规定范围,而超越于一切,那才是真正好的人生。 c:163

小结人间世

总结起来,这一篇告诉我们什么呢?三个字,守本分。人要守本分,在什么立场就做什么事,处什么态度;大家进了歌厅唱歌,你就唱歌;到了舞厅跳舞,你就要跟着跳舞;大家喝醉了,你也要装醉;大家清醒了,你也要醒过来。如果大家清醒了都在那里做工,你仍躺在那里睡觉,那成什么话呢?那不是疯,那已经蠢到极点了。 c:156

王骀是何等人

“审乎无假”,这四个字很难讲,仔细来说,“审”和“无假”的意思是,透过了物理与精神的两面,能够参究到达智慧了解一切,不需假借其他的东西。 c:53

山不山 水不水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c:61

人能修养到不为眼睛所骗,不为耳朵所骗,此心永远安详,在这个世路难行之中,很幸福地行去。这就是道的用,就是德,修养到这个境界,才算有道德之人。 c:156

知止而后定

人的心理状况,永远像一股流水一样,心中的波浪,永远不能停止,所以就永远不能悟道,永远不能得道。 c:107

那么,人如何能做一个正人君子呢?必须先要止,心境才能够定,见解也定;就是见地见解要正。用现在的话来讲,观念要确定,要不变,不受环境的影响,一个观念勇往直前。 c:98

有始有终

一个人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忘掉了生死去拼命,博得成功而成名,那还算容易。但是,在人生的途程上,零割细刮地慢慢走,有时真受不了,会有恐惧之感。在这个时候能够不恐惧、不忧愁、不烦恼,有始有终,就是了不起的人。 c:123

有道者如何生活

这一知就是觉悟,普通叫做悟道;这一知,就是生命中本有的智慧,佛学上叫做根本智。一个人得了根本的这一个智慧后,宇宙万有一切的学问,一切的事理,都明白了。 c:85

你自以为是吗

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 c:97

安之若命的人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 c:63

发挥四种观念

人都不能自立,如果能够自立,就不会妨碍别人,这是天德,也就是庄子的观念。 c:61

情与无情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c:41

什么是情 什么是性

只有自己的头脑,只有自己一个人,能真正地判断;任何人的是非报告,都有问题,都掺了感情的水,连那个酒都变成水了,所以你喝下去,都有问题,变成毒药了。这就是道家与儒家不同,看东西,看世间的事务,道家就透彻得很。 c:102

有情 感情 妄情 无情

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c:39

要真正道德的充沛,达到道的境界,就是顺其自然,心境很和平,滋养内在的精神,这个生命道德自然充沛了;身体的内在也充沛了。 c:117

天命与自然

中国文化从《易经》开始,宗教外衣早已经脱掉了,反而是后人把它穿上。中国文化是最科学化的,没有穿宗教外衣,也不加哲学的粉刷,赤裸裸地直接表达有一个东西。 c:73

知与不知的问题

所以一个在上位的人,不一定太精明,不一定太有为;即使很精明很有为,也要做到无所为的样子。因为他无所为,才可以使其他的人能够发挥长处,这一套就是道家的思想。 c:93

谁真了解生命

“所好不过一枝”,你所知道的不过这么一点,“而举根俱弊”,你整个的身体六根,根部都烂了,不健康,这个有什么用呢?所以啊!“斯以其所知而害所不知也”,人类以很小的一点聪明知识,害了那个根本大智。 c:54

知识学问非绝对

但是这个道要如何得呢?有两个路线,一个是抛弃了自己的小聪明,而求那个真正无知之知的大道;另一个路线,把世间的学问知识参透到了极点,最后归到“一无所知而无所不知”,也就得道了。 c:105

所以最平常的道理,最平常的东西,就是最高的真理。真理就在最平凡的地方,平凡就是最高的真理。 c:102

真人的行事风格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c:97

真人的生命现象

一个人,世间的欲望愈多,天机愈浅,人愈聪明,本事愈大,欲望也就愈大;物质文明愈发达,人的欲望愈多,则离道愈来愈远。 c:107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c:101

用兵的原则

大宗师》所谓得道的圣人,是由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c:67

内圣外王的成就

道家认为要顺自然之势,就是所谓应用之道;明知洪流一下来,不是堤防能阻隔得住,所以要计算雨量多大,流程多远,等到水流到关键点,打开一条水沟,顺势把水就轻轻带走了。政治也是一样,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把那个时代扭转过来了。所以说救世之道,必须要通利害,利害不通,非君子也。 c:80

谈《春秋》说《史记》

所以古人有一句话,一个人既不受命,又不能令,这个人是废人,没有用。 c:80

严子陵与汉光武

志士栖山恨不深 人知已是负初心不须更说严光辈 直自巢由错到今 c:36

真人的境界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 c:32

言者不智智者默 此语我闻于老君若说老君是智者 如何自著五千言 c:53

法家与道家共治

汉家自有章法,王霸杂用,王道与霸道互用;就是法家、道家杂用,互相为用,绝不能偏向于哪一家的思想,否则天下事就走不通了。 c:76

话说人的一生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c:78

庄子的比喻

后来所讲的天圆地方,并不是讲地球是个方块的啊,而是说地是有方位的。所以我们看旧书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的文化搞错了。 c:47

修道 传道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c:51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c:51

有道古人的成就

春夏秋冬,北斗的斗柄所指地球上方位不同;春天指东方,夏天指南方,秋天到西方,冬天到北方。 c:71

女仙的传授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c:50

是寓言 是修道

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 c:43

你怕死吗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c:55

方外人 方内人

“终日挥形”,一天到晚事情多得不得了,忙得很,“而神气无变”,实际上他内在的修养,神与气,没有受外界影响,那么忙碌,内心没有变动。 c:59

子贡、孔子都命苦

中路因循我所长 由来才命两相妨劝君莫更添蛇足 一盏醇醪不得尝 c:75

丧事 丧礼

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我们人活在世上是住旅馆,死了就回去了,所以丧礼应该简单。 c:41

人之所以不能得道,最痛苦就是被两样东西限制,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c:100

谈仁义 论是非

有物先天地 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 不逐四时凋 c:95

尧舜以前

饱饭闲游绕小溪 却将往事细寻思有时思到难思处 拍碎栏杆人不知 c:94

为何提倡仁义孝慈

凡是一种思想、一种主义,都是药方子,某一种病吃某一种药。孔子开的方子是仁义,老子开的方子是道德,诸子百家都在开方子;可是这个历史永远是毛病百出,各种方子几乎都吃不好,这是人类的悲哀。 c:104

上古人的生活和道行

以道家的思想,道衰了才有德,德衰了才有礼,礼衰了才有仁,仁又行不通了才有义,是这样一路下来的。 c:134

如何成为领导者

要如何领导得好呢?只要你做到这三点,第一点,淡泊以明志,游心于淡,自己没有要求,这点我们就做不到;人一定会要求别人的,要做到一切游心于淡才行。第二点,合气于漠,生命的本能修养到空、定的境界,然后起用。第三点,顺乎自然而无私,只要人人无私,这个天下自然大治了。 c:148

聪明努力不一定行

在做事的时候,心境又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这是道。 c:65

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c:114

神巫给壶子看相

佛也好,道也好,越学越谦虚越平凡,才可以学。 c:56

列子闭门修行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 c:77

入世应帝王

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c: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