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215 lines (109 loc) · 11.1 KB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215 lines (109 loc) · 11.1 KB

孟子

孟轲 - 哲学宗教榜-东方哲学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卷一 梁惠王上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c:33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cù ɡ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70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25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c:117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c:39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c:36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c:74

卷二 梁惠王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c:39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c:71

“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c:18

卷三 公孙丑上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c:42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c:45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c:42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c:13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c:44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c:21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c:98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c:39

卷四 公孙丑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c:37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 c:20

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c:33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c:25

卷五 滕文公上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 c:29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c:14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c:41

卷六 滕文公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c:11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c:21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69

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c:15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c:17

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c:20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c:25

卷七 离娄上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32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c:15

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c:14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c:32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c:44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c:57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c:19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c:31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c:29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liǎo)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mào)焉 c:32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c:16

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c:23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c:16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c:28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c:56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c:25

卷八 离娄下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chóu)。” c:54

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c:19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c:12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c:15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c:39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c:21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c:22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c:12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c:19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c:33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c:17

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c:27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36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c:33

卷九 万章上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c:11

卷十 万章下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c:12

卷十一 告子上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c:21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c:37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c:20

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c:14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c:12

卷十二 告子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63

卷十三 尽心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yǎo)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c:35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c:31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c:24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c:59

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c:12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c:29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c:14

卷十四 尽心下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c:20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39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c:16

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c:13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c:2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35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c:21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c:31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c:26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c:12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c:21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c:20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c: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