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01 lines (251 loc) · 46 KB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01 lines (251 loc) · 46 KB

论中国

基辛格 - 政治军事榜-政治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版权信息

书名:论中国作者:[美]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c:90

两种世界秩序迎头相撞:1793年,中国皇帝准备迎接英国使节。 c:131

中美经历20多年的对抗之后,我们的使命是探索合作的途径。 c:233

1997年6月30日,英国国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落,英国总督彭定康接过国旗。 c:26

2000年,比尔·克林顿总统签署法案,授予中国“最惠国”贸易地位。 c:151

美国的例外主义是传经布道式的,认为美国有义务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中国的例外主义是文化性的,中国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海外推行本国的现行体制。但它是中央帝国的传承者,根据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和政治形态的亲疏程度将它们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进贡国”。换言之,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普世观。 c:5431

前言

难以想象,除了中国还有哪一个国家的现代领导人会借用千年之前战役的战略方针做出一项牵动全国的决定。同样难以想象,他确信他的同事能够领悟他借鉴历史事件的深意。然而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国家享有如此悠久的连绵不断的文明,抑或与其古老的战略和政治韬略的历史及传统如此一脉相承。 c:3086

第一章 中国的独特性

在历史意识中,中国是一个只需复原,而无须创建的既有国家。 c:2034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c:664

儒家学说

几乎所有帝国都是凭借武力建立的,然而没有一个能够靠武力延续下去。若要长久统治世界,必须化武力为义务。否则统治者会为了维护统治耗尽精力,却无力塑造未来,而塑造未来才是政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压迫若能让位于共识,帝国即可得以延续。 c:2072

国际关系观念:公正还是平等?

中国人讲求实际,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对待征服者的态度上。当异族君主赢得战争时,中国的官僚阶层会随之归顺,同时又游说征服者,他们刚刚征服的中国疆土幅员辽阔,文化独特,只能以中国人的方式、中国的语言和现有的中国官僚机构来统治。征服者一代代逐渐被同化到他们当初试图控制的秩序中。最终,他们的老家,即发动侵略的起始点,成了中国的一部分。征服者自己开始追求传统的中国国家利益——征服者反被征服。 c:1238

中国人的实力政策与《孙子兵法》

西方传统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 c:2071

马嘎尔尼使团

中国的士大夫官吏对工业化的要素——蒸汽机、信贷和资本、私有财产及公共教育等一无所知。 c:445

体现圣上仁厚的礼物赐给马嘎尔尼后,中国官员建议,鉴于寒冬临近,他该动身回国了。 c:90

中国官员对信下跪叩头,马嘎尔尼只对信行了单膝下跪礼。最后皇帝的上谕以隆重的仪式送到了马嘎尔尼的房间,这封信便成了英国外交史上最屈辱的信函之一。 c:223

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所留之人即能习学,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 c:95

近代国际体制是以英美制度为基础的,中国施展的一切外交手腕和断然拒绝不过是推迟了与这一体制不可避免的冲突。这一冲突将给中国民众带来有史以来在社会、思想和道德上最难承受的深重苦难。 c:1044

耆英办外交:抚夷

中国人的热忱其实是精明算计的结果,诚信被当作一种武器;至于中国人是否真心实意并不重要。 c:800

第三章 由盛转衰

为了度过这场风暴,中国依赖的不是技术或军事实力,而是极具中国传统的两个资源:其外交官的分析能力和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文化自信。 c:1710

魏源的蓝图:“以夷制夷”,师夷长技

换言之,中国宜主动向所有贪婪之国做出让步,而不是让英国先从中国勒索得手后,主动与其他国家分赃,从而为本国捞取好处。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就是最惠国待遇原则,即中国给予任何一个列强的特权应当自动给予所有列强。 c:420

应对衰落

中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存在了2000多年。它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靠对近乎猖獗的外族入侵逆来顺受。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征服者要么被迫接受中国文化,要么逐渐淹没在被征服者的海洋中,而中国人的耐心遮掩了他们务实的特点。现在,决定命运的又一个时期即将降临。 c:596

以和好为权宜,以战守为实事。 c:440

作为遭遇远比本国强大、文化迥异的国家围攻的一国代表,李鸿章有两个选择:努力弥合文化上的鸿沟,走军事强国之路,从而缓解因歧视异邦文化而招致的压力;或者靠炫耀其特色固守本国文化,靠自己坚定的信念赢得他国的尊重。 c:550

李鸿章和同时代任何一位大臣一样,笃信中国道德价值观的优越性和帝国传统特权的正义性。他与其他大臣的不同之处不是他对中国至尊地位的看法,而是他对时局的判断,他看到中国的道德价值观在当时缺乏物质基础,或者说军事基础。 c:533

由于没有进行根本的改革和走向近代化,中国政府实际上等于要求本国的外交官设法减少对中国领土完整的侵害,防止主权进一步丧失,同时,又没有授予他们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手段。中国外交官奉命争取时间,但又没有一个如何利用他们争取到的时间的计划。 c:609

朝鲜

朝鲜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从海上入侵中国的潜在通道,因此中国对朝鲜半岛的局势极为关注。 c:403

绥靖”一词成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民主国家对希特勒所采取政策的别称。羸弱的一方若要安全地奉行对抗政策,必须有能力让更强的一方无法承受打败它的高昂代价,否则,某种程度的妥协就是唯一稳妥的办法。 c:773

第四章 毛泽东的革命

它的领袖是一位巨人——毛泽东。他强势而又冷峻,是诗人也是战士,是预言家也是旧制度的破坏者;他建立了新中国,但之后把它引领上了一段社会急遽动荡的航程。 c:815

毛泽东及其大同的理念

然而,一个永不安定的国家如何能成为国际体系中的一员?如果继续革命的理论不打折扣地完全实行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动荡不已,甚至可能陷入战乱之中。重视稳定的国家会联合起来反对它。但如果它试图构建一个对别国开放的国际秩序,或加入现存的国际秩序的话,那么与献身于继续革命的人的冲突就在所难免。这个难题困扰了毛泽东一生,最终也没能解决。 c:827

毛泽东的国际关系学:空城计,中国式威慑和心理战

尽管毛泽东的许多思想和做法在中国历史中都有迹可循,但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执政者能像毛泽东那样集传统、权威、冷峻和全球视角于一身。他面对挑战时咄咄逼人,但当环境不允许他按照自己的心意行动时,他就灵活地转而采用外交技巧。他的外交政策虽然借用传统手法,但是影响宏大,立意大胆。 c:1095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鲜战争

这时的斯大林已经不再理会意识形态,而是根据他对苏联民族历史的残酷解读,靠无情、多疑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统治方法治国。 c:614

金日成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他认为,任何征服南朝鲜的计划都得等中国拿下台湾,完全结束内战后再说。 c:350

斯大林和毛泽东都在想办法谋取对朝鲜的决定性影响,最起码要阻止对方达到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同意把人民解放军中5万名朝鲜族士兵连人带枪拨给北朝鲜。 c:273

这是典型的斯大林风格:傲慢自大、深谋远虑、善于操纵、狡猾谨慎,外加粗俗冷酷,他为苏联获取地缘政治的利益,却把其中的风险转嫁给中国。 c:708

中国的反应:另一种威慑

中国式先发制人一旦遭遇西方的威慑可能会产生恶性循环:中国自认为是防御性的举动可能会被西方世界视为侵略性的,而西方的威慑行为则可能被中国解读为对它的包围。 c:970

中国的战略一般有三个特点:精心分析长远趋势,仔细研究战术选择,冷静探讨行动决定。 c:1343

中国的参战之路障碍重重,毛泽东得使出浑身解数来争取同事们的同意。两位高级指挥官,包括林彪,提出种种借口拒绝执掌东北边防军。最后,毛泽东终于找到彭德怀担此大任。 c:277

这次会谈经常被人看作是为和平发出的最后呼吁,其实主要是为了给已经做出的决定留一个记录。 c:103

他要把美国的军力困在亚洲,并把中国卷进去,以加深它对苏联的依靠。 c:233

两位共产党领导人彼此利用了对方的需要和担心。毛泽东获得了苏联的军事装备,得以实现他军队的现代化——中国有消息来源说在朝鲜战争期间,毛泽东得到了可装备64个步兵师和22个空军师的武器装备,而斯大林则把中国陷在了朝鲜与美国的冲突之中。 c:418

中美对抗

毛泽东新思想的主要贡献不仅在于它的战略思想,更在于藐视世界强权,敢于走自己的路的坚强意志。 c:1199

第六章 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毛泽东为强权政治添加了一个据我所知是前所未有的新层面。按照传统的均势理论,他该寻求其中一个超级大国的保护,但他却特立独行,利用苏美彼此的戒惧来同时反抗它们两国。 c:1047

第一次台海危机

危机管理的艺术在于把筹码加到对手不会跟进的高度,但又避免和对手正面交锋。 c:1355

与美国的外交插曲

毛泽东的态度与杜勒斯和艾森豪威尔并无二致。台湾问题成了中美关系的痼疾,只要美国把台湾当局作为全中国的合法政府,中美对抗就在所难免。中美外交注定难有进展,因为对中国来说,只要美国不同意撤出台湾,其余一切免谈;美国则坚持除非中国宣布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否则不谈撤出台湾。 c:157

毛泽东、赫鲁晓夫和中苏分裂

毛泽东所代表的社会多少世纪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宏大、最有序,至少在中国人眼里也是最优越的政体。它的所作所为影响遍及全世界已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当中国的一个统治者号召人民奋发图强,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时,他是在激励他们重现往日的辉煌。按照中国对历史的解释,中国只是在近代才暂时蒙尘。这样一个国家当然不肯屈居人下。 c:1052

第二次台海危机

蒋介石不愿意这么做。[插图]我们也建议他不要撤出金门、马祖。我们是通过打炮建议他不要撤出的——我们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节假日也不打炮。这样他们懂了我们的意思,没有撤走。不需要别的手段或信号,就用打炮这个办法他们就明白 c:554

第七章 危机四起的十年

继续革命的动力源自他的一条理论:思想道德的力量能战胜物质困难。 c:751

喜马拉雅山边界争议和1962年的中印战争

当年,英国为阻止俄国势力南下西藏而在此划了一条界线。1914年英国与西藏签订的最后有关文件划定了东段边界,并以首席英方谈判代表命名,将其称为麦克马洪线。 c:333

1959年达赖喇嘛逃亡并获得印度庇护后,中国便开始从战略角度处理边界问题。 c:152

透彻分析,缜密筹备,考量心理、政治因素,谋划出奇兵速战速决。中国人做战略决策时一贯如此。 c:550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美国政府事后是否反思过中方要求召开特别会谈的原因。这就是决策时深谋远虑和轻虑浅谋的区别所在。 c:357

第八章 走向和解

尼克松则基于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援用了威尔逊总统的原则,建议请中国回到国际大家庭中。他在《外交》杂志1967年10月期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不能让中国永远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做非分之想,老是怒气冲天。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让近10亿最具潜力的人民愤怒地生活在孤立之中。 c:552

中方的战略

由于苏联的咄咄逼人,毛泽东其实已经在考虑远交近攻,向远敌美国靠拢,不过当时没有什么人看出这一点。 c:131

美方的战略

美国决策部门的精英们曾决定捍卫印度支那,抵御苏联和中国所谓的联合进攻,而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却改变了看法,认为越战不光是打不赢的,而且还反映出美国政治制度的先天性道德失败。 c:166

一事当前,不管是半途而废还是坚持到底,你付出的代价是一样大的。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把它进行到底。 c:1052

中苏乌苏里江冲突

进攻型的威慑观念用的是先发制人的战略,目的不在于从军事上击败对方,而是给对方以心理上的打击,让对方就此住手。 c:584

美国外交政策一般来说愿谈细节,不愿泛泛而谈,愿谈实际内容,不愿谈抽象概念。谈判代表被要求采取“灵活”态度,并觉得有义务提出新建议以打破僵局。其实这样做会始料未及地造成新的僵局,于是又需提出新的建议。谈判对手若是决心拖延时间,往往就会用这样的战术。 c:300

毛泽东现在为对他的个人崇拜深感遗憾。他说,要人们克服3000年的崇拜帝王的传统习惯是困难的。所谓的“四个伟大”(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讨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一个“teacher”,就是教员。其他的称号一概辞去。 c:729

过去的10年半以来军事冲突接连不断,而现在台湾却被说成是中美间唯一的问题,这一点意味深长。这就是说,越南问题不是中美讲和的障碍。 c:79

周恩来只提出美军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这是到目前为止争议最小的问题——而对归还台湾只字不提。 c:106

至今美国人还常常把对华开放看成是建立永恒不变的友谊,但中国领导人从小就学到这么一个观念:一切事情都是变化无常的。 c:377

第九章 恢复关系: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结识之初

透明固然重要,但为了建立更为和平的世界秩序,抓住历史机遇也是必要的。 c:222

中国历史上,政治家一贯把好客、礼节以及精心培养的个人关系作为治国手段。这样的外交风格非常适合用于对付中国历史上的外患,以保护非游牧民族的农耕文化。 c:683

再去掉两个晚上16小时的睡眠时间,这两个20年来没有实际外交接触并曾兵戎相见、后来又险些再次动武的国家就只剩下不到24小时的时间可用于这第一次谈话了 c:97

尼克松急切盼望能够将美国人的视线从越南上面转移开来,毛泽东则决心迫使苏联在攻打中国之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中美双方都明白这次会谈事关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c:269

周恩来

周恩来是我在60年来的公职生涯中遇到过的最有魅力的人。他个子不高,风度翩翩,目光炯炯,表情丰富。他能以他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压倒谈判对手,能凭直觉猜到对方的心理活动。 c:921

历史上,中华帝国的外交手段就是设法让对方主动提出中方喜欢的建议,然后中方予以认可,好像是给了对方一种个人的恩惠。 c:715

台湾问题深深地扎根于两国国民心中,该问题的两个先决条件阻碍了双方在外交上取得进展。北京的立场是,美国必须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取得进展的先决条件;而美方的先决条件是,中国必须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然后美国才能开始讨论。 c:209

最后他批准的措辞是这样的: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向其发出邀请”,而尼克松总统“欣然”接受。 c:592

尼克松在中国:与毛泽东会面

这次会面让我们第一次体会到毛泽东的风趣和他话中有话的谈吐风格。多数政治领袖谈自己的想法时,都是逐条陈述的,他则像苏格拉底一样用问答法,先问个问题,或发表一个意见,然后请对方评论。接下来他再讲一条意见。对方会从这些尖锐的辞令和一个个问题中发现他思路的走向,但他很少会把话挑明。 c:542

尼克松和周恩来的对话

第二类,关于经济合作和科学技术的相互交流,这一讨论由双方的外长主持。 c:134

尼克松预测说,虽然中国局势混乱,又一穷二白,但是中国人民有这样卓越的才能与力量,中国以后一定会跻身于大国行列。他说:“想想吧,中国大陆如果有个不错的政府,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局面啊!上帝啊……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我的意思是,要是把8亿中国人放到一个不错的制度之下,他们就能领导全世界。” c:320

《上海公报》

外交官赴重大会议时,往往是带着已经大致完稿的会议公报去的。 c:155

毛泽东的一生都认为和平是斗出来的,和平本身不是目的 c:366

政治家需要避免任其自流地发展到迫使双方都不得不考验对方信念的性质、考验其信念是否坚定的严重地步。 c:392

余波

中美修好的好处并不是永恒的友谊或互相融洽的价值观,而是重新达成全球的力量平衡。 c:647

第十章 准联盟:与毛泽东的谈话

我的秘密访华重建中美关系,尼克松的访华则开启两国的战略合作历程。 c:80

自有历史记载国际事务以来,联盟关系就一直存在。结盟的原因各有不同:汇集各联盟国的实力;规定互助的义务;提供一种超出眼前战术考虑的威慑力量。中美关系的特别之处在于,两国作为伙伴冀望协调行动,但又不愿把它作为正式义务。 c:330

其实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中国比大多美国民众或国会更赞同美国强力应对苏联意图。 c:107

“一条线”:中国的遏制对策

第二次谈话则在1973年美国在阿以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致使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埃及,自仰赖苏联转而仰赖美国之后。 c:77

最不可能发生的就是中美放弃对彼此的情报收集。 c:95

毛泽东:他们是一帮反革命分子,怎么会跟我们合作?依我看我们可以暂时不管台湾,等一百年以后再说。世界上的事情不需要如此匆忙。有什么必要这么急呢?不也就是个千把万人口的一个岛嘛。 c:168

用毛泽东典型的矛盾论来解读,这里有两个同样重要的主要论点:第一,北京不会断了自己对台用武的后路——其实还预期有朝一日必须用武;但第二,起码就目前来说,毛泽东把这个日子往后推,他甚至还说愿意等上一百年。 c:219

换言之,只要不妨害共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各方都可使用任何意识形态口号来满足自己国内的需要。意识形态将沦为国内管理工具,而与外交政策分家了。当然,意识形态之间的停战只有在目标不相悖的时候才有可能。 c:915

中国历史上不乏克服他人无法想象的深重苦难,但最终以文化优势或幅员辽阔而让侵略者功亏一篑的事例。毛泽东偶尔会对中国人民和文化的日常表现讥笑嘲讽,但其另一面却正是他对中国人民和文化的坚定信心。这种信心不仅因为中国人口众多,还因为中国文化的坚韧以及人民间的强大凝聚力。 c:608

它的抽象操作在美国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可取的;美国的外交政策永远不能只基于强权政治。尼克松政府对中国安全的重视绝非戏言。 c:184

第十一章 毛泽东时代的结束

在中国外交革命的每一阶段,毛泽东总是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实用主义和革命热情之间挣扎。他冷静地做出了必要的选择,决定走实用主义路线,但永远心有不甘。 c:355

接班危机

虽然周恩来本人是忠诚的共产党员,追随毛泽东左右达数十年之久,但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他所代表的却是秩序和节制。不论是他的批评者还是崇拜者,在他们眼中,周恩来都是中国长期仕宦传统中的最佳代表——温文儒雅,学养深厚,个人生活作风正派,政治立场不偏不倚。 c:671

周恩来失势

我泛泛地谈到我的观察,我说我觉得中国似乎基本上还是一个儒家社会,认为有一个单一、普世、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规范着个人行为和社会运转。我说,共产主义所做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那个真理的内容。 c:465

他重新提起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文化大革命”之前的话题——中国应当在四个关键领域: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方面“全面现代化”。 c:351

与毛泽东的最后几次会晤:燕子和山雨欲来

毛泽东:我准哪(用手重拍椅子)。所有外国人都拍桌子骂我的话,只会让我高兴。 c:93

毛泽东:(手摸头顶)可是决议并没有取消,我现在还戴着这顶“侵略者”的帽子。我同样认为这是一种无上荣耀。好,好得很。 c:48

毛泽东要说明的起码有三点:第一,中国准备孤军作战,如同它在朝鲜战争中对付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单独应对苏联那样;第二,他重申了这些对抗所伸张的永远革命原则,超级大国再不喜欢他也不在乎;第三,如果目前这条路走不通,他完全可以重拾这些原则。对毛泽东而言,对美国开放并不意味着意识形态分歧的终结。 c:217

邓小平虽然对我们的苏联战术颇有微词,却渴望维护由毛泽东和周恩来建立起来的中美关系。 c:86

在毛泽东执政期间,一直有两股政策势力在相互竞争。革命派认为中国是一种道义和政治力量,他们坚持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把自己独特的思想信念向钦佩中国的世界传播。还有一批重视中国地缘政治利益的人在冷静地审时度势,为中国运筹帷幄。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寻求与他国结盟,但同时也第一次敢于向全世界挑战。毛泽东接手的是一个被战争蹂躏摧残的国家,是他结束了国内的派系斗争,带领中国在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对抗的世界中稳步前进。他煞费苦心地让中国参与到了一个个交汇错综的地缘政治圈中,却又不受其束缚。历经战争、紧张局势和他人怀疑眼光的洗礼,中国蒸蒸日上,在苏联解体后依然逐步发展为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兴强国。毛泽东为中国的发展奠基付出了代价,中国的成功依靠的是中国人民的坚忍和毅力,以及他们的耐力和凝聚力。或许作为领导者,毛泽东常为此焦虑忧心,但也正是这些构成了他宏图大业的基石。 c:739

第十二章 “不倒翁”邓小平

毛泽东推翻了传统旧中国,以其断壁残垣为最终现代化的建筑基础。邓小平则有勇气靠个人的积极性和坚韧不拔来实现现代化。他取消人民公社,提高省一级的自主权,开始了他所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今的中国——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最多外汇储备,多个城市都盖起了高于帝国大厦的摩天大楼——就是对邓小平的高瞻远瞩、锲而不舍和实事求是的见证。 c:554

邓小平的第一次复出

中国人众多特点之一就是,有许多人不论社会让他们受过什么样的折磨和冤屈却依然关心民生疾苦。我认识的“文化大革命”受害者中就没有一个人主动跟我诉说过他们吃过的苦,在被问起那段往事时,他们往往三言两语简单带过,有时还半幽默地把“文化大革命”看作一场必须承受的严重天灾,而不是影响一生的浩劫。 c:1061

领导人相继辞世与华国锋上任

华国锋对后毛泽东时代中国政治理论的主要贡献就是他在1977年2月关于“两个凡是”的宣告:“凡是毛泽东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插图]这远远称不上是足以激励人心奋勇坚守的原则。 c:224

但是,自巅峰下滑以前,华国锋做了一件事,其后果非同小可。毛泽东死后不到一个月,华国锋就与温和派——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受害高干——联手逮捕了“四人帮”。 c:458

邓小平的攀升——“改革开放”

毛泽东治理国家靠的是中国人民的耐受力,他们要承受他的个人愿景带给他们的苦楚;邓小平则仰赖解放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实现他们自己理想的未来。 c:853

邓小平打破了毛泽东的先例,没有自认是哪一方面的天才,反而谦称自己没有专长。他让下属去创新,只要行之有效就予以支持。 c:279

第十三章 “摸老虎屁股”:对越作战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可以说是冷战的一个转折点,尽管当时人们对此尚未看透。它也是冷战期间中美战略合作的高峰。 c:153

越南:大国的难解之谜

越南不是任何国家的代理人;它为之战斗的是它憧憬的独立,是最终建立印度支那联邦,由它做东南亚的龙头老大,正如历史上中国在东亚占据的主导地位一样。 c:275

从公元前2世纪一直到公元10世纪,越南基本上都在中国的直接统治之下,到907年唐朝结束时才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c:242

中国和西方外交战略的首要区别在于劣势中的自处之道。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外交官认为应谨慎行事,避免挑衅;中国则更倾向于摆出更加无畏的姿态。面对于己不利的力量对比,西方外交官倾向于寻求外交解决;他们敦促采取外交举措陷对方于“不义”,以求在道义上孤立对方,但不主张使用武力——越南入侵并占领柬埔寨后,美国基本上就是这样劝告邓小平的。中国的战略规划者却更坚定决心用勇气和心理压力来对抗敌人实力上的优势——他们相信先发制人的威慑。若是敌人优势太强,且战略趋势于己不利时,他们的应对方法是打击敌人的信心,尽管中国在物质上处于劣势,但他们仍要重夺心理优势。 c:381

邓小平的外交政策:与美国对话,实现关系正常化

中国领导人深知他们身陷战略险境,但他们分析时不谈本国的关注,而是从更为广阔的视角纵观全球形势。“天下大乱”、“连横战略”、“三个世界”——这些都是国际关系的广泛理论,不涉及具体国家的观念。 c:225

中东这个“欧洲的侧翼”和“未来战争中的能源来源”, c:77

做得实在漂亮。这个国家身为苏联的首要目标,却把它所建议的联合行动说成是理性的义务,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易,更不是对美国的求助。中国处境危险——有它自己的分析为证——但它表现得像是教授战略的老师,而不像美国的欧洲盟友那样,经常是被动地听从美国的指示。 c:431

在美国和中国各自的需要之间达成的这种平衡说明了为什么有时模棱两可对于外交来说不可或缺。正常化靠一系列的模棱两可维持了40年,但不可能永远如此。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前进需要双方的远见卓识。 c:368

邓小平出访

毛泽东会见外国领导人是把他们召到他的住处,邓小平则正好相反——他遍访东南亚、美国和日本,以他自己高调、直率、偶尔有些盛气凌人的风格开展外交。 c:261

中国想让东南亚国家和它团结起来孤立“苏联熊”,但事实上我们的邻国想团结起来孤立“中国龙”。东南亚没有“苏侨”在领导由苏联支持的共产党叛乱,却有“华侨”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威胁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在较小的程度上也威胁着印度尼西亚。而且,中国公开宣称和海外华人血浓于水,关系特殊,越过他们的国籍国政府直接号召他们对中国的爱国心……我建议应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c:258

邓小平访美和联盟的新定义

不组成联盟却作为盟国一起行动,这把现实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如果所有领导人都具有足够的战略眼光、深思熟虑的话,他们都会达成同样的结论。结盟等于多此一举,战略分析的逻辑即足以促使有关国家向同一方向努力。 c:475

邓小平警告说,苏联决不会受协议的束缚,它只懂得实力对抗的语言。 c:77

邓小平说,中国“不害怕”,但需要华盛顿“道义上的支持”[插图],意思是需要美国把意图表现得足够模糊,使苏联不敢轻举妄动。 c:215

卡特解决难题的办法是申明原则但留有随机应变的余地。温和的否定暗含着含糊的默许。 c:275

邓小平遍访缅甸、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再加上二访日本,达到了将中国融入世界、孤立越南的目的。后来他再也没离开过中国,晚年变得像传统的中国领导人一样,超脱于世,难以接近。 c:439

对越作战

中国声称战争的目标是“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插图]“适当”的意思是造成足够的破坏,以影响越南将来的选择和谋划;“有限”则暗指在外来干涉开始或其他因素造成形势失控之前,行动就会结束。这场战争也是对苏联的直接挑战。 c:285

如同在中印战争中一样,中国进行了有限的“惩罚性”打击之后立即撤军。战事29天即告结束。 c:189

从广义上说,中国之所以要打这场仗是出于对孙子所谓“势”的分析——“势”指的是战略形势的走向和“潜能”。邓小平的目的是阻止,如有可能还要扭转苏联战略的势头;在他眼中,这个势头是不能接受的。 c:252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对战争的最终结果做了这样的总结:“西方媒体认为中国的惩罚行动失败了,我却认为它改写了东亚的历史。” c:561

第十四章 里根和正常化的开始

影响美国外交政策延续的一个障碍是政府定期换届带来的全面改变。由于任期限制,至少每隔8年,助理国务卿以上所有由总统任命的官员就要大换班,人事变动涉及多达5000个关键职位。继任者要经过漫长的审查过程。实际上,新政府上任头9个月左右的时间是真空期,运作只能靠临时应对或按留任官员的建议行事,同时逐渐调整适应行使自己的权力。新政府为证明自己是执政的不二之选,会把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问题都说成是前任政府的政策失误,而非固有的问题,并称它们可以在确定的时间内得到解决,这加大了新政府必然经历的学习阶段的复杂性。政策的延续成了次要考虑,甚至是于己有害的主张。新总统挟胜选之威,可能会高估实际情况允许的灵活余地,或对自己的说服力过于自信。这种情形每逢民主政权过渡就会出现,永远如此。因此依赖美国政策的国家通常会两边下注,以保无论哪个政党上台都不致影响自己的利益。 c:559

罗纳德·里根因而表现出了美国的两边摇摆:一方面坚决和北京开辟新关系,另一方面对台湾仍恋恋不舍。 c:180

对台军售和第三个《联合公报》

1982年8月17日发表的所谓第三个《联合公报》成了美中关系基本架构的一部分,在后来的高级别对话和联合公报中经常重申,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语词。第三个《联合公报》居然得以同尼克松访华签署的《上海公报》和卡特任内签署的《中美建交公报》相提并论,实在有些奇怪,因为这份公报内容相当模糊,作为通向未来的路线图执行起来定会困难重重。 c:97

新均势:中国和两个超级大国

评估中国的政策,通常可以排除“中国的决策者忽略了本来可以发现的事实”这样一种可能。 c:111

里根宣称他的最终目标是在全球实现美国价值观和西方自由民主的胜利,但中国领导人对此不感兴趣。 c:203

在中国与苏联对抗时期,邓小平一直推行毛泽东的“一条线”战略。现在他又回到了“三个世界”的理念:中国不参与超级大国的竞争,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以便在超级大国、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这三个圈子里追求自己的利益。 c:288

这是共产党代表大会一贯宣布的中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道义超然、高傲优越,还有挫败超级大国野心的坚定决心。 c:336

以前美国和中国建立联盟,是因为它们视彼此为战略伙伴,共同面对威胁自己生存的大敌。现在两国的联盟关系渐行渐远。既然苏联的威胁开始减退,中国和美国实际上退变成了仅就某些利益一致的问题合作的权宜伙伴。 c:210

邓小平的改革方案

旧时的障碍是中国人不肯放弃心目中关系到中国特殊地位的生活方式;现在的困难在于如何推翻社会主义国家此前通行的做法,同时又维护毛泽东时代以来赖以凝聚社会的哲学原则。 c:478

回顾这段历史时期真是很有意思,就是这样的挫折才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c:168

看中国政治是不是稳定要看8亿中国人生活的地方是不是稳定。 c:178

中国领导人不会让意识形态束缚改革;他们要重新定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要能给中国带来更大的繁荣,就是“中国特色”。 c:506

区分决策和行政管理的界限在哪里?邓小平回答说意识形态问题归党管,具体操作的政策归管理人管。 c:229

中国对外开放是实现它的历史宿命,还是在精神信仰上做出妥协?它应该向西方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学习什么? c:641

第十五章 美国的窘境

一旦事态逐渐失控,它往往就会形成自己的发展势头,最初的主要发起人反而成了再也看不懂剧本的剧中人 c:542

美国的窘境

理想主义者试图应用其价值观时,不得不考虑特定的具体形势;而审慎的现实主义者清楚,价值观是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最后决定做出时,双方很少有绝对的差别,通常只不过是一些微妙的差别而已。 c:265

对这个可以理解的骄傲、古老而又内向的民族来说,外国的批评(来自他们仍然看作是‘蛮夷’和殖民主义者的人)是一种侮辱,对他们采取的措施则是昔日强权行为的复活。 c:329

困难在于,双方都有其道理。邓小平感到自己的政权四面受敌,布什和斯考克罗夫特则认为美国根本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 c:205

从计划经济过渡到更大程度的权力下放,始终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主张维持现状的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因改革进程缓慢而心急的激进者的压力,以及经济权力下放导致要求政治决策多元化。 c:554

根据同一原则,与美国打交道的国家需要懂得,美国对事物的判断永远不可能与美国对民主制度的看法分开。 c:532

方励之纠纷

结束与邓小平会见后我离开北京的当天晚上,抵达美国境内第一站时获知,柏林墙已经倒塌,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前提随之被打破。 c:122

钱其琛预见到了苏联的解体,告诉我们说,5月份天安门广场示威达到高潮时,戈尔巴乔夫要求中国提供经济援助。北京为之一震。 c:193

所有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敌人的全部注意力将转向中国。敌人会使用一切借口找我们的麻烦,制造困难,向我们施加压力。(因此中国需要)稳定,稳定,再稳定。今后三五年对我们党和国家会极为困难,也极为重要。如果我们挺过来了,我们的事业就会更加发达;如果我们垮了,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几十年,甚至一百年。 c:361

24字指示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c:1345

第十六章 什么样的改革?邓小平南方视察

江泽民所面对的是这个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危机之一。中国陷入孤立,外有贸易制裁,内有这场全国性动乱的余波。除了朝鲜、古巴、越南,世界其他国家的共产主义都处于崩溃进程之中。中国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或逃往国外,或寻求避难,获得了同情和组织活动的自由。西藏和新疆也不稳定。达赖喇嘛在国外备受欢迎,并在1989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国际上对西藏地位问题的关注急剧上升。 c:482

我坚持退下来,就是不要在老年的时候犯错误。老年人有长处,但也有很大的弱点,老年人容易固执,因此老年人也要有点自觉性。越老越不要最后犯错误,越老越要谦虚一点。现在还要继续选人,选更年轻的同志,帮助培养。不要迷信……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现在还不放心啊! c:861

第十七章 又一次和解:江泽民时期

江泽民则不同,他更像一位平易近人的家人,热情而不拘礼节。毛泽东是从奥林匹亚山巅俯视谈话对象,好像面对正在考试的研究生,考察他们的哲学见解恰当与否。周恩来谈话轻松、优雅,充满儒家圣人般的智慧。邓小平会打断讨论,直奔主题,视离题寒暄为浪费时间。 c:776

中国领导人主张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向国外传播意识形态(这曾经是共产党政策的神圣原则),而美国坚持通过施压和激励来实现价值观的普世性,也就是要干涉别国的内政。 c:722

江泽民重复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传统话题,即中国不接受任何压力,坚决抵制任何外来威吓。他还认为,像华盛顿一样,北京也面临来自民众的政治压力:“还有一点,我们希望美方注意这一事实。如果中国单方采取措施,而美国没有相应举动,中国人民是不允许的。” c:150

中国与苏联解体

苏联共产党精英成了特权官僚阶级,理论上掌管着国家的正统,实际上却专注于维护其特权。 c:347

于是产生了一种新观念,即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在下降,国际体系今后将建立在跨国原则基础之上。由于认为民主国家在本质上是爱好和平的,而专制国家倾向于暴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因而促进政权更迭被认为是合法的外交政策行动,不是干涉他国内政。 c:770

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

人权概念包括传统、道德和哲学价值观,这在中国与西方是不同的。我们认为中国人民应该有更多民主权利,在国内政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这应以中国人民可以接受的方式推进。 c:233

“最惠国”这个说法有些误导,因为大多数国家都享有这一地位,与其说是给予特殊好处,倒不如说是承认一国享有正常的贸易特权。 c:258

北京反对附加条件本身,并不在意附加什么内容。 c:117

面对中方的抵制以及美国在华公司的压力,这届政府只好低声下气地请求北京在最惠国待遇到期前几个星期内做出适当让步,以便有理由延长最惠国待遇。 c:272

第三次台海危机

任何一方都不挑战三个联合公报,台湾的平静才能保持。因为公报有许多模糊地带,任何一方试图改变这个结构或强制实施自己对条款的解释都会终结这一框架。北京并没有强求澄清,但一旦受到挑战,它就被迫最低限度地表明它是多么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 c:224

对华关系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美中两国最可能的选择就是中止高层接触,但这反而造成一个悖论,即在最需要的时候,双方却自愿放弃了处理危机的机制。 c:71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信号来自江泽民。在各方唇枪舌剑之中,我问江泽民,毛泽东说过台湾问题可等上100年,现在是否还算数。不行,江泽民回答。我问江泽民为什么不行,江泽民回答说:“毛主席这个话是23年前说的,现在只剩77年了。” c:286

中国的复兴与江泽民的思考

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但另一方面也没有促进统一。实际后果是台湾变成了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在这种形势下,不管中国政府的意愿如何,民众的诉求都有可能产生对抗的动力: c:258

第十八章 新千年

美国和中国之所以认为彼此需要,是因为两国都太大,不可能被他人主导;太特殊,不可能被转化;太相互依赖,承受不起彼此孤立。 c:739

中美观点的分歧

美国从全球增长的需要出发看待经济问题,而中国考虑的是国内国际的政治影响。当美国敦促中国增加消费、减少出口时,它拿出的是经济原理。但对中国来说,出口部门缩小意味着失业人员大量增加,会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长远来看,如果中国真的采纳了美国的老生常谈,它将可能因为不再那么依赖出口而降低与美国加强关系的动机,转而增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从而推动亚洲集团的发展。 c:319

朝鲜政权的内部结构使问题更加复杂。它虽然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实际权力掌握在一个家族手中。2011年本书写作之时,这个家族的首脑正准备把权力移交给其27岁的儿子。其甚至没有管理共产党的经验,更别说国际关系了。由 c:153

如何界定战略机遇

华盛顿的回应是提出中国作为国际体系“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概念,要求中国遵守规范和限制,承担与其不断增长的实力相适应的更多责任。 c:161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理论唤醒了古代维系中国大国地位的原则:渐进主义;顺应趋势,避免公开冲突;既占据有形的主动权(如资源或领土),又强调和谐世界的道义主张。 c:547

如果中国谨防可能的陷阱,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段动荡时期有可能变成好事 c:99

国家命运之辩:必胜主义观

在一段不确定且有时痛苦的旅程之后,中国终于实现了过去两个世纪改革者和革命者共同怀有的梦想——一个掌握现代军事实力、保持独特价值观的繁荣的中国。 c:366

戴秉国——再次确认和平崛起

戴秉国声称,和平发展既不是中国“韬光养晦”的阴谋诡计(一些外国人这么猜想),也不是浪费中国优势的天真幻想(一些中国人这么指责)。这是中国真诚而长久的政策,因为这最符合中国的利益,最符合国际战略形势: c:254

国际上有些人说,中国有句话叫“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猜想中国宣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在自己还不强大的情况下施展的一种阴谋诡计。 c:85

后记 克劳备忘录:历史会重演吗?

许多人认为战略互信一词本身即自相矛盾。战略家只在有限范围内依赖假想敌的意图,因为意图是可以变的,主权的本质是不受另一权威影响而做出决策的权利。因此,以一国实力为基础的、一定程度上的威胁与主权国家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c:361

欧洲实际上已经悄悄进入没有外交灵活性的两极体系。外交政策成了零和博弈。 c:108

加深敌对的并不是任何一方做了什么,而是可能会做什么。事件变成了一种象征符号,而符号又自行发展壮大。所有问题都无法解决,因为相互对抗的联盟体系已无任何调整余地。 c:354

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两国都注重国内必须做的事情,在可能的领域开展合作,调整关系,减少冲突。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c:507

走向太平洋共同体?

美国自建国以来笃信自己的理想具有普世价值,声称自己有义务传播这些理想。这一信念常常成为美国的驱动力。中国行为的依据是其独特性,它通过文化渗透而非传教狂热来扩大影响。 c:566

如果历史只是机械地重复过去,那么以往的任何转变都不可能发生。每个伟大成就在成为现实之前都是一种远见。在这种意义上,它产生于勇于担当,而不是听天由命。 c: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