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26 lines (166 loc) · 22.7 KB

阅读整理学.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26 lines (166 loc) · 22.7 KB

阅读整理学

外山滋比古 - 文学榜-文学鉴赏

什么是真正的阅读?盲目地读完一本又一本,真的比不读书好吗?在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迷失了阅读原初的意义和本真的快乐。在本书中,语言学大师外山滋比古并不教你如何快速地从书本中榨取信息,而是让你静下心来,重新思考阅读的方向和意义。外山滋比古认为,阅读应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阅读已知信息的α型阅读,一种是阅读未知信息的β型阅读。他指出,虽然大部分人更偏爱轻松愉快的α型阅读,但具有挑战性的β型阅读才是让人打开大脑、收获新知的最佳途径。读过本书你会发现,“音读”“素读”“读古典”等已经被人遗忘的传统阅读方式,恰恰是帮你开启β型阅读大门的金钥匙。

版权信息

书名:阅读整理学 作者:[日]外山滋比古 译者:吕美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10 c:16

前言

虽然笔者终生过着读书生活,却是到晚期才开始思考与阅读相关的种种问题。 c:17

不只是外国语文,连一般的阅读也可以分成两种阅读方式。其中一种是阅读已经理解内容的文章,另一种则是阅读不了解内容的文章。 c:116

序章

这篇文章被应用在教学中时,种种怨言便蔓延开来,包括太抽象、很难理解、无趣、很难教等,尽是抱怨。就我的立场而言,这实在有违写作的初衷。尽管我已经尽力写得浅显易懂,不怎么热衷学习的学生仍然不可能读懂, c:13

所用的词语与想要表达的实际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c:57

字典只能在某种程度下协助我们理解词汇的意思,文章有部分意义超乎字典之外。 c:80

把自己不能理解的就视为错误,这种思考方式才是很严重的错误。 c:61

狗的词语和狗这种动物之间只是一种随机约定的关系,而不是“必然”的关系。 c:36

我们一般理解和采用的阅读方式,是低层次的,最多只能得到与自己生活相近的知识。有关自己完全未知事物的文章,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有价值的知识。如果没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只用这种低层次的阅读技巧,根本无法达到阅读的效果。 c:182

此书试图探寻未知的阅读方法 c:13

2.对说明书感到棘手

词语表现因人而异,这些人是专家,拥有相当的知识、教养,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自己无法读懂的文章。他们如果读不懂,就认定作者文章写得不好,理由竟是“这篇文章不像文章”。 c:37

他们欠缺谦卑心,无法自省问题是否出在自己的阅读能力不足上。 c:52

如果觉得能读文学作品或评论文章就算懂得阅读,这只能算是一种错觉。 c:32

文章如果在陈述完全未知的事物,对读者而言,就像在读取密码一般,不该抱着想要快速读完一遍就完全理解的想法,因为阅读时需要运用想象力,找出文章的脉络,判断文章的意思等高难度的认知。 c:134

换句话说,看地图比读书更需要阅读能力。因此,能读得懂地图的人必定觉得按图索骥的过程很有趣。 c:59

过多地阅读已知的事物对我们没有什么助益。阅读未知的事物会让我们习得新知识,让阅读成为有价值的行为。 c:163

如果我们接受的是从来不曾对阅读抱持怀疑的教育,便以知识分子、聪明人的角度来思考,这不是有点滑稽吗? c:18

3.读《论语》但不理解《论语》

“念课文很流畅的学生当中,有人完全不懂所读的内容。相反地,理解内容的学生,大多数在读书时舌头打结,结结巴巴。” c:34

朗读只要用声音把文字念出来就行,即使完全不懂意思,也可以朗读。 c:11

最早的阅读本来就是指诵读,意即用声音把文字念出来,也称为音读。 c:51

或许在最早的时候,文章内容所含的意思并非影响阅读的决定性因素。 c:23

无论是音读与阅读文字,只是会读,不表示就能看懂文章的意思。 c:45

欧洲的语文主要是以字母表现,字母就是发音的符号,无论说与写都是基于同样的原理。 c:12

日本独有的表音文字,分平假名、片假名和万叶假名。取名假名是相对于真名,即汉字——译者 c:11

汉文的特色就是文字的组合,但这些文字却不是用来说的口语。 c:20

阅读混合声音与意思的汉字,更需要丰富的知识。 c:12

所谓的“素读”就是“先不考虑文章含义,只是朗读表面文字” c:86

在教育体制上,素读消失了将近百年,但是传统素读的影子,仍旧重重地落在日本人的阅读和阅读方法上。日语的特色就是将阅读与理解拆成两件事。能诵读但是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也算是正常现象。即使到现在,日本仍然充满“读《论语》但不理解《论语》”的现象。 c:25

第1章

读有趣的书不算是做学问。日本人一直被这种禁欲的思维所控制。 c:32

由美国传进日本,强调容易理解才好的“简明主义”,重重打击了“困难至上主义”。 c:15

战后日本文体的革命,应该是由日语版《读者文摘》揭开序幕的才对! c:13

文章开始迁就读者的能力,倾向简明,读者也因为过于安逸而变得怠惰。 c:44

事实上,不理解抽象乐趣的读者,根本不理解人类的哲学。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过去意气风发的哲学青年,不知何时已经消失无踪,怀有文学精神、鄙视世俗的文学青年也都销声匿迹。 c:66

无法咀嚼东西并非轻松快乐的事。吃东西时不能没有咀嚼的喜悦,进食没有咬劲的食物,感觉上就像没有吃东西一样。而且,你吃粥总有吃腻的一天,到时你又不习惯吃有嚼劲的食物,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试想,如果你连吃东西的力气都不够,食欲自然会开始衰退 c:59

我想真正该留意的问题是能不能读懂。始终有一群真的看不懂的读者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是,若连愿意阅读的读者都变少了,危机可能会变得更深。 c:27

这样的读者,就算求他,他也不会去读这种报道,自然没有所谓的阅读问题了。 c:12

2.体育新闻

事实上,看新闻也需要累积相当的知识,否则根本抓不到方向的“难懂”新闻委实不少。 c:31

我的亲身体验告诉我,要理解完全没接触过的东西实在是太困难了 c:36

我们的经验是有限的,而这个世界充满未知的事物。就算没有实际经验、不是非常了解的事物,要达到宛如经历过且了解到某种程度的效果,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我们不妨称这种经验为“同类型经验”。 c:53

阅读那些已经了解的事物往往特别容易,很快就能理解,并且会感觉有趣。阅读不熟悉的事物时只会觉得非常难懂 c:57

3.以自我为中心的加工

语言的理解力,有赖于眼前所累积的知识和经验,而人们必须一直记得这些信息。 c:46

语言只是一种习惯。本来觉得说话速度很快的英语,听惯了就不觉得快了。 c:34

在比较固有名词与普通名词时你会发现,经常使用的固有名词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 c:27

我们理解语言的方法通常是用已知的知识去对照。 c:48

拥有的知识越多,人理解新知识就越容易。拥有的知识越少,听取或阅读新知识也越困难。 c:113

Children shouldbe seen and not heard。 c:14

自己不能理解就认定是错误的,这是自我中心思维单纯的表现, c:32

英国有句谚语: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意思是“滚石不生苔”。原来是用来教训不断换工作或一天到晚搬迁的人,无法聚集财富,应该力求稳定才好。 c:49

我们总在不知不觉间,用吸引自己的方式阅读或听取词语的意思。所以若事先未具备知识,懂也会变成不懂或误解,若事先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就能闻一知十 c:85

4.音读(诵读)

英国诗人之父的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在他的诗中就曾经提到:“他像石头般地读着。” c:14

阅读教育从阅读既知事物的音读开始,这种做法相当合理。 c:27

第2章

这是因为中学以后的阅读需要学生采用与以前不同的阅读方式。现代的教育没有成功地教会学生使用这种新的阅读方式,但学校无视现况,不断教导学生阅读未知的东西,一直强迫学生学习无法理解的事物,当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了。 c:45

靠着语言把未知的世界变成准经验(代理经验)的世界,就是教育的目的。但把原来不属于语言的事物变成语言之后,就算理解语言,是否就真的理解其代表的事物,颇值得怀疑。 c:68

首先出现的障碍是语言和文字,未知的文字经常代表多重的意思,如果不了解便读不懂。文章之所以难懂,就是因为里面的汉字可能指涉多种意义。 c:49

必须先突破“因为字典没有提到,所以无法理解”所造成的第二道障碍,才可能读懂未知的文章 c:18

读教科书几乎是在进行一连串未知的阅读,就像攀岩活动一样,只要一步踏空,就会滑落,连续处于紧张的状态,根本无法松一口气。 c:23

站在学校教育的立场,即使再辛苦也不能避开阅读未知事物的训练。阅读这种教科书的内容当然不是很有趣。学生手中捧着教科书,心情通常也很沉重。 c:13

事实上,学校担负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未知的能力。因为孩子们比成人更具可塑性,更具备攀登各种困难度高山的耐力。 c:48

2.后门读者

对学生而言,读教科书是连续不断地阅读未知。为了理解教科书得非常努力,因为很辛苦所以讨厌学习。学校教科书很讨人厌,漫画却让人感到非常有趣。 c:16

他们对于欠缺主角的文章,尤其是抽象论述,一开始就摆出拒绝的姿态。他们认定有趣的东西一定有故事性,不具故事性的社论不可能有趣。 c:34

读这种文章时,不能采用阅读既知事物的方式,而是需要一边思考、一边阅读。很多地方必须运用想象力去弥补,这是会让人产生抗拒,需要努力才能阅读的文章。 c:39

孩子们在学校阅读未知,一点一滴累积、扩大已知的世界,大人却刚好相反,退步、缩回到已知的阅读世界里,完全切断与教科书的缘分,在此情况下,很难在知识领域有所进步。 c:50

3.批评的文章

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介绍对象。本来读者在阅读批评文章时,就应该先拥有与对象相关的知识才对,但并非所有读者都拥有相关知识,影评只好兼具介绍的功能,但针对对象的评价和批判才是评论真正的目的。 c:16

就是培养、锻炼能够通过语文想象未曾经验过的世界的能力。 c:33

随着电视的日益普及,一般人对语言的想象力也变得更迟钝了。电视的影像让人以为自己了解更多的事物,也就是所谓的“伪现实”。 c:16

就在这种由电视支配生活的状况下,我们如果没有用眼睛看到真相,便完全无法理解,觉得看不到的东西很难理解,也很无趣。 c:20

一个人不论身上拥有多高的技术,如果对文化不能持有一定的关注,或者对新世界不具好奇心,就不能被称为有教养的人。 c:60

虽然日本被喻为喜好阅读的国家,大部分的人却是在阅读既知的东西,只有极少数人会读批评、评论的文章。最好的证据就是:大家都不读报纸的社论。 c:19

多数都具有这种伪评论的特性。本身没有阅读未知的能力,却想得知口耳相传的二手信息。只要这种人数量增加,伪评论就会跟着膨胀 c:23

如果一个人觉得真正的影评、剧评、乐评、书评真的非常有趣,那么可以认定,这个人已经拥有成熟的阅读力。 c:40

4.恶文的效用

在读让人产生排斥感的文章时,我们会边读边思考。结果就会像登高山一样,一步一步登上危险的山峰,世界也因此在眼前展开。总之,会感动才是好的。 c:19

坏的“恶文”是指把很简单的事写成很难懂的文章,花费苦心读完却没有收获;好的”恶文”是本来就应该很难读,但是努力去读,就一定能够得到收获的文章。 c:23

第3章

这种以既知为基础的基本阅读形式就是音读。 c:34

音读的阅读对象以既知的事物为基础,也是标准的模式。想要跳过这种标准模式,马上从事高层次的阅读,就现代教育而言非常困难。 c:16

素读在形式上是音读,实质上却跨过音读的领域,一开始就进入阅读未知的世界。 c:19

总而言之,我想把这种阅读既知的方式命名为α型阅读,相对地把阅读未知的方式命名为β型阅读。 c:46

为了协助理解,原则上所有文章都是以α型阅读的既知为根基,然后同时置入非懂不可的未知,也就是β型阅读一起考量。但事实上大多数是两者的混合。 c:13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导阅读,当然不只是教导简单的阅读既知事物而已。 c:17

2.幼儿的词语

理解α型阅读与β型阅读必要的工具,就潜藏在词语这种东西当中。 c:15

怎么才能教会他们使用词语呢?就是不断重复叙述同一个词汇。在同样的状况下,不断重复说出相同的词汇,这些词汇就逐渐变成既知,具有既知的特质。根据我的了解,时常且充分地重复同一词语,词语与所代表的事物就会产生连带关系(但是如果不具有这种必然的关系,情况就变成首次听到的新词语)。 c:46

母乳语指的是具体的、可以体验到的世间事物; c:40

学习离乳语的方法刚好相反,即尽量切断词语与所代表事物的关联,也就是教导孩子刻意地切断母乳语中已经具备的切实联结关系,其中复杂的问题,并非婴幼儿所能理解 c:16

母乳语就是α语,离乳语就是β语。 c:24

一个人有无阅读未知的能力,跟他小时候有无学习β语、离乳语有相当大的关系。 c:35

3.两种词语

β语与β型阅读则是为了认识未知事物而展开的言语活动。 c:21

所谓的限定代码(RC)主要是用在关系亲近的人之间,用字遣词上多有省略;所谓的精密代码(EC)是符合逻辑、文法,更加完备的正式词语。 c:37

近代教育的特质是公式化,具有逻辑性、知识性以及超乎日常生活范围。所谓的学习就是克服现实问题,脱离所处的困境。 c:31

白人儿童智商高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白人的基因,而是因为他们出身于能够委婉运用词语的家庭,能更好地适应以语言文化为基础的考试。 c:48

总之,人种不同造成的智商差距,其实就是由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词语造成的。 c:43

更单纯的语言,也就是日常使用的语言,会影响孩子的智力。 c:38

孩提时代的母乳语可视同RC,离乳语可视同EC;就阅读而言,α型阅读可视为RC阅读,β型阅读可视为EC阅读。 c:27

4.切换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文学作品、故事做转换。 c:30

然而,创作是在表现独特的世界,里面潜藏着许多信息,超出了那些只读皮毛、不知实际的读者的既知范围。所谓的β型阅读就是能够挖掘、吸收这些信息的阅读方式。 c:27

这也就是从α型阅读开始,慢慢进入β型阅读的境界。就α型阅读的入门方法而言,文学作品与故事是最好的工具 c:29

阅读作品时,单纯地阅读就好,否则会让原本充满未知要素的文章,被误想成已知的东西,最后只做到α型阅读,就感到满足而停滞不前。 c:11

童话因为没有事实作为依据,词语与具体事物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关系。这对切断母乳语(α语)与实际事物的联系,助益很大。 c:29

认为文章或词语必须做到读或听一次就能理解,其实是错误的想法。要认识新的事物得花点时间,很难一次就认识清楚。 c:35

5.素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c:19

因此素读的理念就是,一举攻下城中心——先读了再说! c:13

古典是比任何书籍都值得信赖的教科书。 c:22

如果一直用简单易懂、无需强迫就能理解的教科书作为练习的教材,就像一直走平缓的山路一样,就算再怎么努力练习,只要一碰到险要的高山,立刻就会脱队落后。训练登山,不该在平地做模拟训练,同样地,在训练阅读能力时,也该训练超级有效的素读。 c:16

所谓的素读就是,读者很清楚自己并不理解所读的内容,还是继续读,这也是β型阅读的原动力。α型阅读是虽然读得懂部分内容,但是不懂的就是不懂,无法突破。 c:54

6.读书百遍

然而随着出版业愈来愈朝商业化推进,只要有人读就出版的书也日渐增加。比起读者能不能“读懂”,更让出版商在意的是读者会不会“买”。业界也是以此决胜负,书遂成为消费品。 c:12

中国的成语有一句“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勤读《易经》的故事——译者)。书的缝线断了三次,因为一本书被重复阅读了无数次。最近耳边已经很少听到这样的词语了。别提“韦编三绝”,现代人当中,到目前为止有5本以上读过3次的书的,到底有多少人呢? c:21

无论多么难懂的文章或书籍,只要反复阅读,就会理解文章的意思。古人提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明训,素读也就是通往β型阅读最高明的手段。 c:58

然而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一本接一本读完手边的书,真的比没有读书好吗?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直都没有被提出来? c:31

如果要找出β型阅读的要诀,我想最切实际的是把古典书籍读上一百遍 c:28

古时候的东西当然是旧的,但是旧并不代表陈腐。新的事物虽然有趣,却还未曾经过时间的考验。 c:57

第4章

只用日常语言,很难走上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我想人类通过经验,已经能了解这个道理。 c:11

读书的目的是向未知挑战,因此我希望社会上要有真正的共识,理解付出心力去了解未知的价值。如果脑中还会掠过“只是这样做是有价值的吗”的怀疑之心,就很难持续这场像“修苦行”一样的长跑了。 c:51

就学习β型阅读而言,阅读外语和古典同样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c:27

2.寺田寅彦

若要做到这样,阅读远离尘嚣的书籍是最具效果的方式。那种纪录每日所见所闻的书籍,对制造知识性的环境并无助益。需要理解的哲学、文学书,能让孩子在书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c:19

,应该是年轻人的物质生活太富裕的缘故。人类是劳则思、逸则淫 c:36

其实太幸福的人,很难参透读书的深奥意境。 c:25

头脑好的人有如脚程快的人,别人还没到的地方往往被他抢先到达,但是相对地,因为行动快,有时候没看到途中有条岔路,便遗漏了非常重要的东西。头脑不好就有如脚程慢的人,因为一直落在人后,不知怎么地,就捡到了重要的宝物。 c:24

4.古典式

真正能获得高评价的阅读,应该是第一次读的时候不是很理解,或者根本不理解。不断重复阅读,做到读书百遍,一定得耗费时间,但是何时能理解却没有保证,这就是所谓的β型阅读。而且,不能因为不懂就要求别人教你,必须运用自己的力量去领悟。 c:49

想得到正确的解释、解决之道,就要充分重视时间的影响力。如果当下就能理解,时间就无法产生作用,但是当下无法理解的事物,就可能需要时间。时间可以增加力量,读不懂的文章就一直读,在这当中时间就会产生作用。随着时间改变,未知的对象与想理解的人都会一点一滴地改变,最后就可能达到彼此能沟通的境界。 c:53

时间的洗礼,不是让阅读对象走向古典化就是风化。有时随着时间累积,软弱部分就会开始腐蚀、风化,相对坚固的部分就变成结晶留下来。 c:23

读书,就是挖掘新事物的意思。 c:30

通过时间的积淀,有价值的东西就变成古典。没有价值的东西,自然被忘却,而走向毁灭。 c:12

5.阅读与创造

采取唯作者是对的思考方式。我想这恐怕是现代教育在不知不觉间培育出来的思考方法。 c:17

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因为文章产生关系,我们不妨称各自的世界为各自的语境。 c:30

站在删改者立场的读者,有时会在作者的作品当中,导入作者没有考虑到的语境,为文章制造新的意思 c:11

美国的作家海明威每次完成作品之后就把作品锁在银行的保险箱里,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才拿出来,用不同的心情与角度重新阅读。经过反复的修改、添加之后才让作品问世。这是作者本身也遵行读书百遍的实例。 c:12

一般的读者不会对作品做删改,却会无意识地一边删改一边阅读。用符合自己语境的方式阅读,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删改。 c:27

无论任何作品,如果只能传达作者所想的内容,很难变成古典,而能改变内容意思的就是读者。 c:22

因此,阅读未知,有时会变成在阅读自己。这个自己并非小小的自我,而是在加强本身伟大的人格时,能让万人承认的“发现”。古典就是这些发现的结晶。 c:44

6.认知与洞察

所谓的素读型阅读,并非用头脑理解,而是用身体去理解。 c:20

β型阅读的内容并非既知的东西,无法用α型阅读所使用的再认识、认知的方法去理解,需要用分辨力、洞察力、想象力才能解释。 c:20

终章 解读《桃太郎》

采用β型阅读时,容易产生误解和误读。依据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十个β型读者会提出十种解说,是正常现象。出现众人一致的解释,才是异常。 c:14

如果说写手、作家是原始的、第一次的创造者,β型阅读者就可以说是第二次的创造者。 c:26

后记

但是我也感觉到,如果我们只是大量阅读,把重心放在量的问题上,却不提出妥当的解决方法,忽略潜藏在阅读量背后“质”的问题,将会造成困惑。 c: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