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56 lines (235 loc) · 44.4 KB

如何学习.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56 lines (235 loc) · 44.4 KB

如何学习

本尼迪克特·凯里 - 教育学习榜-教材

学习时是固定一处好还是变换环境好?是需要安静还是可以放点音乐?如果考试近在眼前,怎么安排复习方案最有效?适时休息才是获得灵感的诀窍?睡眠怎么助力学习?……揭秘大脑学习原理,探寻记忆存储真相,10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让你在同样的时间,学得更快,记得更牢!给你一套很爽的高效学习法,不论你是需要记住化学公式、决心学一门外语,还是要为下一场考试备战,亦或是掌握一门乐器甚至练好投篮技术,也不论你是十几岁的学生还是早已身陷职场,这本书都能让你如获至宝,成就你的终身学习力。成绩最好的不是最用功的学生,而是最会学的学生,比起“刻意练习”,更重要的是“科学练习”。清华大学副校长诚意推荐阅读,众多专家学者、知识管理达人、学习社群联袂推荐。

版权信息

书名:如何学习作者:[美]本尼迪克特·凯里 c:24

推荐序 成为人人羡慕的第三类学生

而那些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学生使用的是基于理解力的记忆力,这是一套关联延续、有网状结构支撑的记忆系统,能让人学习时间减少,却能取得显著成效。 c:1131

中文版序 理想的学习

要立即着手这项任务,哪怕只做15分钟,然后再放到一边去。既然你已经开了个头,大脑便会就此运作起来,既在显意识中,也在潜意识中,开始主动收集各种相关资料,不但从外部世界收集,比如最新的研究报告,甚至是无意间听到的什么,也从内部世界收集,一旦大脑开始运作,你就会在心里就这项任务自己跟自己探讨。 c:1368

引言 为什么学习最好的不是最用功的学生

“用功”这个词,在过去常用来形容这样的孩子: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好多学习卡片;他顽强拼搏,看重成绩……那孩子,实实在在是一只工蜂。在一盏普普通通的小台灯下,他拿着课本,眯缝着眼睛……哪怕已经过去了40年,这一切仿佛还历历在目。 c:102

就好像有人告诉过他们,不需要什么都一下子全弄明白,有些东西过上一段时间自然就懂了,甚至这种似是而非的过程本身对学习来说就很有价值。 c:863

功课这东西终于不再是我生活的核心,而仅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c:349

这一课题研究的是大脑怎样才能最有效率地学习 c:128

把学习化整为零、随机穿插到日常生活中去,很多时候反而能提升大脑的记忆效率。 c:1731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学习时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E 想不起来的东西并非彻底遗忘,只是暂时无法被记忆提取,而一旦被提取,便会加深记忆 c:76

01 编故事的能手:大脑学习的机制

内嗅皮层,它类似于某种过滤器,专门过滤涌入大脑的信息;海马,是构筑新记忆的地方;还有新皮层,某种信息一旦被打上“储存”的标记,就会被存放到这里,这是储存我们显意识记忆的地方。 c:843

把这一串细胞串联起来的,叫作神经元突触,每当记忆被提取一次,这些突触就被加厚一次,该信号的传递速度也就变得更快一点。 c:705

当观看者稍后回忆所看录像时,比如在讲霍默·辛普森时,脑部亮点所构成的图案则跟他刚才观看相同片段时的大脑图案完全相同,就好像在重播一样。 c:133

假如这次体验中的某个特别因素让你感到格外震撼,比如说,一个穿白大褂的人在你敞开的脑颅里拨弄着一丛电线,这场景与剧集中的霍默捧腹大笑的样子相联结,那么你的这段记忆很有可能会根植于你的心灵深处,终生难忘。 c:190

我越是长久地驻足在这段回忆中,就越能“看见”更多的细节填充进来 c:33

这种“时光隧道旅行”,科学家们称之为“往事片段”,也叫“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在这类回忆中,往往有一些与当初的体验相同的细微感受,以及相同的叙事脉络结构。 c:626

记忆弥漫性地渗透在控制思维的那部分大脑区域里,就好像橙子汁充盈在橙子瓣里一样;任何两个神经元都是大致相同的,要么亮起来,要么不亮;而且,没有哪一个特定的脑部区域会是构成记忆的核心部分。 c:221

任何控制思维的大脑区域都有记忆功能,如果其中某部分受到损害,周围其他部分就会自动接替那一部分的任务。 c:138

米尔纳的报告表明,人的大脑中至少有两套系统负责记忆的构筑,一套负责显意识的记忆,一套负责潜意识的记忆。我们可以复习、写下今天在历史课或几何课上学到的东西,可是却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复习足球场上、体操房里的训练,或是其他任何类似的动作学习。 c:975

记忆并不存在于某个单独的地方,而是沿着大脑新皮层各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分布其间。 c:329

首先,当我们体验到一些事物的时候,脑细胞们就“唰”地亮了起来;然后,它们通过海马将亮起来的神经元连接成网络;再之后,还要沿着大脑新皮层中不同功能的不同据点,以一定的排列组合把这一记忆网络固定下来。 c:610

办法之一,叫作“裂脑术”,也就是通过手术,切断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之间的连接,以求把癫痫发作的狂暴蔓延限制在半个大脑之内。 c:73

左脑是智者,是语言专家,与右脑割裂开来后,人的智商完全不受影响;右脑是艺术大师,是处理空间与视觉的行家。左右脑必须密切合作,恰如正副两名飞行员。 c:972

既然我们有正副两名飞行员,为什么我们不觉得大脑是分两边工作的呢? c:55

大脑不但在统筹左右这两名“正副飞行员”时带着整体意识,而且,在应对来自各个角落互不相让且鼓噪程度不亚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神经元时,也以整体意识统筹着一切。 c:116

没有任何细节会彻底丢失,只不过,记忆提取的“踪迹”每一次都略有不同,而且永远如此。用科学家的话来说,这是用我们的记忆来改变我们的记忆。 c:688

02 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藏

遗忘的正面作用之一,就是大自然中最精致的“垃圾信息过滤”功能,这一功能使得人的大脑能够专注于某一件事,只让该出现的信息出现于脑海。 c:1183

,遗忘曲线就是一个展示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弭的曲线图 c:217

艾宾浩斯写道:“至少,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经过最用心的研究之后遭遇失败时的无可奈何,而不是面对困难只知道摆出一脸无能为力的裹足不前。” c:814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命名为一条“学习定律”,也就是“失用定律”。他坚持认为,如果已经学到的东西没有机会得到不断的运用,那么必将从记忆中渐渐消退乃至彻底消失,也就是说,用进废退。 c:643

记忆在最初的几天里会增加,哪怕没有做过任何复习;而记忆的逐渐消弭,平均是从第四天之后才会开始。 c:810

斯金纳以各种奖励措施进行了多次比较验证,最终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果:如果答对了就会自动得到奖励,这只能很有限地提高学习效率;相反,如果只是偶尔的、定时的奖励,反而更有效果。 c:546

如果学习材料是那些没有意义的音节,或者大多数情况下是那些随机选择而没什么关联的单词、短句,那么你的回想能力会低得几乎为零,在一两天之后的考试检验时,的确不会出现“自动提升”的情形。可是反过来,如果学习材料是图片、照片、白描绘画、彩色图画乃至诗歌,也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你的回想能力就会强悍很多,而且这一能力还需要过一小段时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c:793

人们很快便针对记忆达成了一个新的共识,正如埃尔代伊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所写的那样:“记忆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同时朝着增加以及衰减的不同方向发展。” c:637

记忆失用理论的第一条法则便是:任何记忆都具备两种能力,即储存能力与提取能力。 c:689

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在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飙升得越高,也就是学得越扎实。 c:1365

大脑让记忆变成一时提取不出来、但仍然保持在那里的这种体制显然大有优势。由于那些记忆眼下提取不出来,所以自然不会跳出来打扰现有的信息、现行的程序。但是,正因为它们仍然储存在那里,所以它们自然可以,至少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被重新学习。” c:405

用记忆来改变记忆,而且是越改越好。遗忘,不但能过滤掉干扰你的信息,还会激活并加深你已经学得的部分,根据先损耗后增长的法则,在你提取记忆内容时再次激发出更高的提取能力和储存能力。这便是由大脑生物学以及认知科学所得出的最基本原理。 c:1117

第二部分 增强记忆 我们怎样才能记住新东西

不看笔记,努力回忆所有知识点,凭记忆整理学习资料 c:39

今天复习3小时,一周后复习3小时,考试前一天再复习3小时 c:30

C 每节课前先做课后习题,考前进行自测,针对性复习 c:28

每节课前做课后习题,课后给同学或自己讲解所学内容,考前自测复习 c:82

03 打破学习的好习惯: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关键时刻要保持头脑清醒 c:61

那种高强度的压力往往能把我们的一切坏习惯都给逼出来,从巧克力到抽烟,从“脑维素”到啃指甲,要么就是一整箱可乐,甚至是比那劲道更厉害的东西。 c:105

学习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感觉、在哪里学、在什么地方学等,以及人的情绪状况、专注程度、直觉感触等,都会对考试成绩产生影响。 c:530

假如一个人能进入到跟上次学习时相同的环境中学习,那么他能回忆起的上次学过的东西就会更多。 c:327

天底下有谁会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离子键的定式或是《第十二夜》( Twelfth Night)中维奥拉的角色台词呢 c:21

如果能还原到最初学习时的场景中,记忆效果的确会更好。” c:666

那些在相同条件下学习并参加考试的学生中,在安静教室学习并考试的那一组成绩最差 c:241

学习时周围若能有点什么,比如响着音乐,要比什么都没有更好,因而,对安静学习场所的推崇便到此为止了。 c:709

在那个年代,那栋大楼通宵开放,你可以随便走进某间教室并将其据为己有,摊开你的东西,在黑板上写写画画。 c:31

你知不知道手表里为何要用石英石 c:13

内在的心境状态同样能起到“还原”作用,包括嫉妒、焦虑、躁怒、自信等所有这些当时从我们的脑海中飞驰而过的各种情绪,都应该算在内。 c:340

心境会给我们正在做的任何事情染上一层色彩,情绪太过强烈时,甚至能主宰我们的记忆。 c:453

与处于不同的心境状态相比,在相似的心境下,相关资讯或是发生过的事情会被更加完整地再现出来。” c:371

若想记住一长串东西,每个人都会寻找其中的规律,把看上去相似、听上去相似,或者有点什么关联的东西绑到一起来记忆。 c:24

参与者大脑的记忆再现功能在大脑处于与之前学习时的状态相同时,无论是否处于亢奋状态,均体现出了最好水平。 c:336

这一发现说明,大脑处于适度亢奋状态也好,非亢奋状态也罢,其储存进去的单词数量是大致相同的:总之都装进去了。但是,在后来提取记忆信息的时候,大脑一定以不同的方式重组了这些信息。那把大脑里面的“提取钥匙”需在大脑处于与之前的状态相同时才会显得最清晰,无论是嗑了药还是清醒着。不过,一旦考卷上直接标出了“类别”提示,那把钥匙就显得多余了,因为已经有一把“外来钥匙”放在了眼前。 c:445

这一真假大麻烟的实验同时还让我们大致明白了由药物滋生的内在记忆提示效果真算不上有多强悍。给人一个货真价实的提醒,比如考卷上的类别名称,就能轻易地盖过这种内在提示的作用。 c:62

诀窍就是多换几个学习场所 c:214

舍列舍夫斯基具备一种被称之为“联觉”的能力,就是能把各方面的感知都串联合并到一起,而且格外清晰生动。比如,声音是有形状、有颜色的,字母是有味道、有香气的,“甚至连数字都能让我联想到图像,”舍列舍夫斯基告诉鲁利亚道,“就说数字1吧,这是一个体格健美、充满自豪感的男性;数字2,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女性;3是一个满心愁苦的人……再比如说87,我看到的是一个胖女人和一个捻着两撇翘胡子的男人。”他给每一桩他记住的东西都冠上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提示,不但包括了他内心生成的图像,也包括了学习时外在环境的诸多细节,比如鲁利亚说话时的那种音色。 c:181

我们可以很容易做到成倍地增加与记忆内容相关联的感知提示数量,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我们的学习场所加倍——多换几个地方。 c:371

备考复习时,不要直接照着笔记复习。他对我说:“我告诉他们把笔记放到一边,重新整理学习材料,自己想出一套全新的重点概述来。这样做,会强迫你把学习材料都过一遍,而且是以一种不同的思路去过一遍。” c:1051

04 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

“间隔效应”特别适用于全新内容的学习与记忆。 c:1020

那就好像是医生明明已经发现了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却偏偏又要再花50年时间去总结其分子结构特性,之后才肯拿出来给病人使用一样气人。 c:40

。科学研究,讲究的是一切须建立在实验和证据的基础上:验证、再现,可能的话再进一步扩展。这一传统的确无比珍贵,因为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共用语言、一套公用工具。 c:197

怎么才能让这东西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派上用场啊?”这其实也是每个声称能提高学习效率的科学研究者都该好好反省的问题。 c:56

刚刚学过一个新概念之后,你不必立即复习,因为这么做并不会加深多少记忆,甚至完全没有意义;相反,如果一个小时之后或者一天之后再复习,那才会有效果。 c:778

举例来说,假如有人对你一口气连说三遍“詹姆斯·门罗是美国第5任总统”,你能记住一小会儿;假如那人每隔10分钟对你说一遍,也说三遍,你就能记住很长一段时间了。 c:185

拉开时间间隔的学习能否帮助我们建立并维持住一个基础知识系统,一个在学校里和生活中真能用得上的系统? c:120

老师和学生们所关心的并不是实验室里那些10来分钟的考试能记住或记不住多少单词,相反,他们想要知道‘间隔效应’对你学法语或者学德语能有多大帮助,对你尽快掌握数学以及物理概念能有多大帮助。可我们没法回答他们。所以,我们必须另寻出路才行。 c:50

从一星期到一个月乃至一年,这才是与一生的学习相匹配的时间间隔 c:97

首次针对“间隔效应”的真正的长期实验,也就是被他们称为“巴利克四人行”的学习研究,从此踏上了征程。 c:35

如果让孩子完全生活在一种语言环境中,让他不得不去说、不得不去理解这种不同的语言,他便能很快吸收这种语言。 c:325

按照“遗忘式学习”的理论,储存和提取是两件不同的事。比如,你虽已学过“epitome”(缩影)这个单词,也就是在记忆里储存了起来,也并不意味着你读到它、听到它的时候就能从记忆中把它提取出来。要达到“流利”的程度,也就是保证你那不断扩大的词汇库能随时供你提取,该用的时候真能用得上,那你还需要花费远比储存这些词汇多得多的时间。 c:155

要建立并维持一套外语词汇、科学概念或其他信息资料,他发现的最佳复习间隔是:第一次学过之后,一两天之内复习一次,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复习,过一个月再复习。之后,复习间隔可拉得更长。 c:1282

“时间跨度越大,你忘掉的词也就越多,但是你也能因此发现自己的弱项在哪里,从而加以纠正,”巴利克说,“你会发现那些媒介,也就是你学习时用的提示、联想、线索等,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如果是没什么效果的东西,你自然会找出新的来取代。” c:840

假如同样的内容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反复读、反复背诵、反复提及、反复练习,与其他联想挂上钩,那才能真正使其保留在大脑的记忆之中。” c:727

05 先考试后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我不曾见过任何一项研究能证明考试靠的是独立、出色的个人能力,不曾见过任何证据能表明善于考试跟绝对音高辨识能力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c:147

我的错误在于误判了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我被糊弄了,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熟练度”的东西给糊弄了,我以为既然今 c:608

我们的记忆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即主动的回想比被动的重复效果要更好。也就是说,以背诵为例,学到差不多的时候最好先放一放,然后尽量用心去回想刚才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比直接再看书要更好。如果我们‘用心回想’出了一部分词句,那几乎可以肯定下次还能再想出来;而如果我们‘直接再看书’,那么下一次很可能还是离不开书。” c:975

假如你打算花上半小时的时间,那么该用多少分钟来念诵这篇韵文诗,又该用多少分钟来努力凭记忆背诵呢?什么样的时间比例能让记忆保留得最牢靠? c:82

要获得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搭配效果,最恰当的比例是阅读和学习只占30%。” c:895

推动心理学进步的因素之一在于从对前人的回顾与反思中寻找新的提示。一个科学家有了一个想法、一种见解或是一个目标之后,他须回头看看是否有前人的成就可供他筑台其上,是否有人曾有过相同的想法或研究结论可支持他的观点。科学可以建立在前辈巨人的肩膀上,但是这往往需要研究人员仔细搜索过往文献,从中找出他们需要的巨人。要给一个科研项目找出恰当的理论依据,学者们往往要在历史资料中仔细淘金,以期找出一个可供他踏上去的肩膀。 c:172

自测对正式考试时的良好发挥有着非凡的意义。 c:373

学过之后以考试的形式立即复习,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因此应该多多增加考试频率,”他总结道,“水平测试和成绩考核等都是学习的辅助手段,我们不应该仅仅将其当作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工具。” c:1161

因为每一次考试实际上都是一次再学习 c:218

这种“污染”不但能提高思考能力,还能提高考试时的发挥水平,这却是当年没有人能预料到的结果 c:60

,默写效果≠学习效果。实际上,默写效果>学习效果,而且越是距离学习时间远的考试,默写自测的效果越是高于学习效果,且后者远不能望其项背。 c:632

大脑要从记忆中提取已经学过的课文、名称、公式、技能等任何东西,所要付出的努力远比直接重读一遍或者重学一遍要多得多,而这份额外的努力则加强了这些记忆的储存能力与提取能力。这样做之所以能对数据信息或者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正是因为我们并非简单地重温了一遍,而是自己把它们从脑海中“提取”了出来。 c:909

在某些情况下,失败了的信息提取(也就是从大脑里抓出的内容根本就文不对题)与其说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毋宁说这次尝试本身便会改变我们下一步对信息的思考和储存方向。有些种类的考试,尤其是单项选择题的考试,如果在答错之后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答案,错误的选择反倒能促使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c:516

前一半你用的是单项选择题的预考方式,后一半用的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边看边默记。 c:19

与直接进入学习相比,先猜测后学习使你的大脑能以更高要求去运作,从而使知识更深刻地印在了脑中。更直白地说,跟直接学习相比,预考更容易把知识“赶进”脑子里去。 c:1080

若希望预考能发挥最大作用,须得在答错之后尽快给人以正确反馈 c:306

比约克夫人说:“根据这些初步数据,现在我们可以乐观地说,先给学生进行一次预考,然后在课堂上讲解预考所涉及的内容,这的确有助于学生在最后的期末考试时,针对预考过的内容做出更好的应答。”她还说,即便学生们的预考一塌糊涂,但他们却因此得到了一次机会,预先接触了一些日后课堂上将要提及的词句,因此已经大约知道上课时会遇到什么问题,有哪些概念及要点需要多加留意了。 c:347

请记住:对着自己也好,对着他人也罢,把你学过的东西表述出来,这种简单的做法并非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自考”方式,它更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这比你继续坐在那里盯着重点划线的效果肯定要更好,至少能高上20%~30%。更划算的是,这样的练习还能消除我们前面讲过的“熟练度错觉”,让你能真正看清哪些地方你还不知道,哪些地方你还有疑惑,哪些地方你已经忘记……立竿见影。 c:1041

第三部分 解答难题 如何完成生活与工作中的复杂课题

B 反正现在也想不出来,先去打20分钟乒乓球,再回来继续解题 c:20

06 孵化:沉淀思维离不开分心与分享

要解决任何真正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思维,无论是写作、数学还是管理上的问题。 c:264

我告诉他们,这就叫“顿悟题”了。解这样的题,你要先放下头脑中兴起的第一个念头,重新审视每一个你已经知道的细节,然后换一个更宽的视角和方向去思考。 c:261

以柏拉图的话来说,思考就是观察与论证之间的动态互动,而思考所凝成的“形态”或是“观点”,与永无停息地变换着的所见、所闻、所感相比,往往更接近于现实真相。 c:259

尽了脑中各种思路却仍然看不出任何门道。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在他放手之后、在他并非专心思考的时候,忽然意外地出现。每一次这样的顿悟体验都清晰地沿着一系列 c:851

学习的科学先把难题放到一边的作用就是让你放下刚才自己已经想过的所有思路,让大脑里的意识不再指手画脚,从而给潜意识一个自己去琢磨的机会。 c:836

成功的孵化与哪些因素相关 c:39

在孵化期中,大脑对周围任何可能与解决问题相关联的信息都很敏感:落地钟里的钟摆、透过窗户看到的院子里的秋千,乃至自己来回摆动的胳膊。 c:419

,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格式塔”是德文,意思是“形状”、“形态”,格式塔学派的理论认为,在感知某种物体、观念或者规律时,人会首先感知到整个全局,然后才是归纳细节。 c:362

而最有效的休息可能是从这类谜题中跳出来,去解另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谜题,比如传统谜语、象形字谜、空间谜题,等参与者从中得到某种启示后再换回原先的谜题。 c:289

我们曾经讲到“遗忘”有助于“学习”,作用之一是“过滤器”,作用之二是“被动地强化再次学习时的记忆”。这里则是作用之三了:促进解决问题时的创造性思维。 c:742

他俩还着重强调,如果人并没有到真正黔驴技穷的地步就跑去休息,则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c:664

实在做不下去的时候,休息一下,很多时候都能有助于我们最终解决问题。 c:443

放松、轻度用脑、高度用脑。 c:115

07 渗滤:适度中断,预冲向前,先退一退

什么时候你被卡住了,不妨来上一片“孵化片”,这可是一剂很有威力的“学习辅助剂”,至少能在你需要判明答案对错时对你有所助益。 c:68

我们要完成的是十项全能运动:不是一种办法、一种技巧就能搞定的各种难题,而是旷日持久的、必须种种办法多管齐下才能完成的课题。 c:92

创造性飞跃是如何诞生的 c:41

通过观察这种长期孵化而开采出一大堆宝藏的人,不是科学家,而是艺术家,准确地说,是作家。 c:37

其实我最好的思路都不是在我落笔的时候冒出来的。 c:61

创造性的飞跃通常出现于创作者沉浸于某个故事或主题中一段时间之后,暂时放下之时,而且常常以零零碎碎的形式出现,既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也没有一定的大小规则,更不讲究重要程度。这一创造性的飞跃有可能是一套宏大的、结构严谨的想法,也有可能只是一步小小的改进,诸如找到一句好诗、重写出一个句子,或者仅仅是改动了一个字。 c:379

一长期的、逐渐累积的过程完全不同于我们上一章所讲述的短期孵化,所以我们应该赋予它一个不同的说法。让我们用“渗滤”(percolation) c:126

渗滤是用来构建某种从来不曾有过的新作品的辅助工具,无论你要创作的是一篇论文、一个机器人,还是一份交响乐总谱,或是其他艰深复杂的任务。 c:130

蔡加尼克效应”与打断的重要意义 c:92

也许没有完成的任务或目标会比已经完成的那些在大脑中驻留的时间更长。 c:293

人一旦被某件事吸引,便自然会生出一种动力来想要一口气做完那件事,而这种动力会随着事情临近尾声而变得越发强烈。“想要完成某件事情的欲望,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算不上是欲望,”蔡加尼克总结道,“但是到了后来,当你投入到忘我境界之中时,‘要做完它’就变成了货真价实的渴望。” c:623

渗滤的第一要素,就是一直被我们当作学习敌人的东西:打断。 c:562

实验结果表明,人的基本需求和动力会提高自身感知力对周围能满足这些需求的相关事物的敏感度, c:563

学习的科学 可见,一旦某个目标被“激活”,它便能盖过其他一切,调动起我们的感知、思维甚至是心态,去关注身边的一切。这便是渗滤的第二要素。 c:861

有意识的反思:问问你自己 c:68

我的整个高中和大学时代一直都是这样,总是寄希望于别人来告诉我该如何往下进行,始终陷于一种被动的、踌躇不决的思路框架中,害怕丢脸的心理远远超过了真正的求知欲,更没有什么明确的见地。其结果就是,我从来不曾向一位其实很容易就能直接请教的思想者请教:问问我自己。我只顾着到处看别人,到处找那些更好、更聪明的观点,我不认为自己想出来、写出来的能更好,我对自己没有任何信心。 c:287

也就是说,她的学生不再只会借用别人的观点了,他们已经知道努力探索自己的观点了。 c:120

渗滤的头两个要素一个是被打断,一个是被调动起来的、不断到处搜索的感知系统。而戴夫利要求学生做的学习笔记则构成了渗滤的第三个要素,就是有意识的反思。 c:871

所谓渗滤,其关键就在于一直保持着心神的警觉,不断想办法调动起我们的头脑来,关注跟手中那份未完成项目相关联的一切,随时采集各种对外界的感知,并感悟自己内心的反思。 c:832

08 交替:混杂在一起印象更深刻

对重复练习的信念源于传统文化,几乎出现在任何一本教人“如何成功”的指导手册里、任何一位运动员或者商界达人的自传中。 c:12

我希望能用这样的劲头来学钢琴、学遗传学、学机械维修,希望自己能像机器一样不知疲倦地重复运转,每次专注于一个动作,直到每一个技巧都能深入骨髓,都能闭着眼睛做出来。 c:80

有些心理学家以及作家甚至尝试过具体量化这所谓“足够多的时间”,他们认为,通往出类拔萃的捷径就是反复练习,准确地说,是花上一万个小时去反复练习。这样的标准,尽管数字听起来有些不足为信,但其核心精神却让人颇有些难以抗拒,因为我们看重的是它对重复练习的强调,对重复次数的强调。正如我们最常听到的训诫所说的那样:要练到你不再出错,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c:57

可是有一件事我却从来没做过:停下来想想看,我这种练法,到底对不对? c:197

两种完全不同的练习方式对一个简单而古怪的动作是否会产生什么不同的效果 c:16

,最终,做远近靶心交替练习的那组孩子获胜, c:38

“长短距离交替练习可能有助于运动模式的初步形成,”克尔和布思写道,“交替训练强化了肌体对动作的意识。”换句话说就是:不同动作的交替训练比单一动作的固定训练更为有效,因为它能迫使我们内化肌体动作的基本法则,从而使肌体经过调整,对任何距离的目标都更有准头。 c:624

人体动力学和认知心理学 c:18

运用穿插交替使训练成效倍增 c:185

莫莱森研究的重大意义之一是让人意识到大脑一定有至少两套不同的生理机制来处理记忆。一套是用来处理描述性记忆的,它的运作依赖于海马;另一套是用来处理运动记忆的,它依赖于大脑中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需要海马。 c:320

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才算是真正的学得。善于适应是一种能力,是能从某个技巧、公式、应用题中提取其精髓的能力,更是能将其应用于不同场合、不同题目之中的能力。如果你真正掌握了一种技巧,你就应该能做到“得心应手”。 c:310

获胜者是谁?是C组,随意训练组,胜得毫无悬念 c:21

对单一而重复的集中训练的搅扰,使得受训者不得不一再做出调整,结果反而培养出了总体上的灵活应变能力,更由此提高了某项特定动作的准确度。 c:663

可是比赛中的情况千变万化,因此,随机训练模式反而达到了最佳训练效果。” c:117

只要实验研究者以各种方式打乱训练动作的单一重复,受训者的成绩最终定会超越不受打扰的集中训练所能获得的效果。 c:312

问题是一再重复能形成很强的错觉,让你以为新学的本领正迅速提高并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度。而交替练习却给人一种进步缓慢的表象,跟单一重复的效果似乎没法比,可实际上随着时间的累加,交替练习所累积起来的进步要比单一重复多得多。从长远来看,单一技巧的重复训练反而会阻碍我们进步。 c:575

可以穿插哪些活动呢?第4章中我们讨论过的“打散学习时间”就是一个例子。把整块的学习时间打散成数次就是一种穿插模式,能让我们事半功倍:不但能学得更牢靠,而且不须多花半分时间和力气。第3章中我们讨论过的“学习时变换环境”则是又一个例子。不要固定在同一个地方学习,拿着书到外面去,到咖啡店去,也能让我们学得更牢靠。这些学习技巧无一不是在“破坏”学习时的专注度,也无疑会导致我们在每次学过之后忘掉一些内容。但是,根据“遗忘式学习”的理论,比约克夫妇把学习中所有能导致遗忘的因素称之为“必要难度”,因为这一困难会迫使大脑更加努力地运转才能挖掘出某个记忆或是技巧来,而这一额外的努力却能深化接下来的学习,进一步强化记忆的提取能力和储存能力。 c:491

交替学习:培养大脑的应“辨”力 c:200

古德曼有一个著名的论点,即艺术家的风格越是难以捉摸、隐晦含蓄,对观众来说就越有收获:“一种很明显的、不难被那些肤浅的家伙一眼认出来的风格,往往被抨击为画匠的匠气;而一种复杂而微妙的风格则往往像一个犀利的隐喻,让人没法轻易套入文字公式中去。” c:119

以验证非集中式的学习除了能深化记忆之外,是否也能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c:61

“交替学习”(interleaving),这成了一个认知科学中的术语,意思是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 c:366

这么学就对了学习时把不同的物件、技巧、概念等穿插到一起来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不但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每一项之间的不同之处,还能使我们更彻底地掌握好每一项内容。但最为困难的地方却在于我们不肯放弃对简单重复的固有信奉。 c:811

学生解题时需要首先选择一个解题方案,也就是说,不仅知道某种方案的计算方式,而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什么方案。可在考试时,学生一下子面对多种不同题型,该怎么选择合适的方案就比单元考试的时候难多了” c:128

他的学生们不需要记住更多的东西,他们的弱点在于不善于鉴别不同类型的问题,也不善于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案。 c:86

交替学习能提高我们对任何不同类型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无论学生的年龄大小。 c:113

交替学习非常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用在某些科目或者技巧上的效果尤其突出。不过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你在设计自己的交替学习方案时,一定要把新的科目或技巧跟学过、练过,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习了的内容混合到一起 c:567

第四部分 潜入意识的深海 学霸的终极武器

上网搜索各画派的多张代表作,混杂在一起制成选择题形式的幻灯片,选完立刻给出答案,快速做几遍就熟悉了 c:27

09 不加思考地习得:把握感知的力量

不加思考地习得:把握感知的力量 c:62

一个有好眼力的击球手必须能在一瞬间精确地看准球的走势。 c:39

专业水平靠的是学习,靠的是知识的积累、思索与琢磨、创造与发明,是一步步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c:388

可结果仍然是人类大师获胜的概率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c:23

但是,大师能赋予组块[插图]以更丰富的意义,而初学者却做不到这一点。“越高超的棋手,其复盘本领也越加卓绝,因为他们能把看到的棋子汇编成几个更大的组块,每一个组块都包含了他们熟悉的棋局排布。”蔡斯和西蒙总结道。 c:242

在条件反射的世界里,学习就是把这些关联给联结起来——把感受与行为联结起来,把原因与结果联结起来。 c:252

吉布森相信,这一领域中的人们彻底忽略了某种根本性的要素:辨别。 c:81

知觉学习并不是任信息自动注入的被动过程,而是有意吸纳信息的主动过程,因为感官是在主动地探索、寻找它需要的知觉。我们不仅是在看,更是在读取;我们不仅是在听,更是在听取。知觉学习还是一种自主行为,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的介入,因为大脑能自行修正知觉中的误差。这种学习以提取真信息并排除仿真信息为目标导向,而感知周围形形色色的不同构成与特征,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c:347

知觉学习模块:好眼力的速成法 c:101

有很多类似这样需要靠知觉的情况,对行家来说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情形,对初学者来说却往往是两眼一抹黑。 c:41

知觉学习模块的目的在于提高判断的准确度和速度,也就是提高感知能力,让你只须扫上一眼就“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连解释都不需要,至少不是当下需要。 c:387

知觉学习实际上是自然而然的事,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不过我们现在已经弄清楚了这一点,可以主动借助这一速成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某种特别技能了。 c:110

每次刷屏我都只给自己大约两三秒的时间,就赶紧往下走。毕竟我只是在尝试知觉学习,又不是在研究艺术史。 c:43

运用知觉学习模块时节奏必须要快,要让视觉等知觉系统快速运行,让认知系统、思考系统同样都快速运作起来。交替学习与知觉学习两者可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c:406

10 打个盹儿,就能赢:让睡眠来巩固你的学习成果

睡眠中的大脑会做一些醒着的时候不会去做的联结 c:96

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也曾告诉他的同事说,他花了好几个通宵试图把所有元素整理成合理的排列方式,却始终一无所获,直到他累得昏睡过去,却在梦中看见了“一份表格,所有元素都各归其位”。这便是那著名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由来。 c:67

睡眠不足会让我们行事更加鲁莽、情绪更加脆弱、精神更难集中,而且身体可能更易受到感染。 c:137

另一条理论认为,睡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记忆,是学习。 c:463

结果发现,他们在睡眠中的大脑活动状态跟当初阿蒙的一模一样:缓慢起伏的时段之间穿插着阵阵剧烈的脑波波动。 c:23

“眼球的转动、脑电图的规律性变动以及神经系统的自发活动,这些事实全都紧密相关,绝非各自为阵的孤立现象。这说明此类很可能是做梦的生理活动非常像是一种通常会在睡眠中出现的、特定层次的大脑皮层活动。”他们总结道。 c:54

“眼部活动第一次出现在入睡后三小时左右,其后再现于两个小时之后,然后在觉醒之前出现第三次或是第四次间隔时间更短的眼部活动。”为准确表述这一现象,他们发明了一个更为科学化的术语:睡眠中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apid eye movement,简称REM)。 c:259

事实上,一夜当中人们通常会有4~5次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每次大约持续20~30分钟,这时,大脑几乎就要进入意识觉醒的边缘,不过随即又会沉入无意识的深处。 c:157

我们失去意识进入睡眠的浅睡期,被称为第1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大脑在清醒时上下剧烈起伏的尖锐波形开始逐渐缓和下来。到了第2阶段,波形变得更有规则,像一串正弦波,或者说像是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一阵阵涌向岸边的柔和波涛。到了第3和第4阶段,波形越发平缓而舒展,如平静大海中轻轻起伏的涌浪。这种慢动的波纹模式表示人已经进入了深度睡眠。 c:93

在晚上学习了彩蛋、睡过一觉之后的第二天早上接受考试的那一组,被研究者称为“睡组”,这一组学生针对最远距离的层级关系的辨识,也就是难度最高的问题的应答,正确率高达93%。而在早上学习、晚上接受考试,中途没有睡觉的那一组学生,也就是“醒组”,正确率却只有69%。又过了整整24小时之后,两个小组再次分别接受了考试,这一次,针对最远关系的辨识,睡组的成绩更是遥遥领先,两组分数差距拉大到了35%。 c:62

我们对此的猜测是,在睡眠过程中,你会拓宽记忆的透光孔,因此能看到更完整的景象,”该研究小组的报告主笔人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对我说,“实际上有证据显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正是这一记忆的创造期,在此期间,你会为脑中的信息建立起不同的关联、不同的组合等。” c:238

从研究数据中获得的大量证据说明,睡眠能增强你对前一天所学内容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而且绝不仅限于彩蛋学习,它还可以辅助你的词汇学习、单词配对、逻辑推理,甚至能有助于你工作中的陈述报告、学校里即将到来的考试,等等。当然,你首先需要记住所有这些课题中关键之处的主要细节,才能借助睡眠把这些要点拼凑起来,形成一幅更为完整的大脑认知图。这么做对你成绩的提升效果相当显著,大约能提升10%~30%,不过科学家们至今尚未充分了解潜意识状态下大脑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因此还给不出合理的解释。 c:471

睡眠有5个不同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以及围绕该阶段的另外4个阶段。 c:27

针对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睡眠也是同样道理。最长的一段是清晨醒来之前介于第1阶段和第2阶段之间的一整块,如果你要应付一次数学或化学考试,以及任何考验你针对不同模式及规律的判断能力的考试,那么最好晚一点睡,而且如果可能的话,早晨睡个懒觉。让公鸡把嗓子叫哑好了,不必理它。 c:473

睡眠也同样具有价值,准确地说,是具有梳理、筛选、整合我们正在学习的功课或者动作的作用。这就叫做阴阳互补。清醒的时候学习效果自是最佳,等收效越来越低时就应赶紧去睡觉,再拖下去就是浪费时间了。而接下来的工作,睡眠会帮你继续完成。 c:451

最新研究表明,在失去意识的停机状态中,大脑实际上是在澄清记忆、深化技能——睡眠是完成这两项任务必不可少的步骤。换句话说,从本质上讲,睡觉就是学习。 c:510

尾声 终身学习用好大脑

我们过去所熟知的那些所谓的学习理论纯属主观臆断,因为这些臆想并非根植于科学而是根植于迷信。 c:135

|学校是昨天才诞生的新鲜事物| c:23

在我们觅食的过程中,大脑也在觅食——以最高效益吸收着最有价值的信息以及最为关键的求生经验。 c:340

迷路、困惑或迷失方向会令人感到痛苦,为了能解除这一痛苦,大脑会进入高速运转状态,试图找到甚至创造出某种意义、规律、模式,以求摆脱迷失的困境——找到那走回露宿之地的路。 c:288

故意把实验参与者绕糊涂反而能提高他们30%的辨识能力。 c:33

迷失方向会把我们大脑中的GPS定位系统调整到“高敏感度”这一档,让“孵化期”、“渗滤”乃至夜间睡眠中的“顿悟”等“脑回路”通通活跃起来。一旦学习者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那么这个人的大脑就进入了寻找“回家之路”的运转程序。“迷失方向”不见得就是一段旅程的终结,也可以是一段旅程的开始。 c:245

你不会愿意再做同样的事情,一点儿也不想 c:41

科学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不再因为自己做不到每一个小时都专注于一项练习而觉得自己不正常。学习本就应该是在不断的分心中进行的活动,不仅在学习过程中你的心神会不断跳跃,而且你学习的内容也应该多样化,这样你才能获得把新旧内容混合到一起学习的超值效果。 c:377

正如新观念让我们认识到过去的旧习惯是误导人的错误观念一样,我们之前所认为的不好的学习习惯也同样是误导人的错误观念。 c:174

学习,归根结底就是你做的每一件事。 c:364

不能错过的彩蛋 有关学习的11个关键问题

你在看过一遍荧光笔划过的内容之后,合上笔记,再把它们默写出来,则能让你的记忆系统运转得更加费力,因此你的复习效果也就强多了。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让你立即就能知道自己没记住、没弄明白的地方,知道哪里需要回头再复习。 c:619

译者后记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如何以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力气“事半功倍”地学习新东西。 c:57

只要你是一个需要学习、愿意学习的人,请相信我,这些真正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能带给你“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c: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