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95 lines (199 loc) · 41.1 KB

如何再次拿起书.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95 lines (199 loc) · 41.1 KB

如何再次拿起书

艾伦·雅各布斯 - 教育学习榜-教材

在过往8年里,很多读者谈及此书,都会提到“警醒”,提到“阅读的初心”,他们追根溯源,回想起年少阅读的乐趣,抛开功利,无须书单,在独处和社交的共同作用下,由衷地沉迷。藉由这本书,再一次,他们找回了理想的阅读。比如,请暂时忘掉所谓的阅读方法,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比如,人生苦短,书单漫长,“一生必读XXX”是最可怕的东西,阅读的起点是乐趣;比如,较之阅读一本陌生的书,重读老书反而会带来更为新鲜的体验;比如,阅读复杂文本时,手头没有笔会让你错失一次意义重大的互动;比如,面对喧闹日常,你必须学会建造自己的“沉默之墙”;以及最重要的——全身心投入的阅读,就是你和一本书联合起来对抗时间。

引言

那些讨厌看书,或者对阅读毫无兴趣的人,也许会觉得这本书索然无味 c:21

我们还能拿起书吗

如何阅读一本书》。“哦,老天,”他说,“去年老师要求我们读了这本书。也许我从中学到了一些阅读技巧,不过在那之后,我就再也不想看书了。” c:22

要想具备熟练阅读高难度文本的能力,你并不一定要支付高额的学费去接受大学教育;相反,你只需要一点儿指导——读一本传授阅读技巧和策略的书,然后从这里起步,按照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博学之人,让自己有能力去攀登人类精神财富的大山。 c:120

你只能依靠你自己的大脑,对眼前的文字反复加工,只有这样,你才可以从‘只能看懂一小部分’的状态逐步上升到‘能看懂一大部分’的状态。 c:143

大学只是致力于传播既成的事实,却忽略了对这些事实内容的理解 c:92

看到现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令人分散注意力的新事物,或许他也会非常失落地放弃阅读事业了。 c:15

亚马逊当时新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且不说这个产品本身的好坏,事实摆在眼前,那就是人们根本不看书了。”他说,“去年美国有40%的人只看了一本书或者连一本也没看完。这个产品的研发概念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因为人们根本不看书了 c:26

不断有人声称,对同时存在的多种刺激物的沉溺使这些年轻人无法专注于某一事物,因此他们也就没有能力阅读那些大部头著作。 c:121

大脑具有令人惊奇的可塑性,不过训练大脑需要恒心和耐心 c:99

艾德勒和范多伦书中那套阅读方法(“如果这本书属于第一种类型,请使用第三套阅读方法”)和强烈的法规式语气,其实并不太适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 c:17

请暂时忘记正确的阅读方式,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阅读。首先,且最重要的原因是,读书能带来极大的乐趣,阅读是人类的一大乐事,而那种“动感压力”健身法式的阅读则完全忽略了这一点。 c:180

这种自我帮助、自我提升的阅读模式似乎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文化中 c:21

美国的广大读者群,或者说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无法直接获取阅读的乐趣,而是非要用一堆责任义务来分割本来可以得到的乐趣。照他们的想法来看,那些未被证实对自己有益的书将会受到质疑——至于“为了乐趣而读书”,或者“乐趣”本身,则从道义上来讲就是不合理的。 c:55

有些人对小说的态度太令人尴尬了,他们是那么想从这些小说中得到别的东西。 c:36

正是《如何阅读一本书》飘散出来的种种责任、义务和美德的芳香把他吓跑了。 c:34

可以帮我开一份书单吗

19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曾说:“除非一个人非常了解另外一个人,否则他就无法向对方荐书,即使是推荐最好的书。如果一个人很想看书,他应该虚心求教于那些了解他人生经历的年长者,并听取他们的建议,尤其重要的是,跟对方多聊聊当初最吸引自己的那些书。” c:241

一条不可更改的准则:随兴而读。 c:157

小的时候,我们总被灌输这样的观念——阅读对你有多么大的好处,阅读能带来多么丰富的营养和充足的信息,所以阅读不可能是愉快的,为了乐趣而阅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不对的。 c:65

读书不是给大脑吃有机蔬菜,更不是(这个比喻稍微有些抽象了)坐上“思维健身器”逐字逐页地阅读,仿佛正盯着卡路里的消耗数值——这种辛苦费力的运动会让你在征服了《米德尔马契》[插图]后获得一些不甚愉快的成就感,但这根本就不是阅读,而是C. S.刘易斯说的“社会与道德保健”。 c:111

布鲁姆难以容忍那些想在非经典书籍上花费精力的人,语气听起来就像他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宗教违禁书单。 c:20

古代雅典人将人类分成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拥有极高的智慧和美德,另一个群体则没有这些天赋,也就成为被嘲笑与被奴役的对象。 c:44

如果一本书不能丰富充实你的思想、精神或者人格,那为什么还要读它呢? c:57

雷,他们并不是真的在读书。他们的眼球扫过书页,他们翻过每一页,但他们的思维已经被陈词滥调所麻痹。没人对他们提出要求。没有……他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他们被一种你所说的非现实或者回避现实的事物所控制。 c:61

作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我并不想把人们掌控在自己手中,强迫他们接受某种文化。我认为他们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他们想去博物馆或者音乐会,那没问题,但是他们不应该被诱导去做这些事,或者因为做这些事而蒙羞。” c:62

年轻人常常通过装模作样来展示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现了一些好的事物,然后他们就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和经验竭尽全力去追求这些事物。他们看到了敬佩或者在某些方面吸引他们的人,然后就开始模仿这些优秀之人的各种喜好。这种模仿会造成越来越多的装模作样,但在很多情况下,装模作样最终成了现实:我们所渴望拥有的品味常常会成为我们自己的品味。 c:207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曾编造过故事,幻想过戏剧性的角色,但我们从来没想过要去认真研究巴尔扎克的作品,然后修改自己脑子里的剧本”。 c:22

去读那些能带给你快乐的东西(至少大部分时候能带给你快乐的东西),且不要怀有任何愧疚。即便你是那种少见的,只能从人们称之为巨著的作品中获得乐趣的人,也不要只把这类书当作你唯一的精神食粮。 c:174

所以好书正在等待着你。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当兴致来临时,它们会为你做好准备。 c:144

当我们阅读时,大脑在做什么

然而人一旦掌握了理解所写文字的能力,阅读就会变成一项极富乐趣的活动,而且很难解释其中的原因。 c:80

可是为什么有人会通过浏览白纸上的黑字这种奇特的方式发笑呢? c:14

阅读是如何作用于大脑的。关于这项研究的著作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玛丽安娜·沃尔夫[插图]的《普鲁斯特与乌贼》和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插图]的《脑的阅读》 c:57

阅读的流畅性和轻松感将如何被突发事件或疾病扰乱,以及为什么有些人永远也不能流畅地阅读。 c:27

那就是阅读能力所对应的大脑区域跟说、写、辨认数字所对应的大脑区域是不同的。 c:53

一段写下来的文字并不是一段高保真的录音,它的目的不在于重现一段谈话的声音,而在于把这段话进行编码,从而能够让读者从这段‘摘要’中迅速获取写作者的原意。”从纯粹的认知层面来说,这就是阅读的本质:编码和解码。 c:95

我不得不回头重读一些段落,并且竭尽全力不去想自己在做什么。(这让我想起有时在快速下楼的过程中,我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双腿是如何运动,整个身体是如何保持平衡的——然后就必须立刻放慢脚步。 c:21

夏天的傍晚,孩子们都在院子里玩耍,而我则坐在床上,就像要阅读到老。” c:32

书荒了怎么办

“随兴而读”中的“兴”,始终是阅读中最基本的东西,但它也许不能涵盖所有。读想读的书,看真正喜欢看的书,这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c:38

有这样一种可能,喜欢某一本书的人,前后几次重读它的时间挨得太近,以至于他对书的内容了如指掌,闭着眼都能说出下一页的内容,因此这本书的能量被榨干了,只能被永远束之高阁。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c:59

所有的小说都是续写前人的作品,受到前人之作的影响是一种幸福”。 c:21

而那些充满激情的读者最终会被一个问题击垮:这就是全部了吗? c:11

要么你会沮丧厌倦,从而放弃所有的书;要么你的阅读品位会降低,能够接受越来越差的作品。 c:35

答案是,我赞成读者遵从自己的喜好标准。 c:75

回首过去,他认为自己如果能够接受哪怕极为有限的学术引导,他的“时间会被各种大有益处且令人愉快的学习活动占据”——这里的关键词是“令人愉快”。要是当时他有正当的事情可做,有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可做,他应该会过得更快乐。 c:26

由于吉本既没有得到外部引导,也没有能力自我引导,所以他举步维艰 c:25

他终于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指引、真诚的引导,这位导师并没有否定或者强行扭转他内心的喜好,而是帮助他看清了这些喜好会把他引领到什么方向。 c:42

一时兴起是轻率的、漫无目的的偏好,最终几乎都会带来厌倦、沮丧,或二者兼而有之。但兴致是完全不同的,它可以引导我们,因为它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它能够成为我们思想上和蔼的“瑞士导师”。 c:142

我还明白了一点:今天放弃了一本书,并不意味着我以后就不能再看这本书了——我也不希望如此。每件事物的出现都有正确的时机,那么同理,肯定也会有错误的时机。说不定以后我还会抽出时间来读一读《承认》,只是当那个时机到来时,没有人能告诉我;我只能依靠自己,以及多年以来的阅读经历进行分辨。 c:122

从你最喜欢的作家那里模仿阅读

我们可以暂时将注意力转向“上游”而不是“下游”——转向那些启迪了托尔金、奥斯丁的作品,而不是盯着模仿、续写他们书籍的作品。 c:142

我的意思是,要想更深入地了解简·奥斯丁,你最好去读读比她早一个世纪的哥特小说、爱情小说和书信体小说,并像著名评论家托尼·坦纳那样,读一读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的哲学著作。休谟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是“印象”,当你明白了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时,你就会发现《傲慢与偏见》最初的书名“第一印象”是多么有趣。 c:64

如果我们不关注新词、新表达,那么就会变成一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绅士,一门心思地用旧电线制造新永动机,还奇怪为什么它不能动。但如果我们只把注意力局限于当今的流行语,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关注当代文学,我们就会以为这个世界在进步,而实际上它只是在不断地自我重复……只有读了先人的东西,你才会意识到那些古书中的佳作是多么现代。 c:165

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模仿他们——不是试图模仿他们的作品,而是模仿他们的阅读,去读他们读过的作品,你会发现你的视野更开阔了,思想更广阔了,知识面更广了,而所有这些都会极大地缩小你和你最喜欢的作家之间的差距。这是你最初的动力,不过也许坚持下去,这种追求就会展现出它自身的魅力。 c:116

不管诗歌中的色彩有多么绚丽,都无法将自然景致描绘得如同真实景致一样。最活跃的思想仍然要逊色于最迟钝的感官。 c:115

绝大多数人在阅读小说时都会不自觉地抱有一种想法,那就是我们只读一遍就能完全理解这部小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读完一遍就万事大吉了。 c:36

一个一直都不爱运动的人不会认为自己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出大门,就能轻松地跑完一万米。相反,他得慢慢实现这个目标,也许先从沿街散步开始,然后再走得远一点儿,接下来慢跑一段时间,循序渐进。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阅读那些写作风格、体裁比较陌生的作品,以及那些不符合当代人风格偏好的作品。 c:74

当我们费劲地在休谟那含义隐晦(可能文字很优美)的文章中艰难前行时,这种脑力劳动会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导我们学会耐心,而且几乎肯定会让我们领略谦虚的精神。在飞速运转的精神世界中,还有什么比力量、专注、耐心和谦逊更值得我们拥有?这些美德值得追求,并且,它们还能给我们带来更新、更多的快乐。 c:104

请拿着笔读书

傍晚时分,我回到家中的书桌旁。在门口,我脱掉沾满灰土的农民衣服,换上贵族的宫廷服饰,我又回到了古老的宫殿,遇见了古人,他们热情地欢迎我,我享用着专属的食物。在那里我不会羞于和他们交谈、询问他们行动的理由,而他们会仁慈地回答我。在这四个钟头内,我不会感到疲倦,我会忘掉所有的烦恼。贫穷不能使我沮丧,死亡也不能使我恐惧。 c:42

一本书就像一面镜子,如果读者是一个傻瓜,你不能指望他看完书后会变成圣人。”然而,我还是要在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中争辩,如果你真的很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阅读可以在很多方面为你提供帮助。这不仅取决于你所读的内容,也关乎你阅读的原因和方式。根据你自己对待道德劝诫的态度,你可以把这当成一种警告或是一种承诺。 c:123

但是书籍的一个奇妙之处就在于,它们不会被惹怒或者轻视人。它们会耐心地承受你的各种审视,而且你读得越仔细、越认真,它们呈现出的秘密就越多,就好像它们要求你提出疑问,做好了接受审查的准备。 c:115

“文本是无声的存在,直到一个读者开始阅读它,它才会打破沉默。只有灵活的双眼接触那些书页上的符号时,文本才开始变得生动鲜活。所有的写作都依赖于读者的垂青。” c:144

但如果你把问题写在书页边上的空白处,哪怕只是潦草地打个问号,也是在标记你的困惑。你表达自己的迷惑不解,不是为了书,而是为了你自己。阅读过程被问题打断值得注意,而你要做的就是将之记录下来。记下完整的问题胜过只是潦草地打个问号,虽然前者用的时间更长,但它会带你离开仅仅被动接受的状态,你可以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到底是什么在困扰着你。一个问号可以表示困惑、不赞同或是感觉信息不足,含义有很多;而当你写出完整的问题时,你就能准确地记录自己感受到的究竟是哪种苦恼。 c:127

我在本书中提出的所有观点都以一个假设为前提,而这个假设在阅读史上几乎从来就没有实现过,那就是有充足而又便宜的书。我必须努力记住,这一点是多么可遇不可求[插图]。) c:26

你对一段文字的注解越密集——你提出的问题越多,做出的评论越长——你就会越频繁地打断阅读的流畅性。有时候,我会觉得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混乱无序,但后来意识到,实际问题不在于文字本身,而在于我只顾做评论,没能跟随文中原本存在的线索去阅读。 c:55

只有阅读富有挑战性、复杂难懂的书时,手头没有笔才会让你错失一次意义重大的互动——如果能记下这些互动,将来你自己会从中受益的。 c:79

牛顿经常把书页折起来,页角指向这一页里他想记住的那一段,以便日后快速查找。 c:12

学者们采用了“一种更为野蛮的方式”阅读。“把书页撕下来,然后把它们放进自己的笔记。不止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干过这种先撕后贴的事,有时候甚至是从原稿上撕。这使他们积累了原本要手抄几个月才能得到的材料。” c:31

有了记号笔,你可以在你自己还没来得及想清楚为什么要标记的时候,就已经把一段文字涂完了。虽然你也许可以在书页边缘加上一个问号或者叹号,但你跟书的互动还是非常有限。 c:39

如果一本需要读者认真阅读并积极回应的书不幸遇到了一位吝啬的出版商,为了省钱,他在每一页上挤下过多的字,这会成为我的不幸。 c:12

,可以在书页上做出标记,在书的最后写下注解——那里总会有几页空白的纸,正好可以用来记下我的疑问和惊叹 c:24

电子书也是书

当你阅读电子文稿的时候,该怎么看待“做笔记”这件事呢? c:15

但在大部分电子书阅读器上,你需要用一种输入程序来画线或者标记某个段落,用另一种输入程序来写评论,然后用第三种输入程序来给某一页“加上书签”(实际上就是折页) c:12

当然了,记在书页上的阅读体验日后可能会带来尴尬。这些年来,我常常会憎恶自己曾经对某段话表现得那么激动,那些话在一个年轻人看来是真知灼见,但在上了年纪、自认为更加睿智的我看来,就不过如此了;我还常常忍不住想要擦掉那些我不再赞同的评论,甚至连自己以前的字迹都无法接受了。不过我并没有擦去它们,能够保留一份记录,知道我曾经是怎样读书的,这对我来说很珍贵,只有这样我才会发现自己已变得更加成熟。 c:61

没错,它们会让你慢下来,会让你读不了很多书,而这是件好事。 c:94

从“读完了”到“读懂了”

阅读的内容和方式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翻完一本书的速度。阅读的初心应该是跟其他人的思想交流碰撞,不应该沉溺于自己的想法之中。 c:199

读得够慢,意思就是,她能够记住读过的所有东西。“我们开米罗人只比你们地球人聪明一点点,”一位成年外星人说,“我们没时间浪费在忘记或复习上,也没时间去看那些内容浮浅,只配一扫而过的书[插图]。” c:27

为什么人们总想读得快一点儿呢?并不仅仅是因为人生苦短,常言道:“书这么多,时间却这么少。”我们不想错过特别的东西,尤其不想仅仅是因为时间不够而错失它们。 c:81

只顾速度、不计后果地阅读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c:14

但是,言而总之,我相信人们快速地读书,是因为他们想要的不是阅读本身,而是“读完了”这个结果。 c:123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慢有什么好处,而是想要确保资料能被最准确地传送。他们实践了信息论的最佳模式:构建了一个信息充足的系统。 c:29

很奇怪的是,当读者遇到这种事时,经常会感觉影响了他们的这本书结束得太早了,而自己又读得太快了。 c:27

实际上这是获取“无聊”的最佳途径,因为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很多书都是你看得越快,就会越觉得它们没有意思。 c:81

据说格洛斯特公爵在看到吉本新出版的历史著作时说:“又他妈的来了一本砖头似的书!一直写啊写啊,是吧,吉本先生?”我们每个人心中大概都有同感。 c:26

让我们回忆一下本书开篇尼古拉斯·卡尔所说的那番话:“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很长的文章,曾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我的大脑能够专注于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还曾一连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但如今情况变了。往往在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会开始转移。我变得焦虑不安,失去了思路,并开始寻找其他事情来做。”估计很少有人敢说自己没有卡尔所谈的毛病。 c:48

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还能要求他放慢阅读速度呢?放慢阅读速度,不就意味着,在屈服于干扰物的诱惑之前,他读到的文字更少了吗? c:24

手机的诱惑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婴儿的感官体验充满了“纷繁嘈杂的困惑”,因为婴儿还没有形成必备的过滤能力,很难把这些感官体验分隔成各自独立的、有意义的单位。但当下,我们日常使用的科技似乎正在将我们带回到婴幼儿时期,多年来这些“纷繁”和“嘈杂”已经严重缩短了我的阅读时长。 c:69

一旦你开始在电子书阅读器上阅读一本书,这种科技产品就会令你产生一种惰性,持续读下去会显得比转而去做其他事更容易 c:44

我发现当我坐在或者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时,我可以用一只手托着电子书阅读器,将拇指放在“下一页”的按钮上,然后什么也不做,只是点击,阅读,再点击。我发现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且是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几乎瞬间就恢复了。 c:24

视科技为阅读的敌人,这种想法并不合理。 c:40

萨姆·安德森所言:“互联网本质上就是一个斯金纳箱,专门用来开发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上瘾机制。” c:109

第一,没有人能够真的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相反,我们只是在不同的任务之间来回跳转,一次只能关注其中一项任务。 第二,试图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会导致我们只能保持“不完整的注意力”。 第三,那些自认为擅长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人极有可能比其他人表现得更差。 c:120

给出一些实际可行的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去执行它们——或者说,难的是愿意去执行它们,难的是生动完整地想象出执行这些建议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c:61

学会如何思考实际上意味着学会如何控制你的思考形式和思考内容。这意味着你要非常清楚,自己应当选择关注哪些内容,选择怎样从经验中构建信息、获取知识。如果你成年以后还没有掌握这种选择能力的话,你将会一败涂地。 c:268

废寝忘食

“专注可以让你获得酒神狂欢式的体验,在旧时代,人们用一个美好的词‘入迷’来形容这种体验——完全被吸引,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甚至‘连魂儿都被吸进去了’,它会带来生命中最深的快乐。在学者的书房,在木匠的车间,在爱人之间的牵绊中,都有这种快乐。” c:104

阅读教给我们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怎样安静地坐上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正视这段时间。我们充满活力、全身心投入这种令人兴奋的精神活动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死亡,也忘记了生命中那些不快和痛苦,完全沉浸在永恒的现在和此刻的快乐当中。 c:187

为什么有些人不读诗

谦逊教给了我们尤为重要的三点:首先,不轻视任何知识或著作;第二,不以向任何人求教为耻;第三,在完成阅读任务后,不看不起其他人。 c:166

我们也许会想起,贾雷尔曾说过,我们受兴致驱使所读的书会对我们说“你必须改变你的人生”。大卫·科波菲尔也是如此,他读书不只是为了获得乐趣,也是为了人生本身,他被所读的书改变了人生,丰富了内心,强化了思想,慰藉了灵魂。 c:56

休认为这是完美的专注阅读模式:阅读文本,然后将信息输送到大脑深处——不过之后还要把它们召唤出来进一步思考。 c:66

熟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心”学习。 c:60

没错:诗歌要求你停下来。不过这么说来,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体验都要求你停下来。停下脚步,停下谈话,停下浏览网页,然后亲吻你深爱的那些人或物。 c:64

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拿自己跟别人做比较,不管比较的结果会让你感到羞愧还是满足,因为我们都是旅人。带着宽厚的态度去面对你要读的书,别想着跟文本对抗,而是要尽力对它好一点儿;要出于自愿而不是被迫面对文本,就像它是来到你家的客人,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的确如此。 c:124

不同的书,区别对待

所有的书都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但并非所有书都需要同一类型的注意力,而好的读者会明白这一点,并做出必要的调整。 c:85

他们认为阅读的三种目的是“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和“娱乐消遣”。 c:116

不知道眼前的书适合哪种注意力模式,是你没法好好阅读的原因之一 c:34

我的大脑好像变成了一台机器,能从收集到的大量事实中研磨出普遍的规律,但是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会导致我高层次审美所依赖的那部分大脑萎缩?我猜,那些思想比我更有条理的人应该不会遭受这种烦恼。如果我能重新再活一次,我会规定自己每周至少要读一些诗歌,听一些音乐,这样也许就能不断地使用大脑,让脑中已经萎缩的那一部分处于活跃状态。失去这些爱好,也就失去了一些幸福,可能还会损伤智力,更有可能损害道德品质,因为我们表达情感的本能也受到了损伤。 c:46

也许正是由于为获取资讯而进行的阅读太多了(包括阅读和理解自己收集的数据),他无法再为了增进理解力而阅读——他无法再被任何艺术作品深深触动,但他还保留了对为乐趣而阅读的渴望和能力 c:50

大脑的不同部位会承担不同的职责,所以辛苦从事科学研究实际上不会影响他对音乐和诗歌的欣赏能力。 c:11

这也证实了人类大脑的可塑性容许了各种再教育的可能性,以及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这既包括内部的适应性(如应对伤害和疾病),也包括外部的适应性(如应对认知环境的变化)。 c:22

单单追求一种阅读模式会阻碍其他阅读模式的发展。 c:36

对于结束了一天漫长辛苦工作之后的达尔文来说,他必然无法满足诗歌对读者的要求, c:14

我们已经见识到了,现代科技会不断带来各种令人分心的诱惑,而我们当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战胜这些诱惑?又有多少人真心想这样做? c:24

你为什么没办法看完整本书

神经的可塑性对读者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具体视读者的年龄而定。 c:19

虽然神经的可塑性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基因决定论的声音……还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一套独特的决定论,但当一种重复进行的体力或脑力活动使大脑里的某个回路得到增强时,大脑就会将这种活动转变成一种习惯。 c:43

换句话说,具有可塑性并不代表具有灵活性。我们的神经回路不会像橡皮圈那样,还能弹回原来的形状。它们会停留在改变之后的状态,而且不能保证这种新状态就是我们想要的。 c:60

当我们舍弃了适合长时间阅读的耐心和持久的注意力,将之转换为互联网催生的快速浏览和分类能力时,我们究竟付出了多大代价。 c:84

海尔斯认为,“每种认知模式都各有利弊。深度注意力在解决单一媒介出现的复杂问题上具有优势,但是要以牺牲对环境的警觉性和反应的灵活性为代价。亢奋式注意力可以让你在多个对象‘争宠’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迅速做出反应,而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长时间关注一个不具有互动性的事物,比如说一本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或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c:73

你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

那种认真的,需要“深度注意力”的阅读一直都是,而且将来也还会是小众的,这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人所忽视的事实。 c:61

在1945年到2000年间,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地有这么多人要阅读、理解、欣赏,甚至喜欢上书。 c:13

“我们现在发现,这种阅读活动回归到了一个可以自我延续的少数群体身上,我们应该称其为阅读阶层。” c:19

更常见的是一个人曾经体验过阅读的乐趣,但是又被别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就像尼古拉斯·卡尔那样,曾经拥有一个能流畅运转的大脑,却放任它受损失灵。不过即使是这样的人在一个国家中也仅占极小的比例。 c:49

教育几乎从来都不意味着教导孩子、少年或者青年怎样运用持续深入的注意力,带着欣赏去解读那些又长又难的文字作品——至少从人类发明了印刷术之后,教育就不意味着这个。 c:36

“我们有理由担忧,这些书籍的数量每天都在以惊人的势头不断增加,将会让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陷入罗马帝国衰落之后的那种蛮荒状态。” c:16

我们的困境并不是“信息超载”,而是“过滤无能”。 c:191

在每个时代,也都会出现一些“知识贩子”,极力向恐慌或懒惰的人低价兜售知识。 c:79

如果关于某一话题的资料只有少数几篇论文或几本书,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中精力阅读它们。但是当你能够找到与该话题相关的几千份论文、博客文章、视频以及专家言论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浏览,了解概况。浏览和专注阅读可以而且应该共存。 c:80

而教育,尤其是文科教育,一直以来的目的都是为学生提供“航行工具”——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知识,从而帮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闯出自己的路。 c:40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热爱阅读(或者说,至少能让他们心情愉悦地从头到尾把书读完) c:47

“自我教育的任务”,罗斯写道,就是“不能只做文学的消极接受者,要成为积极的思考者和创作者。那些宣称‘知识就是力量’的人,其实想告诉你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且他们通常不太相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在未来能够不断增加”。 c:89

没错,我知道“学校”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闲暇”。 c:40

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的人是不可能完全领会一部小说、戏剧或者长诗的含义的。这些作品要求的是深度的专注。 c:96

不过,我坚信任何一个曾经拥有这种能力的人都能够重新获得它,只要他们真的下定了决心,能够做出最大的努力和牺牲;而只有当他们还真切地记得专注读书的感受,才有可能做出努力。 c:56

嘘——别说话

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插图]曾经将书本定义为‘一种能够缓解痛苦和不安的宁静’。 c:48

所以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读者都必须学会建造自己的“沉默之墙”,世界是不会帮我们建的。 c:166

反复咀嚼”的关键就在于不断重复低诵那些你正在思考的文字。 c:18

我们周围的噪声越多,就越难做到大声读书。大声读书和低声诵读都要求一个足够安静的环境,这样你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否则这就是一项无意义的活动。 c:48

外界环境越是吵闹,读者就越是要被迫变得沉默。只有在独处和隐居的情况下,大声朗读或者小声诵读才是合理的、可能的,而我们的祖先几乎从来就没有遇到过这种可能 c:42

森林里的一棵树倒下了,没有人听到,也没有人看到,那么这棵树存在过吗? c:19

莱斯利担心我们会退回到“只有社会精英才能获得宁静”的时代。 c:22

说阅读是玩游戏的敌人,不如说阅读是社交的敌人。 c:42

我们主要的休闲活动就是体验一些明知道不真实的事。相比于其他活动,我们在这些体验上花费的时间要多得多。当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时,就会退回到想象的世界——通过书籍、电影、电脑游戏和电视节目(美国人平均一天要花超过4个小时的时间来看电视)进入别人创造的世界,或者通过做白日梦和胡思乱想进入一个自己创造的世界。尽管其他国家的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美国人短,但针对英国人和其他欧洲国家人民的研究表明,他们同样痴迷于虚幻的世界。 c:42

卡尔在《浅薄》一书中这样描述了那些变化:“研究人员通过脑电波扫描来研究人们在阅读小说时大脑的活动。他们发现‘每当小说中出现新情节的时候,读者都会在大脑中模拟同样的场景’……被激活的大脑区域‘非常接近人们在表演、想象或者观看类似场景时被激活的大脑区域’。” c:29

我们喜欢想象出来的、虚假的体验,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会将它们与真实的体验区别开。 c:53

我们必须认同想象和现实的界线部分消融,并学会让这种消融取得成效。 c:33

“读者必须克服困难”——这句话是关键,解释了为什么读者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独处,并且集中精力。付出会有多种多样的回报,但前提是要付出。习惯能代替付出,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集中精力始终都是一项成就,这种能力并不是理所当然就存在的。 c:94

重读是浪费时间吗

所谓“弱点”,就是从今以后,这个小人儿所受的苦也会成为我所受的苦。 c:24

我们这些认为自己对文学拥有无限包容力,并深感自豪的人,可能很不愿意承认,我们对文学的欣赏是有范围限定的。 c:39

一本有价值的书只读一遍,你是绝对不能完全领会其精华所在的,而我们却常常错误地以为书只要读完一遍就万事大吉了。 c:106

通过比较他在60岁时对这些文字的感想与30岁时的感想,奥登能够了解自己思想的发展程度,以及在此期间其他书、其他经历对他的作用。 c:24

诗人希司门曾写过这样一段让人很有共鸣的文字:一份你要重读的书单就像森林里的一处开阔之地。身处一个冷漠甚至邪恶的世界中,你可以在这个平坦、干净、光线充足的地方卸下负担,建立并保护你的家园、你的个性、你的兴趣、你的完整品性。作为一名读者的你,正是现代文学中的主人公,一个孤独存在的个体,也是普罗大众的一分子,你可以从近百年来甚至是近五百年来一直在描写你的作家那里听取建议、吸收养料、寻求慰藉,你可以用他们的作品来与世隔离,并通过一遍又一遍地读这些书找到定位,获取价值,如果幸运的话,这些东西会像林中空地上的一所房子一样,伴你一生。 c:92

每年夏天都重读同一本书的想法让我感到迷惑,不过亨德里克斯老师说那是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伟大、太深刻,又太微妙了,她每次重读时,总能发现新东西,学到新东西。 c:14

有些书包含更多的价值,或是更多的建议、见解,而这些东西仅仅读一遍是得不到的。 c:25

重读不一定是出于不满足,或者是对某书的完全沉迷,也可以出于满足感和未完成感的奇妙杂糅。重读可以无关喜恶,而是被一种未完成的感觉驱使,觉得一本书里还有更多你没有接收到的信息。 c:105

这本书很好,但我不喜欢

成年读者对一本书会有五种评价:我能看出这本书很好,而且我喜欢它;我能看出这本书很好,不过我不喜欢它;我能看出这本书很好,虽然目前不喜欢它,但是相信坚持读下去,我会喜欢它的;我能看出这本书很烂,不过我喜欢它;我能看出这本书很烂,我也不喜欢它。” c:141

只有当一位评论家起初带着强烈的个人喜好阅读,最终却完全超越那些喜好,能够在完全不合口味的作品里发现优点时,他才能有所成就。品味太窄不好,但是如果你没有超越个人好恶,只是天生来者不拒、什么都爱,那也称不上有品位。” c:106

作为成年人,我们的目标不是热爱所有的书,也不是只去热爱某一类特定的书,而是在自我允许的有限范围内,尽可能广泛地阅读书籍。 c:146

阅读需要独处,也需要社交

很少有人是因为真的对书籍内容感兴趣才加入读书小组的,他们只想借书谈论另外一些自己更感兴趣的话题,而这些话题通常是他们的情感生活。 c:60

我思考得越多,就越觉得读书小组的主持人,包括奥普拉·温弗瑞,肩负着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挑选的书要足够现实,好让人们在讨论时有话可说,但是又不能太难,不然人们就不能坚持看完,或者觉得没资格讨论它。如果一本书太简单或者太难懂,你就只能说一说自己对它的主观感受了。这样看来,读书小组能够成功完成讨论真的很了不起,不过对于那些并不关心书籍内容本身,只想说说话的人,完成一场讨论也不难。 c:21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组成员应该都能做到认真阅读,并进行严肃的讨论;其次,挑选的书应当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和启发性,能够激发有意义的辩论,不管讨论的是作品本身的结构和情节发展,还是由此引发的其他话题。这样,阅读这一个体行为与讨论这一群体行为就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每一个参与讨论的人都要把他的个人看法开诚布公;个人的评价和阐释将得到评判,发现不足,褒奖优点,然后就能达成共识,化解矛盾——可能是小组内部的矛盾,也可能是文本本身的矛盾——而且大家会互相体谅,承认基本分歧的存在。 c:37

准确表达出来的观点要比不假思索、随手就发进网络空间的观点更有力量,也更有意义 c:32

无论独自阅读对战胜孤独有多大的作用,都比不上与一群读者“一起翻动书页,点评精彩之处”。 c:28

安静的冥想对重要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否认,人际关系网络也能催生好的想法。 c:51

每一个好的想法都是在沟通和思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c:34

阅读也是,或者说也应该是,一种独处和社交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即使所谓的“社交”只是写篇读书日记,你也不再只是沉默地阅读文字了,个人的回应得以与他人的经历产生互动。 c:74

真正的阅读也是根本不可能抛开独处与沉默这两个元素的。 c:54

不期而遇

我们必须安于接受“偶然力”[插图]那只隐形大手的指引。 c:37

实际上,我们不仅可以培养智慧,还可以培养意外。主动去面对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事情,不仅可以为之,而且值得去做。 c:79

当我们翻页寻找某个特定信息的时候,眼睛会瞄到某些奇特的东西,可能是一个词、一个成语、一个人名或者地名,并不是我们本来要找的,但又忍不住想看个究竟。 c:16

谷歌的神奇技能总能帮你找到你要的信息,可它也从来不会呈现你无意寻找的那些可爱又奇怪的东西。 c:13

说到阅读,我尤其对亚马逊网站上的一个板块深深着迷:“购买此商品的用户还购买了……” c:12

无论我之前有多么期待某一本书,一旦它进了那份任务清单,对我来说就成了难吃的花椰菜;而任何一本不在清单上的书,无论在其他情况下有多么无趣,此时立刻就变成了一杯美味的巧克力圣代。这些年来,我觉得这种对事先设定的计划的本能排斥是一种天赋,而不是缺憾。 c:99

当你第一次拿起书

一生中有两个时刻,你知道自己得到了所有人的承认——一次是你学会走路,一次是你学会读书 c:129

他害怕自己一旦学会了看书,爸爸就不会再给他读睡前故事了。父母反复安慰,消除了他的疑虑之后,他才同意学习那让他担心的新技能。 c:19

所以在学校,阅读就成了一项在渴望得到认可和焦虑之间来回摇摆的活动,对一些人来说,这种摇摆持续了一生。 c:22

阅读起初就像一个温暖的茧,带给我们安全感,以及牢不可破的被人关爱的感觉,但它却逐渐地、无法阻挡地变成了一件让人紧张的事。它变成了一场竞赛,我们身在其中,成功或失败,可能都是孤身一人,而这种不请自来的孤独促使我们去攀附接近那些既能引导方向又能证实我们成就的人。我们甚至还会对别人或自己撒谎,隐藏我们作为一个读者,以及作为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c:95

“在书中我与逝者重逢,”他写道,“在书中我预见未来之事,在书中有战事纷争,在书中有和平安定。万物都随时间腐化,星辰陨落,季节更替,一切繁华终归尘土,然而上帝让这一切在书中得以重现。” c: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