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38 lines (224 loc) · 34.5 KB

逻辑思维.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38 lines (224 loc) · 34.5 KB

逻辑思维

理查德·尼斯贝特 - 心理榜-社会心理学

在本书中,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清楚、翔实地向我们介绍了这些思想,为我们更明智地思考与做出更睿智的决策提供了工具。他通过研究和讲授这些强有力的、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思想,比如大数定律、统计回归、成本效益分析、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而闻名世界,他希望借助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些工具。

序言

媒体总是用海量的所谓科学发现轰炸我们的认知,然而它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c:233

就教育本身而言,掌握一门语言并不那么重要,要紧的是习得它的过程。 c:124

人类行为更多是受到环境和情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是个体内在因素,例如性格、能力和偏好。 c:383

关键有两点,一是明确思考的工具和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之间的关联,从而学习如何搭建出整个事件的框架;二是学习如何把思考的工具落到实处,应用它解决问题。 c:459

一种是逻辑,它抽象而偏于形式化,一直是西方式思维的核心。另一种是辩证的思考方式,它包含了对事实进行判断的原则和具体的行事方法。这种思考方式占据了东方式思维的中心。 c:198

第一部分 思考“思维”

第二种观点是,我们所处的情境塑造我们的想法,决定我们的行为,其影响程度之深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c:539

第1章 推理的世界

观念是头脑在分析了证据之后进行再造的结果 c:261

更让人不安的其实是我们对非物质世界的认知,包括我们对于他人性格的认识,这些抽象认知最终都建立在既有知识和潜藏的推理过程之上。 c:209

任何时候,如果你直接判断某个人或某件事比较困难,那么借助思维定式或刻板印象就能够提高判断的准确性,这是因为刻板印象总是或多或少来源于现实生活。 c:402

使用这种典型性启发法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常会接触到一些信息,它们会干扰我们进行“相似性”判断。 c:50

这两件事情合起来传达出的意思不会比每件事单独表达的意思更多。 c:28

“典型性”判断方法会影响人们对各种概率问题的估计。 c:31

但是相较于数量比较大的样本,极端值更容易出现在数量小的样本中。 c:197

所有的概念、判断、信仰都来源于某种推断,而不是对事实的直接反映。 c:353

第2章 情境的力量

我相信,对于这种“低估情境、高估个人因素”的事实缺乏认识是人们会犯下的最普遍、最严重的思考推理上的错误。社会心理学家李·罗斯将这种现象定命为“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c:343

在每一个成功者的身后都有一系列我们并不知道的幸运。 c:261

隐藏的情境因素可能也会影响一个人能否发挥其聪明才智 c:179

提问者的角色保证了他们不会暴露知识中的盲区,而答题者则没有机会有选择地展示自己 c:29

你能达到的水平是和你在一起时间最多的5个人的平均水平。 c:282

我们需要谨慎选择自己要交往的人,因为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会受他们影响。这对于年轻人而言尤甚:你越年轻,受到同伴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便越大。对于一位家长而言,他最重要和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确保自己孩子的同伴会对自家孩子有好的影响。 c:397

我有新观点是因为我自己对社会本质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各类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c:75

“意念行动模仿”(ideomotor mimicry)是我们无意识进入的一种状态。当人们没有进行这种模仿时,交谈的另一方会感觉到尴尬和不安。 c:193

我们对许多事物(包括对一些极其重要的事物)的态度不是来自某个“思维档案库”,而是在遇事时即刻形成的。 c:271

行动者与观察者对行为归因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情境对于行动者而言更明显。 c:184

东亚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比西方人更关注情境。 c:78

东方人容易受到基本归因谬误的影响,但不会像西方人那么明显。 c:39

东方人倾向于对这个世界抱有一种整体性的观点。他们将事物(包括人)放在情境中来看,因此更愿意把行为成因归于情境性因素,他们密切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西方人则有更具解析性的思维。他们关注事物,注意它们的特质,按其特质分类,然后会以这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标准来看待某个具体的事物。 c:230

意识到情境性因素通常会比它们看上去更深刻地影响你和他人的行为,而个性因素通常比它们看上去的影响力要小。不要以为,通过某个人在一个或两个情境中的行为就能够预测其未来的行为。也不要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个性、信仰或偏好导致了他的行为。 c:204

第3章 发现“理性的”无意识思维

尽管看上去我们能够掌控我们的思维,但其实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我们仍然很积极地为自己的判断和行为找借口,但这些解释其实和真正的原因相差甚远。 c:64

这项研究揭示了,人们不仅会对脑海中的思维过程无力感知,而且当他们直接被问及这个过程时,他们也并不能回想起来。 c:140

成见效应是指当知道一个人的一些非常好(或极其恶劣)的特征后,对他的其他方面的评价也会受到这个信息的影响。 c:288

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发现是,若在人们面前展现一种特定类型刺激的次数越多——比如小调、汉字、土耳其语单词、人脸,人们就会越喜欢这种刺激(只要他们在一开始不讨厌这种刺激)。这种所谓的“多看效应” c:157

有意识的思维”会使我们误入歧途的一部分原因是,它会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可以用语言表达出的一些特征,而那些特征只是事物最重要的特征中的一部分。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潜意识部分像能表达出来的东西一样重要,双管齐下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c:231

最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存在这套规则结构,而不是一定要用语言确切地表达出这套结构背后具体的规则。 c:81

你的神经系统是一个被精心设计的结构辨识器。但是,我们对它辨识出结构的过程一无所知。 c:68

冲撞着我内心的那一片晦暗的云一定在酝酿着一阵诗化的雨。 c:82

历史上那些最有创意的人如何得到最有意思的想法,你和我就应当如何应对我们那些世俗得多的问题,其要领是一样的。 c:33

有意识的思维对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无效的,正像它对其他一些认知过程无效一样。 c:135

潜意识在解决一些特定的“有意识思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有效。 c:135

但是我们目前也没有比较好的办法加以辨别,哪些规则体系需要有意识的思维,而哪些可以通过潜意识发挥作用,或者在一些情况下两种思维都能发挥作用。 c:56

西蒙发现,那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边思考边把想法说出来的人可以准确描述出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c:54

一是我们头脑中特定的想法,二是我们相信的那些掌控着(或者说是应该掌控着)我们如何处理这些想法的具体规则,三是许多从一切正进行着的思维过程中输出的认知和行为。 c:56

当一个人相当肯定自己明白正发生的一切,或是他认为自己没有犯你试图给他指出的错误时,要改变这个人进行决策的思维方式是十分困难的。 c:88

我们宣称自己知道引导判断和行为的思维过程,但是我们从不说自己知道藏在感觉背后或从记忆中获取信息的思维过程。我们明白后一种思维过程超出了人的理解范围 c:32

我们不能直接认识思维过程并不意味着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能极其确定吸引自己注意力的最重要的刺激是什么,以及自己为什么会做出一些举动。 c:56

如果我们拥有关于行为背后的思维过程的理论,我们便可以用其解释行为。事实上,在很多例子中,我们会抗拒这个过程,那样反而常常能获得更好的结果。然而,缺少合适的理论还是会让我们无法正确解释自己的行为。 c:38

你一定要充分利用潜意识免费帮你完成大量工作。 c:190

第二部分 告别沉闷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即是一门研究个人、团体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的学科。 c:108

第4章将向我们展现一些十分传统的关于决策和决策过程的经济学理论。 c:17

第4章 你应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吗?

当困难的事情(决策)出现时,我们感觉很难做决定,仅仅是因为当我们在思考它的时候,所有支持和反对它的理由没有同时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方法是在一张纸上列出两栏,一栏写上支持的理由,另一栏写上反对的理由。随后,我就以两种不同思路思考,得出不同动机的线索……支持或反对……我努力评估它们各自的分量,如果我发现有一条标准两边是一样的,那么我就会把它删除。如果我发现有一条支持的理由等于两条反对的理由,那么我会把这三条都删去……就这样不断寻找平衡……尽管理由的重要性无法以代数方法量化处理而得到准确值,但是当你去考虑每一条理由时,或者分开考虑,或者对比式地考量,那么整件事情便会呈现在你面前,我认为此时我们便能做出更好的判断,从而避免做出轻率的决定。 c:180

帕斯卡为此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理论,今天我们称之为认知失调理论。如果我们的信仰与行为不符,则有一些事情需要改变:要么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的行为。我们无法直接控制自己的信仰,但是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失调是一种有害的状态,因此我们的信仰需要贴合我们的行为。 c:93

  1. 列出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
  2. 确定行动会影响到的所有对象。
  3. 确定行动为各方带来的成本和收益。
  4. 选择你衡量方案优劣的形式(通常会以金钱作为标准)。
  5. 预测在相应的时间段里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所带来的结果。
  6. 衡量这些结果出现的概率。
  7. 随着时间推移,对结果打一定折扣(一栋新房子现在对你的价值要比20年后它对你的价值高,因为到那时你能够享受它的时间更少了)。这种折价的结果被称作“净现值”。
  8. 进行敏感性分析,这意味着你要随时调整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得出的结论,因为你可能会在估计成本花费和收益时犯错误,或是错误地估计了某个结果出现的概率。 c:146

我们的决策过程则是有限理性的。我们寻求的不是最优决策,而是满意策略[satisfice,是“满意”(satisfy)和“足够”(suffice)这两个词的结合]。 c:216

弗洛伊德也说过:“当要做一个不太重要的决定时,最便捷的方法是列出它的所有优缺点。然而,对于十分重要的事情,最终的决定来自一种非理智的判断,它源于我们内心深处。” c:273

无论你觉得计算生命这件事多么令人厌恶,你仍然得认同,我们必须至少对人的生命赋予一种默认的价值。 c:40

“显示性偏好”。某种事物的价值通过人们希望为其付出的东西而显示出来——这与人们说他们会拿出什么做交换是极其不同的。 c:56

有跨国研究机构计算过,发达国家的国民生命价值要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 c:11

要做的决定越重要、越复杂,做此类分析也就越关键。同样,决定越关键、涉及的因素越多,那么在做完决定后立即将它抛诸脑后的速度就越快越好。 c:92

第5章 倒掉的牛奶与免费的午餐

成本-收益理论中蕴含着一些微妙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意义深远的暗示。 c:18

经济学家的座右铭是——其实你也应当牢记在心——你未来的生活从此刻开始。昨天发生的所有事都无法挽回了。为倒掉的牛奶而哭泣无济于事。 c:372

“婚姻是为了填满那些失去爱的时间”。 c:84

所谓机会成本,即因为进行一项行动而失去另一项次优行动带来的收益。 c:227

采取任何行动都意味着你不能同时去做其他事,而实际上你可能更倾向于做那些没有做的事。 c:93

有时候,很难看出我们放弃的选择比我们的实际选择的价值更高 c:45

过度关注机会成本会像过度关注沉没成本一样要付出一些代价。 c:73

计算机会成本本身就会让我们付出代价。 c:59

一个观点可能是逻辑自洽的,但不一定正确。 c:59

人们使用成本-收益原则和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学习了这一原则有正相关的关系。 c:24

为何使用成本-收益原则会让人们行事更有效呢?部分原因是,使用它能让你集中精力于成效最高的行动上,而同时放弃那些看上去可能会失败的计划。换言之,即避免沉没成本的陷阱,留意机会成本。 c:130

第6章 掩饰缺陷

大量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人们获得一件东西而感到快乐的程度只有失去这件东西而感到悲伤的程度的一半。 c:222

因此,人们需要用可能会赢得200美元去平衡失去100美元的可能性。 c:19

在这种禀赋效应的背后是损失厌恶的心理。人们不愿意放弃自己拥有的东西,即便他们能因此得到比预期的公平价钱高得多的钱数。 c:81

由经济学家罗兰·弗莱尔带领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发现,如果告诉教师,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所提升就提高他们的薪酬,那么这最终对学生的表现并没有影响。而若在学期之初就提前给教师们支付同样高的薪酬,然后告诉他们,如果学生们最终没有达到目标成绩就会把这笔钱收回,这样做收效明显,对学生们的表现产生了积极影响。 c:87

当人们在思考一项交易时,情感价值也会被适当地考虑进去。 c:44

损失厌恶的倾向往往让人产生惰性。改变行为通常是要做出一些牺牲的。 c:106

因损失厌恶而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产生现状偏见。 c:94

选择项本身的结构决定了人们最终会做何决策。 c:111

一个明智的储蓄计划选项结构不应该要求人们进行“选项确认”,这会让他们花费更多的精力,相反,使用默认选项,让人们选择“退出”则容易得多。 c:66

零售商们请留意:消费者有时的确能辨别出在大量选择中做决定所耗费的机会成本,当你给他们提供了过多的选择时,他们只会转身离去。 c:119

可悲的是,这是一个人们害怕接受过多指导的年代。 c:37

仅仅是关于他人行为的一些信息就能刺激人们改变其行为。一种社会性影响的机制是,我们知道他人比我们预想的做得更好,我们会在他人行动的感召下做同样的事。 c:95

如果人们认为物质刺激或者强制性要求代表一项活动极其没有吸引力,那么金钱刺激或者强制性要求便会越发起不到效果。 c:56

不要试图强迫人们做或者不做某些事情,只要移除那些障碍,创造出一些渠道,让那些最明智的决策成为最容易的选项。 c:185

第三部分 编码、计算、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在现今世界,如果没有基本的统计学知识,你就无法拥有最美好的生活。 c:24

第一,用相关的统计学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将它们联系起来;第二,将统计学原理灵活地用于对事件进行编码,以便进一步衡量。 c:81

一旦你掌握了用统计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要领,并能使用统计学启发法来为事件的元素编码,那么那些原理就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神奇地跳出来,通常不用你刻意拿出一个还没完全掌握的统计学原理勉强应急。 c:18

第7章 概率和样本量

样本选择过程越接近随机选择的黄金标准——人群中的所有人被选中的概率是一样的,选择结果越可信。 c:98

A之后发生了B,所以A是产生B的原因。事实上,事件A先于事件B发生,并不一定代表事件A导致了事件B。 c:80

唯有大数定律能解释这个问题: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样本的值(例如均值或比例)就越接近总体对应的值。 c:81

样本统计值(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的准确性与总体的规模是无关的。 c:58

只有当选取的样本没有偏差时,大数定律才是成立的。如果选取样本时允许出现一定概率的样本值错误的话,那么统计的结果可能会有偏差。 c:133

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你对某个特定领域了解得越多,你就更可能成功运用统计学概念来考虑相关问题。 c:82

大数定律这样发挥作用:你进行的测量越多,便会越接近于真分数。 c:94

面试错觉和基本归因谬误同出一源,它们都是我们将所获取的不完整的信息夸大的结果。 c:100

任何连续的变量(会存在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连续完整值域,比如身高),和与它相反的非连续变量(比如性别或是政治倾向)相比,都会有一个均值和一个围绕均值分布的值域 c:98

正态分布是一种数学上的抽象表示,但是其形态时常惊人地近似于连续变量的分布——每周由不同母鸡下的鸡蛋数量,每周制造的汽车变速器中出现的差错数量,人们的智商分数分布几乎都近似于正态分布。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但这的确是事实。 c:77

无论是哪种形状的曲线,只要是符合正态分布,就会有68%的样本值落在距均值正负一个标准差的区域里。 c:42

回归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什么今年的棒球新人总是在来年表现得令人失望?因为,新人在第一年的表现是偏离其真分数的离散值,第二年他别无选择,只会表现得逊色。为什么在第一年增值超越其他股票的股票常在第二年表现得平庸很多,甚至更糟糕?原因还是“回归”。 c:30

我们可能因为不会利用“向均值回归”的框架分析事情而犯下许多严重的错误。 c:42

那种“恰好是他”的统计加上事后颠倒因果的解释之法促生了大量万灵药的制造商。 c:25

在考虑某件物体或事情时,应当时时将其当作整体中的样本来加以考量。 c:101

第8章 错误的“关联”

这种认知倾向是确认偏误的一个例子,即人倾向于寻找可以证实自己的假想的证据,而不寻找会否定自己假想的证据。 c:113

从这张复杂的网中抽出一个事实,并将它当作一种原因,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c:23

情况可能是更富裕的国家拥有更完备的教育体系,因此人们会有更高的智商测试分数。在这种情形下,其实是国家富裕带来了人民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不是反向的。 c:12

人其实也像鸽子一样,很难在分析事情时克服自身的一些预设或成见。 c:66

如果一个人(或是其他生物体)准备好看到一种特定联系,那么这种联系就极有可能被看到,即便事后证明它根本不存在。如果你潜意识中不想看到这种联系,那么就可能看不到,即便它的确存在。 c:92

信度表示,采用同一个变量或同一类变量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c:88

效度通常也是通过相关性来测量的。效度表明测量结果在多大程度上是研究者希望得到的结果 c:17

有一点极其重要的准则需要注意,即如果没有信度,就不存在效度。 c:51

但是,在没有效度的情况下也可能有很高的信度。 c:19

最有效地避免对某个人的行为做出错误推断的方式是提醒自己,只有当两个场合的情境完全一致时,才可以凭借这个人在其中一个场合的行为推断他在另一个场合中的行为。即便这样做,你在进行推测时还是要格外小心。 c:59

信度是指一个样本在不同情境中或是以不同方式测量时得分相同的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c:79

第四部分 实验

如果我们能更多地观察分析实际行为而非口头报告,那么我们在研究中将会更接近正确答案。 c:19

第9章 忽略最具价值者的观点

即在新鲜的场景中,人的直觉会影响到其行为。 c:30

人们对社会影响力的敏感性很高。他们想做他人希望自己做的事。 c:63

人们总是想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希望自我评价能高一些。 c:16

如果有标牌告知消费者,其他购物者也购买了一定量的商品,则能够刺激销售量。 c:15

一种统计学测试的效力体现在其是否能在给定样本规模较大时发现其中的样本差异。样本量越大,你就越能确定某种样本差异是真实存在的,而非偶发的。 c:33

独立性的概念对于理解事件是具有无限可能性这一点至关重要。 c:16

有缺陷的科学方法论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c:38

辨别你所检验的样本(比如由人去做关于人们行为或心理的研究)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十分重要。任何时候,当某个样本可能会影响其他样本时,就会缺乏统计上的独立性。 c:42

第10章 自然实验与恰当实验

一个自然实验是将两个(或几个)有共性却在某个层面上存在差异(此差异与变量结果相关)的样本进行对比。 c:26

从自然实验中可以得出一些十分重要的推论,而这些需要通过适当实验来进一步研究。 c:11

微妙的情境性暗示会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行为 c:18

一个自然实验引致了适当实验,而后产生了改变世界的发现。 c:13

许多人,包括大量政客,会宁愿相信他们直觉上认定的因果假设,而不是科学数据。 c:16

而一位社会心理学家会告诉他们,同辈群体其实才是更有影响力的。 c:29

双盲随机控制实验是指在实验中,研究者和病人都不知道病人所处的具体环境是什么。这类实验确保了结果仅仅是由干预这个行为本身而导致的,而非医生或病人有关干预的知识的影响。 c:42

第11章 实验经济学

实验能控制自变量;而相关性分析只能测量自变量。 c:23

多元回归分析背后的原理是,如果你控制了一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有关系的因素,将它们从交错的混合影响中抽离,那么你就能得到预测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真正的因果关系。 c:91

对于测量一些有趣和重要的问题,多元回归分析是唯一可用的研究工具 c:15

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一种被称作“滞后相关”的因果关系,即一个自变量(假定的原因)与另一个变量(假定的结果)的关系会在一段时间之后体现。 c:43

在许多情况下,多元回归分析向人们揭示了某种因果关系,而真正的随机控制实验给出了另外的结论。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当相信实验的结果。 c:41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大的潜在“捣乱分子”通常是社会阶层。 c:25

“专业误信”(deformation professionelle),即倾向于采用同专业的人都使用的工具和观点。 c:33

潜在损失的效果要大于潜在收益 c:30

爱是盲目的,在爱中思考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有效。 c:18

由自然联系起来的那些东西,多元回归分析是不能将其分割的。 c:40

外表好看的人会在生活中交到更多好运吗?许多研究都证明事实如此。 c:13

“生活是不公平的。”约翰·肯尼迪如是说。实验是一种最佳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分辨这个世界对不同人群的不公平程度究竟有多深。 c:56

多元回归分析检验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当然在检验时会控制自变量和其他变量的关联,以及因变量和其他变量的关联。这种方法能告诉我们因果关系的情况,前提是所有可能的变量都被辨识且测量了,在信度和效度上都达到标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很难碰到。 c:58

第12章 放弃提问,做个实验

提问顺序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c:30

实际上,我们总在揣测每一个关于态度和行为的问题的答案——通常通过一些看起来是偶然的或是愚蠢的事物来判断。 c:12

心理学家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态度不会始终保持一致。 c:40

人们对于事物的态度会特别依赖于情境,因而会不断变化。改变了环境,你也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c:66

人们在思考其自身的价值观、品性和态度时很容易受到大量“人为因素”(artifact)影响。 c:45

当其他条件保持一致时,在大多数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都相信他们自己要比同群体的其他人更优秀。这种自我拉抬偏差有时被称作“乌比冈湖效应” c:55

测量行为,特别是在观察对象不曾察觉的情况下,那么这时候测量出来的结果便会比各种有人为因素介入的情况更有说服力。 c:39

相信行为(包括像心率、皮质醇的分泌量、不同脑区的活动情况等生理活动),而不是相信人在具体的情境中的反应(由自己或他人描述的他们希望或是倾向于某些变量将出现的情况)。 c:41

了解人们的偏好对于生意人来说是一件麻烦事。即使是那些考虑最周全的人也会陷入困境。 c:16

在此我们学到的教训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太相信人们的说辞,而是要看他们的实际行动。 c:130

行胜于言。与语言上的回应相比,行动是理解人们态度和性格的更好的指南。 c:74

第五部分 东西方的思维对话

形式逻辑是一种演绎推理,即“自上而下”的论断结构,需要从前提中得出结论。 c:67

辩证推理不属于形式逻辑或演绎推理,通常不解决抽象问题。它寻求真实有用的结论,而不是有效的结论。事实上,通过辩证推理得出的结论通常会与通过形式逻辑得出的论断相悖。 c:75

第13章 逻辑

一个论点有效,当(且仅当)它的结论是从前提推断出的。有效性与真实无关。当一个论点的叙述结构是恰当的时候,它就是有效的,而同时其结论可能是错误的。 c:59

最简单的三段论包含了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那些简单的三段论中的最为简单的一个,且我们通常不会弄错的是: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那么所有A都是C。 c:28

发现一个论断是无效的可以让我们不再认为一个结论必然为真,并开始对其质疑。(辨识上述论断无效性的关键在于,认识到A是B的一个子集。) c:21

在那个年代针对命题逻辑的工作成为后来计算机设计和编程的基础。 c:18

合理性、有效性和条件式的逻辑 c:11

第14章 辩证推理

  1. 变化论现实是处于变化过程中的。现在正确的东西可能很快就会变成错误的。2. 矛盾论矛盾是动态存在于变化中的。因为变化是不断的,所以矛盾也是不断的。3. 关系论(或整体论)整体大于部分叠加之和。各部分只有在整体关系中时才有其意义。 c:103

如果事物处于永恒变化当中,那么你最好关注围绕一件特定的事情的环境因素。所有因素都会影响正在发生的事情,从而引起变化和矛盾。 c:52

西方思维会发生谬误是因为,人们会很快消除表面的矛盾,并接受两个命题都存在一定正确方面的可能性。东方思维会发生谬误则是因为,人们会为了支持一个较弱的命题而寻找它与一个矛盾但强有力命题的不同点,这样人们便能发现一个出现矛盾的较弱的命题可以更具合理性。 c:55

逻辑的实用性——将意义从具体命题中抽离并转换成抽象形式,这帮助西方人避免了在判断时受到不良影响。 c:54

科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分类之法,再加上实证规则,并遵循逻辑原则。 c:76

去谈论一个不存在的事物是一种矛盾。不存在的东西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它不可能存在。如果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么就没有什么是变化的,因为如果事物1变成事物2,那么事物1就将不存在。 c:24

2000多年以来,中国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从农民成为最有势力的官员,因而中国人相信努力学习会让人更加聪明。孔子相信能力的一部分来源于“天赋”,但更多来源于努力。 c:21

反形式主义。辩证思维反对形式主义,是因为它将形式从内容中分离。当我们将一个问题的元素抽象出来而形成一个形式化的模型,同时忽略了对于正确分析极其必要的事实和情境时,我们就会犯错误。过度强调逻辑方法会导致曲解、错误和僵化。 c:44

逻辑思维的优点似乎是找到更多辩证法的谬误,而辩证思维的优点则是发现逻辑思维的局限性。 c:72

第六部分 认识这个世界

认识论是关于什么是知识,我们如何更好地获取知识,以及什么东西可以被确切知悉的研究。 c:50

第15章 大道至简

什么可以被当作知识,而什么可以用来解释世间万事万物,这是本书讨论的两个主要问题。 c:53

“保持简单、愚蠢”(Keep It Simple, Stupid),我们做许多事情时,都需要牢记这句箴言。复杂的理论、命题和计划很容易让一切落入混乱。 c:83

给初创公司提建议的人会坚持认为让公司行事简单是最重要的:尽快推出产品以获得市场反馈,而不是竭力造出可能的最完美的产品;寻找能尽早获得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而不是定位于一个范围广的市场;在行动之前不要寄希望于能掌握有关市场的所有情况或商业活动的全部方面;向潜在投资者尽可能简单地展示商业模型。 c:89

许多简化的努力是很有效的。极简的原则要求我们在最简单的层面上解释现象,只有在必要时才添加一些复杂要素。努力只通过一条路径来解释事物是很有用的,即使当我们最终得出的结论中存在一些阻碍我们获得充分的简单解释的属性时,简化也是有用的。 c:37

那么爱因斯坦粗暴的评论——如果事实不支持理论,就要改变事实——该怎么解释呢?对此评论有许多说得通的解释,我比较偏爱的是,我们可以继续相信一个得到充分支持的令人满意的理论,即使可能有些事实与此理论相悖。如果这个理论足够强大,那么所谓的“事实”最终会被推翻。 c:26

第16章 真实,真实

就在开尔文男爵宣告“物理学的未来是乏味无聊的”5年之后,爱因斯坦发表了他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论文。相对论因而取代了艾萨克·牛顿的力学理论——这套描述运动和力的理论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从未被撼动过。爱因斯坦的理论不仅仅是物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发现,它更预示物理学的新未来。 c:11

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注意到,真正令人激动的现象与思考过程而非学习过程有关。 c:26

科学范式的改变和那些技术商业领域的变革的一个不同点是科学领域的旧范式通常不会彻底消失。认知科学不会取代所有学习理论的发现,甚至那些旧有发现背后的解释逻辑也不会消失。相反,新的认知科学是建立在以往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学习理论的框架,那么认知研究甚至不可能出现。 c:21

古希腊人相信宇宙的稳定性,因此从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期间那么多科学家都被束缚在那种观念中。相比之下,中国人却深信世界是持久变化的。中国人对情境的关注让他们对声学、磁学和重力有了正确的理解。 c:15

在不同文化之间,甚至连人们所偏爱的推理形式都有所不同。逻辑是西方思维的基础,而辩证法则是东亚思维的核心。这两种思维类型甚至会带来矛盾的结果。 c:63

“现实”只是一种建构,除了我们对它的理解,什么都不存在 c:17

解构主义背后的主要观念是,文本可以被拆解,以展现意识形态倾向、价值观和个人的主观视角,这些东西暗藏于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当中,包括那些被当作有关自然的事实的主张。 c:17

乔治·奥威尔曾说,有些东西极其愚蠢,以至只有知识分子才会相信。 c:15

心理学家最伟大的一个成就是证明了哲学家的格言,即所有事物,从运动知觉到对我们思维工作方式的理解,都是一种推断。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直接获知的,或是由直觉告诉我们准确无误的答案。 c:31

科学不仅仅建立在证据和充分证实的理论之上,信念和预感可能会让科学家忽略已有的科学假设和被广泛认同的事实。 c:31

科学家进行的准理性实践,以及文化因素对价值观和推理结构的影响,可能会促使后现代主义者和解构主义者更加确信,并不存在所谓的事实,只存在人们对于现实的统一的社会性解释。 c:21

总结 常人科学家的工具箱

我们时常看不到情境在人产生某种行为时所发挥的作用,情境甚至对某些物体的变化也有影响。我们也经常遗忘社会因素一直在左右着我们的判断和行为。 c:39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用他的“温和命题”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专家的意见:·如果专家们认同,那么与其相反的观点就不能被确定为真。·如果专家们不认同,那么由非专家提出的任何观点都不能被认为是确定的。·当专家们不能给一个既有的正面观点提出充分证据时,则常人最好对专家的判断存疑。 c:13

  1. 努力辨别关于这个问题所涉之事是否存在专业知识。关于占星学就不存在什么专业知识。2. 如果讨论的议题确实具有专业性,那么就研究一下该领域的专家是否对此问题存在共识。3. 如果存在共识,则这个共识的认可度越高,你对是否接受它的怀疑就越少。 c: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