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72 lines (196 loc) · 30.7 KB

思维版图.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72 lines (196 loc) · 30.7 KB

思维版图

理查德·尼斯贝特 - 心理榜-社会心理学

作者理查德·尼斯贝特通过一些别出心裁的试验得出结论,基于不同的环境、社会结构、哲学思想和教育系统,人们思考的世界全然不同,甚至看到的世界也不相同。东方人重视背景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西方人则聚焦于具体物体而忽略与背景的联系。所谓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真是如此。从风水学到形而上学,从比较语言学到经济学,亚里士多德的子女与孔子的后代都区别开来。东西方的思式是如此迥异,如何在沟通中想他人所想,本书将为你提供方法。

序言

中国人关注的是更广阔范围的事件,研究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认为不了解整体就无法理解局部。西方人生活在一个更简单、更具确定性的世界中;西方人关注的是恒久不变的物体或人,而不是更大的画面;西方人认为他们可以控制各种事情,因为他们懂得控制物体行为的规则。” c:102

我认为人类所有的群体都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感知和推理,对这一传统的共同假设可以用几个原则来总结: c:21

每个人都具有同样的基本感知过程。 c:19

当一种文化中人们的信仰与另一种文化中人们的信仰产生差异的时候,不是因为他们的认知过程不同,而是因为他们接触到的是世界的不同方面,或者是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不同。 c:83

《人类推理》(Human Inference) c:11

人们的推理过程是否可以通过教他们一些新的思维规则而得到改善。 c:30

学过一点儿统计学课程的人可以避免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错误:他们更有可能认识到面试只能反映人在特定场合的一小部分行为,因此明智的录用决定应该以求职信中更多的取样信息为基础。 c:39

如果成人的思维方式都可以产生明显的变化,那么从出生就灌输与众不同的思维习惯,在思维习惯方面就会产生很大的文化差异,这无疑是可能的。 c:62

西方人对归类有极强的兴趣,这有助于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规则适用于问题中的物体,形式逻辑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c:70

第一,不同文化群体在“形而上学”方面或者说对世界本质的基本信念方面存在差异。第二,不同群体特有的思维过程存在很大差异。第三,思维过程与对世界本质的信念是一致的:人们通过思维过程形成对世界的感知。 c:91

研究表明亚洲人和欧洲人的思维过程在本质上确实存在巨大差异。 c:36

理论的内容包括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感知和推理有什么意义,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c:30

知识的结构 为什么西方的婴儿学名词比学动词的速度快得多,而东方的婴儿学动词比学名词要快得多?为什么东亚人以物体或事件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对物体和事件进行分组,而西方人则更依赖于以范畴为依据进行划分? c:40

社会实践促进了世界观的形成,世界观主宰着相应的思维过程,思维过程既在验证世界观又在支持社会实践。 c:89

本书对东西方如何通过对思维差异的共同理解而更好地相处有重要意义。 c:13

第1章 三段论与道

每个社会中智慧的方方面面体现的都是其社会的特征。 c:44

这种意识就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的意识。希腊人对幸福的定义就包括在追求生活的极致中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挥他们的才智。 c:137

希腊人的自我认同激起了辩论的传统。荷马阐述得很明白,人应该具有辩论的能力,就如同武士应该勇猛一样。 c:46

希腊人追求自由和个性,与此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对世界的好奇。亚里士多德认为,好奇心是人类独有的属性。 c:68

我们所说的“school”(学校)这个词源于希腊的“scholē”,意思是“leisure”(休闲)。对于希腊人来说,休闲就是可以自由地追求知识。雅典的商人都乐于把他们的子女送到学校去,这样这些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充分地得到满足。 c:118

单声部音乐为何产生于中国?

对于古希腊人来说,一个特别的场合可能是参加戏剧演出或是朗诵诗歌,而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却是探亲访友。当时有个说法叫“串门”,字面的意思是“把门串成一串”。 c:12

他们对幸福的看法与希腊人不同,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生活并不是幸福,幸福是一种与人和谐、淡泊宁静、知足常乐的生活状态。 c:131

哲学家中村元所说,中国人的这些成就说明传统上中国人具有实践天赋,但不擅长科学理论和调研。 c:89

“飞矢不动”和“塞翁失马”的故事

柏拉图认为,思想源于真实的现实,世界可以用逻辑的方法理解其含义,而无须参照人对世界的知觉。 c:55

一个物体首要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属性构成该事物的“本质”,根据定义,本质是不变的;如果一个事物的本质发生了变化,那么该事物就不复存在,而成了另外的事物。 c:66

中国哲学深切关注的是:什么属性构成了存在着的物体,哪些属性可以改变但不会改变物体的本质。 c:71

一旦把物体作为出发点,那么许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物体的属性是最显著的,这些属性就成了物体分类的基础,而归类就是规律形成的基础,因此事件就是物体依据规律产生行动的结果。 c:50

巴门尼德用几个很简单的步骤“证明”变化是不可能的:谈论一个不存在的事物是自相矛盾的说法。不存在的事物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此不存在的事物不能存在。如果不存在的事物不能存在,那么就没有事物会变化,因为如果甲事物变成了乙事物,那么甲事物就不存在了!巴门尼德为希腊的哲学家提出了这样的选择:要么相信逻辑,要么相信感觉。自柏拉图以来,希腊的哲学家都是用逻辑进行推理的。 c:29

希腊人“不是线性思维就是逻辑思维的奴隶”。 c:43

这个故事表现了东方人的人生态度。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且充满了矛盾。要理解事件的一种状态就要从该事件存在的对立面来把握,现在真实存在的状态可能会向其对立面转化。 c:74

循环往复无止境的运动是道家基本的运动模式。 c:19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是一位道德哲学家。他所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固有关系,这种关系在他的体系中是分等级并有严密详细阐述的。每一重要的成对出现的关系(夫妻等)中的一个成员对另一方的义务都相当清楚。 c:31

但是,实际上,儒家思想就像道家学说一样,其关注点不在于发现真理而在于探索生存之道。 c:82

整体主义是这三个学派的共识,这表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共鸣这个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如果你拨动乐器上的一根弦,另一根弦就会发出共鸣。天、地、人就是彼此共鸣。如果皇帝犯了大错,宇宙就会失衡。 c:37

中国人在任何场合都不会用极为精确的字眼或把类别分得十分清楚,却喜欢用那些有表现力的、隐喻性的语言。 c:70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是互相依存的,人们所追求的不是自由而是和谐——道家学说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同样,中国哲学的目标是道而不是发现真理。思想不能用来指导行动,那么这种思想就是徒劳的。世界是复杂的,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物体(和人)的相互联系不是杂乱的堆砌而是像绳子一样交织在一起的。 c:59

科学家与风水师

希腊人把自然定义为去掉人类及其文化的宇宙。 c:43

希腊人对自然的认知使得他们有可能发明科学。中国人没有发明科学,其部分原因是中国人缺乏好奇心,但是不管怎么说,对自然没有概念就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哲学家冯友兰指出,如果没有清楚的认识,心里没有与自然的某些方面相对应而又不同的概念,“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也是难以提出的。 c:54

中国人倾向于研究错综复杂的关系, c:19

就如古代中国人一样,他们所极力追求的是合理性而不是理性。避免走极端的训诫就如避免自相矛盾的要求一样,都是有益的原则。 c:49

第2章 思维的社会界线

尽管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对后人的智慧、社会和政治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但他们不是各自文化的源泉而是各自文化的产物。 c:37

全国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都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地区,所以生活在其他地区的中国人很少有机会遇上一个信仰和习惯完全不同的人。中国民族的同质性似乎可以从中央集权这个方面得到部分解释。 c:40

中国的社会生态主要由相对来说比较肥沃的平原、丘陵和可以通航的河流构成,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中央集权统治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行。农业国家的人民需要彼此和睦相处——并不一定要彼此喜欢——但是要以一种大家都看得过去的融洽方式生活在一起。 c:48

中国人在经济、社会行为和政治生活中必须照顾到周围的同辈和上司。他们与他人的关系成了他们生活的主要束缚,同时又是其机遇的主要来源。 c:46

但是希腊人十分关注物体,包括其他人及与之相关的目标,而不会过分受到与他人的关系的束缚。 c:22

这两种社会的世俗哲学是从关注点的目标直接产生出来的:中国人的环境和场合,希腊人的物体。每个社会的科学哲学只是其民间观点的一个反映。 c:43

不同的经济力量维持着不同的社会结构,而不同的社会实践和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使人们关注环境中不同的事物。对不同事物的关注会使人们对世界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世界观反过来又强化了人们的不同关注点和社会实践,不同的世界观也会加强感知和推理过程的差异——这又会强化各自的世界观。 c:81

这个动物是长颈鹿还是麒麟?

缺乏好奇心是多数中国人的特点。 c:50

伽利略和牛顿之所以有重大发现,并不是因为没有人限制他们,而是因为他们的求知欲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c:31

他们称所研究的方面为“场依存”——指对一个物体的感知受到其所处背景或环境的影响程度。 c:33

我们可以说传统的农民比生活在工业社会里的人们有更强的场依存性,而在工业社会里,个人目标的追求无须密切关注社会角色的联系和义务。 c:30

“思维差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关注和感知的模式:东方人关注环境而西方人关注物体,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喜欢研究事件之间的关系。 · 关于世界构成的基本假设:东方人看到的是物质,而西方人看到的是物体。 · 对环境的控制能力的认知:西方人比东方人更相信对环境的控制能力。 · 对静止和变化的看法:西方人看到的是静止而东方人看到的是变化。 · 解释事件的方式:西方人关注物体,东方人看到的是包括环境在内的更广大的网络。 · 组织世界的习惯:西方人喜欢归类而东方人更强调各种关系。 · 对形式逻辑规则的运用: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喜欢用逻辑规律来理解事件。 · 辩证法的运用:东方人在遇到对抗时喜欢中庸之道,而西方人更喜欢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 c:54

第3章 群体意识vs.个人意识

东亚人从他们自己与整体的关系来理解自我,比如家庭、社会。参与各种关系的人,行动是可能的,但是纯粹独立的行为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c:32

东方人会感觉自己是包含在他们所属的群体之中的,而与圈外的人是有距离的。他们会感觉自己与群体内的成员很相似,他们比较信任圈内的人,而不太信任圈外的人。西方人会感觉与圈内的人有点儿疏远,并不严格区分圈内和圈外的人 c:20

是直截了当还是弦外有音?

费迪南·托尼对文化对比进行了有益的区分,也就是礼俗社会(由自然意志推动、以统一和团结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如原始社会、家庭、宗教、宗教社区等)与法理社会(由理性意志推动、有明确目的、可改变手段以适应需要的社会结构,如现代政府、军队和企业的管理机关等)的区分。 c:28

礼俗社会常常被说成是“集体主义”社会制度,而法理社会常常被冠以“个人主义”社会制度的称号。 c:35

亚洲的父母认为父母最了解什么对孩子好,因此他们常常替孩子做决定。 c:31

美国的母亲则把注意力放在物体上,这有助于孩子们今后走进需要独立生活的世界。像亚洲的母亲那样,关注感情和社会关系,在孩子们必须调整他们行为的时候,这会有助于孩子们预先考虑到他人的反应。 c:28

对他人情感的相对敏感性反映在对交流本质的认识上。西方人教育孩子们清楚明白地表达思想,其作用相当于一个“传输者”,也就是说,讲话者有责任让听众清楚地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听众的理解多多少少是独立于背景之外的。如果出现传达错误的话,那就是讲话者的责任了。亚洲人则会把孩子向“接收机”这个方向来培养,也就是说,理解所说的内容是听话者的责任。 c:41

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会发现亚洲人难以理解,因为亚洲人倾向于用委婉、巧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实际上是蒙在鼓里的。亚洲人则发现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态度傲慢甚至有些粗鲁。 c:37

· 个人行动自由的观点和集体行动的偏好; · 追求个体特色的愿望和与群体合而为一的倾向; · 追求平等、争取地位的倾向与接受等级制度、接受指定角色的态度; · 指导行为的规律是普遍性的观点与把背景和各种相关关系的本质考虑进去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c:30

对于西方人来说,为了适应具体的情况而取消普遍规则是不道德的。每一件事都坚持同样的规则,这对东方人来说就是愚笨和固执僵化的,甚至是残酷的。 c:39

自我认同是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在西方生活过一段时间的日本人,其自我认同会明显提升,可能是因为他们遇到的环境通常比在日本的环境更能提升人的自我认同。人们在极不相同的文化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特征并非是完全不可改变的。 c:45

西方的戏剧为什么会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一个国家越往西,这个国家对独立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就越深。 c:27

美国参与者中信奉新教的白人表现出了最具“西方”模式的行为,天主教和少数派群体中的成员,包括非裔与西班牙裔美国人,则有些接近东方的模式。 c:14

虽然中国人和日本人比西方人更多地受到社会约束力的束缚,但是中国人的束缚主要来自权力机构,而日本人的束缚主要来自同仁。 c:50

“各抒己见”还是“求同存异”?

亚洲人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辩论或意见交流。一位日本朋友告诉我“踊跃的讨论”这一概念在日本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会威胁到群体的和谐。 c:17

科学论文的修辞构成有:对主要观点的概述,对相关基本理论的描述,具体的假设,对所采用的方法和论证的陈述,对所采用方法的证据说明,对该证据为什么可以支持这个假设的论证,对可能的抗辩进行驳斥,再回头参照基本理论、对该论文所涉及的领域进行评论。 c:45

西方的erabi(积极、主动的)风格是以“人可以自由地操纵周围的环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信仰为基础的。 c:14

东亚人群体与欧洲人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社会心理差异。东亚人生活在相互依赖的世界中,自我是整体的一部分;西方人生活在自我是单一自由行动的人的世界中。东方人重视成功和成就是因为这会给他们所属的群体带来益处,西方人重视这些东西是因为这些是个人价值的勋章。东方人重视和睦相处,并进行自我批评以确保做到这一点;西方人重视个性,他们力求自我完美。东方人十分在意他人的情感,他们力求人际间的和谐;西方人更在意了解自己,他们宁愿牺牲和谐来换得公平。东方人可以接受等级制度和群体控制,西方人则喜欢平等和个人自由活动的空间。亚洲人回避争议和辩论,西方人则对从法律到政治以及科学各个领域的论辩修辞兴致昂扬、信心满满。 c:33

第4章 统揽全局还是紧盯目标?

不同的社会现实会产生不同的看世界的方法。生活在外部力量主导生活的世界中的人们会密切关注环境,生活在个人意志产生结果的世界中的人们可以关注那些用来达到他们目的的物体。 c:17

古代中国的哲学家把世界看成是由连续的物质构成的,而古希腊的哲学家则认为世界是由相互分离的物体或相互独立的原子构成的。 c:33

美国人比日本人更可能选择同一形状的东西作为那个“东西”,这表明美国人把他们所见到的东西解释为物体。而日本人则把相同材质的东西看作那个“东西”,这说明日本人把他们所看到的东西解释为物质。 c:11

现代西方人看到的是一个物体的世界——看到的是一个个孤立的、没有联系的事物。而现代亚洲人,就像古代中国的哲学家一样,看到的是一个物质世界——连续不断的物质。 c:13

这些都表明西方人很关注物体及其属性,对之采用分析的态度,而东方人持有整体观,关注物质的连续性以及一定背景下的各种关系。 c:19

东亚人现在的观念依然如此。道家学说在中国、东亚的任何一个地方,依然具有影响力;神道教在日本依然很重要,还保留着万物有灵论的成分:认为动物、植物、自然物体,甚至人工制品都具有精神。 c:15

水下试验中,你看到的是“鱼”还是“池塘”?

西方人是他们的自传体小说的主人公,亚洲人只是电影中提示他们存在的成员 c:18

亚洲人能够全面地看待事物,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c:19

美国足球迷的行为促使增田来检验他的假说,他认为亚洲人是通过广角镜来看世界,西方人则是坐井观天。 c:11

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哪种业绩更好?

亚洲人不是努力来控制形势而是极力地要适应形势。 c:31

对于亚洲人来说,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地方,是由连续不断的物质构成的,从整体上理解世界比片面地看世界要容易理解得多,亚洲人更喜欢集体控制而不是个人控制。对于西方人来说,世界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地方,是由孤立的物体构成的,理解这些东西不用考虑它们的背景,西方人高度倾向于个人控制。东西方人眼中的世界的确很不相同。 c:32

世界是静止的,还是变化的?

现代的亚洲人就如古代的中国人一样从整体观的角度看世界:他们看见了大环境,特别是那些背景(不重要或不引人注目的)事件;他们善于发现各种事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他们看来世界是复杂的、极为易变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他们认为事件的发展是在极端事物之间的循环运动;他们还认为对事件的控制需要与他人协调配合。现代的西方人像古希腊人一样,他们从分析的、个人主义的角度看世界;在他们看来物体是脱离环境的孤立个体;他们认为事件的发生是直线式的运动;他们还认为是他们自己在亲自控制事件的发展,即便情况并非如此,他们还是这样认为。 c:34

第5章 “人性本恶”还是“近墨者黑”?

中国人倾向于把行为归因于背景,而美国人则把同样的行为归因于做事的人 c:46

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原因的归属差异反映了关注焦点的差异 c:13

吉姆会把钱借给那个学生吗?

西方人主要关注处于焦点位置上的物体或人,亚洲人更关注背景以及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c:22

谁更容易犯“事后诸葛”的错误?

明确的模式可能会找到预示不止一种结局的因素,结果,人们可能就不会认为某种特定的结局会出现。而且,当人们的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人们会感到很意外。意外可能会促使人们搜索可能的相关因素,并修正这个模式,从而使人们对这个世界有更精确的了解。 c:20

东方人在认为世界是极为复杂的这个观点上比西方人更接近真理,西方人在他们所建立的世界的明确模式方面无疑是太过于头脑简单了。 c:34

第6章 世界是由“懒惰的名词”还是“勤劳的动词”构成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事物的共性并不能决定这些事物属于同一类别。事物被划分为同一个范畴是因为它们通过共鸣而相互影响。 c:21

对具有共性的物体的分类缺乏兴趣与古代中国人头脑中世界的基本图式是一致的。对于古代的中国人来说,世界是由连续不断的物质构成的。因此,部分—整体的二分法对他们才有意义。 c:18

现代的西方人:(1)比东方人更倾向于对物体进行归类;(2)发现把有关各种属性的规则运用到具体事例中,以这种方式来学习新的范畴比较容易;(3)对范畴进行了更多的归纳,也就是说,从某个范畴的具体事件概括其他事件或者是对范畴进行整体概括。 c:21

范畴有时候是通过把一些规则与一些特征结合在一起来获得的。 c:11

东方人不太突出范畴的一个可能结果就是范畴对于东方人来说不像对于西方人那样可以促进归纳推理。 c:13

西方婴儿学名词更快,东方婴儿学动词更快

动词极具活性,名词就比较具有惰性 c:25

美国的孩子学习的是一个主要由物体构成的世界,日本的小孩儿学习的是一个主要关于各种关系的世界。 c:24

第三,我们知道对具有共同属性的物体进行命名就是使婴儿学习由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物体构成的范畴。 c:12

东方的小孩在学习如何对物体进行归类这方面比西方的小孩儿晚一点 c:14

数学成绩差的孩子,能成为数学家吗?

有一个信念贯穿着西方的智慧史,那就是任何范畴都可以找到它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c:20

是语言的作用吗?

西方语言鼓励人们使用名词,从而带来对物体的归类划分,而东方语言鼓励人们使用动词,结果人们比较强调各种关系 c:20

东亚的语言是高度“语境化的”。比较突出的就是一词多义,因此要想理解这些词就要了解句子的语境。英语单词相对来说意义比较明显,另外讲英语的人也很注重使每个词、每个句子尽可能少地依赖语境。 c:32

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即便是在“下雨了”(It is raining)这样的句子中也必须有主语。相反,汉语、日语、朝鲜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 c:25

对于西方人来说,行为的实施者是自己;对于东方人来说,行为是与他人有关的东西或者是各种力量斗争抗衡的结果 c:19

语言间结构的差异反映在人们习惯性的思维过程中。 c:30

英语比汉语更能促使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个世界 c:12

文化对思维有一种独立于语言之外的影响。 c:39

相对于西方人来说,东方人更多的是从各种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而西方人更倾向于从可以归入各个范畴的静止物体来看这个世界 c:21

西方人脱离背景、强调物体,东方人关注整体和各种关系,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推理方式。 c:18

第7章 “没有逻辑”还是“你说的有道理”?

培养出理性的人作为文化的典范一直就是中国正统教育的目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首先要是一个理性的人,总是具有一些常识性的特征,喜欢谦逊、克制,憎恶抽象的理论和极端的逻辑。 c:11

当论证有意义且其结论合理的时候,人们会对论证逻辑的正确性得出正确的判断。当论证有意义且其结论不合理的时候,人们就很容易判断错。 c:11

东亚人很可能把逻辑抛到一边,而赞成结论的代表性和合理性。他们也很可能不顾逻辑而赞同结论的合理性。 c:12

谁对谁错?

我们发现中国学生比较偏爱包含矛盾的谚语,而美国的学生则喜欢没有矛盾的谚语。 c:19

美国人和中国人同样喜欢没有矛盾的谚语,但是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喜欢含有矛盾的谚语。 c:12

在东方的思想中有一种推理风格,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这种风格被称为辩证法,就是关注各种矛盾、关注如何解决或超越这些矛盾,或者在这些矛盾中找到真理。 c:33

矛盾的原则 因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会不断产生对抗、矛盾和异常。 c:32

变化产生矛盾,矛盾引起变化;不断的变化和矛盾意味着在讨论个体的时候不考虑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及其以前的状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c:17

这些原则包括同一律,即事物就是事物本身而不是其他的事物,还包括非矛盾律,就是一个命题不能既真又假。西方人所坚持的这一对逻辑原则和东方辩证法的精神,至少在表面看来是彼此直接对抗的。 c:18

大多数中国人的回答都在努力寻找一条中间道路。而大多数美国人的回答都只是要求一方做出改变。 c:16

大多数美国人都喜欢逻辑论证,而多数中国人则倾向于辩证论证。 c:12

美国人倾向于把规则作为理由,而中国人则更喜欢折中的理由。 c:26

你是双重性格吗?

巴纳姆效应 c:22

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发现亚洲人在形式逻辑方面遇到了麻烦,我们只是发现亚洲人在日常状态下,在经验或愿望与逻辑发生冲突时,他们不太喜欢使用逻辑。其次,东方人对矛盾不太在意,而是强调中庸之道,这无疑会导致逻辑错误,但是西方人对矛盾的恐惧也同样可以导致逻辑错误。 c:39

美国人倾向于认为能力是你的确具备或确实不具备的特质,因此,要想把朽木雕制成材没有多大意义。亚洲人倾向于认为每一个人,在适当的环境中做出足够的努力,都能学会数学。 c:27

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世界本质的基本假设、关注焦点、感知各种关系的必要能力以及在复杂的背景中认识物体、归因的特点、从范畴还是从关系的角度来组织世界的倾向以及运用规则的倾向性(包括形式逻辑)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此我举出了大量证据。 c:21

第8章 思维方法不能放诸四海而皆准,我们该怎么办?

在西方社会中,个体间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法律的对质来解决的,而在东方,通过调解人解决冲突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c:34

· 背景 · 问题 · 假说或被提议的命题 · 检验的手段 · 证据 · 论证证据的含义 · 结论和建议 c:24

根据西方的观点,一旦签约,就不应该再修改——交易就是交易。对于东方人来说,协议通常被认为是暂时的,并在某种意义上算得上是未来的指针。 c:22

我要表达的是认识的不同与社会及动机的差异脱离不了关系,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根据所处环境的本质而有那样的行为。 c:23

人们应该如何思考?

心理学家担负着描述性研究的任务,要描绘出人们如何思考和行动;而哲学家担负着规则研究的任务,告诉人们如何进行思考和行动。 c:30

形式主义 西方思维中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具有巨大的力量。 c:24

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坚持把形式和内容分开,这样只运用有关形式的逻辑原则就可以进行推理。这就是西方的苦恼之处。 c:18

西方人使形式与内容相分离,坚决主张逻辑方法,这两大恶习常常共同运作产生许多学术谬论 c:18

西方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这种“单一动机谬误”的影响 c:12

基本归因错误 c:11

在科学上,对于那些复杂性不予理睬,而不是欢迎每一个想象得到的相关因素都加入进来,这样你靠近真理的速度就更快了。 c:14

对不同特点的孩子如何因材施教?

辩论是学习分析思维能力、加强对他人观点有效性的自觉反思的重要教育工具。 c:33

在东方,学习知识是无声的而不是用“说”来学习知识,这是长期的传统了,就如公元前6世纪中国老子所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c:24

分析思维把世界剖析为有限数量的分离的物体,这些物体有独特的属性,可以很清楚地进行归类,并适合用语言来表达。整体观的思维是对更广泛的物体及其各种关系的反映,在属性或类别方面,这些物体间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不太适合用语言来表现。 c:15

(1)亚洲人能比西方人看到更多确定的环境或背景这个事实;(2)能全面、辩证、选取中间道路解决问题的方式。 c:32

西方化:人人都穿牛仔裤,看美国大片

亚洲的学者使我确信亚洲的教育在本质上更西方——强调解决问题的分析、批评、逻辑和形式方法。 c:19

分歧会继续:国际冲突在加剧

社会差异十分大,未来的国际冲突不会像过去那样源于经济或政治原因,而是更多地源于文化原因。 c:11

亨廷顿指出西方人误解了现代化——把现代化定义为工业化,一种更复杂的职业结构,财富增加、社会机动性增强、人们具有更好的教养,还有城市化、西方化。 c:11

世界大融合:中国菜的配料里也有奶酪的成分?

认知过程即便只在另一种文化中度过了相对有限的一段时间,也可以进行改进。 c:18

仅仅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一段时间,认知过程就可以得到改进。 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