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30 lines (173 loc) · 26.1 KB

超级合作者.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30 lines (173 loc) · 26.1 KB

超级合作者

马丁·诺瓦克 罗杰·海菲尔德 - 社会文化榜-社科

[内容简介] ? 这是一部洞悉人类社会与行为的里程碑式科普著作。作者马丁?诺瓦克从生物学、数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并阐述了生物之间“合作”得以达成的五种机制——直接互惠、间接互惠、空间博弈、群体选择以及亲缘选择。同时极具洞见地指出,合作是继突变和自然选择之后的第3个进化原则。 ? 《超级合作者》从博弈论之囚徒困境入手,生动展现了自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以来,生物学和进化动力学最重要、也最激动人心的进展。作者认为,借助于“合作”的力量,组织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可以收获更强劲的团队凝聚力,人类社会可以达成更大化的长期利益,比如解决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消除饥荒、突破癌症治疗等方面,从而更好地共存于这个伟大的地球上,让基因得以延续。 ? 湛庐文化出品。 [编辑推荐] ? 新时代的达尔文、明星科学家马丁?诺瓦克24年前沿研究之集合,创立第3进化原则,破解人类合作之谜,洞悉人类社会与行为。 ?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航;哈佛大学教授,社会生物学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语言和认知学家史蒂芬?平克;康奈尔大学数学教授,动力系统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科学家史蒂芬?斯托加茨,联袂推荐。 ? 作者从囚徒困境入手,详细分析了“合作”的5个进化机制及多条博弈策略(如以牙还牙、赢定输移),进而转入探讨基因群落、细胞社会以及蚂蚁社会,并最终揭示出合作对于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我们人类是超级合作者,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拯救我们共同的家园。 ? 马丁?诺瓦克指出,与竞争意识相比,合作意识似乎是人类的直觉或本能。同时他与与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伏锋的合作研究表明,与本土之内的移民相比,来自异域文化的移民可使合作更加深化。 [作者简介] (美)马丁?诺瓦克 ? 哈佛大学数学与生物学教授,进化动力学中心(PED)主任,与著名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和爱德华?威尔逊齐名的科学巨星。 ? 继达尔文之后为进化论作出突破性贡献的第一人,他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合作是继突变和自然选择之后的第3个进化原则。 ? 32岁就成为牛津大学数学生物学教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创建世界第一个理论生物学项目。 ? 将数学应用于生物学的先行者,在病毒动力学、癌细胞进化、空间博弈、间接互惠、演化图论、语言进化等方面皆有建树。在《自然》《科学》《科学美国人》等杂志上发表了350多篇论文,H指数80。 (美)罗杰?海菲尔德 《新科学家》杂志(New Scientist)编辑,科普畅销书作家。

推荐序 竞争与合作的秩序

我将行为经济学基本问题表述为“合作何以可能”——从RNA复制过程中的合作行为到人类与地外智能生物的潜在合作。 c:30

《进化动力学:探索生命的方程》。 c:32

合作的本质是互补性。越是那些强烈互补的元素,越可能构成或多或少具有稳定性的系统,又称为“秩序”。 c:93

诺瓦克将生物演化的基本原理概括为三项:(1)遗传变异;(2)自然选择;(3)合作。 c:50

(1)与竞争意识相比,合作意识似乎是人类的直觉或本能。 c:39

中文版序“我虽跌倒,仍要再起”——兴衰的轮回

为什么说我们彼此之间的合作是人类的基本特性? c:37

从个人的角度看,科学家需要吸收他人的思想,不论他们来自哪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身思维方式的改变。 c:23

另一方面,关于人类为何能如此默契地形成合作、什么是促进合作的最有利环境这些问题,科学能够给出最好的解释 c:16

全球范围的移民比本地移民更能促进合作的深化。 c:32

就是要相信直觉、快速思考 c:34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人们快速的第一反应是合作,而缓慢的思索过程则会鼓励自私的行为。这就是说,合作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类本能。 c:106

人们经常会为现实生活的随机性而担忧,因为随机性给人的感觉是不公平,但从长期来看,在与目光短浅的私利之间的竞争中,公平永远会取得完胜。 c:96

前言 自然选择如何将竞争转化为合作

竞争在进化的过程中起着极其核心的作用。在无穷无尽而又残酷无比的生存斗争中,适应性最强者胜出,其余生物则逐渐灭绝。 c:24

人类是自私的。我们是相互掠夺资源的生物。我们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唯利是图,我们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中,我们都想争第一。我们身上的每一根骨头,都只受自我利益的驱动。我们身上的基因都是自私自利的 c:39

当代世界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合作企业。 c:15

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让我们人类成为已知宇宙中最伟大的合作者。 c:26

如果把400只黑猩猩塞进飞机的经济舱,让它们飞行7个小时。等到了目的地,它们百分之百会跌跌撞撞地走出舱门,耳朵咬掉了,毛发扯秃了,四肢流血不止……而同样的拥挤状况,成百上千万的人们每天都在平静地忍受,因此,我们才能够走遍天下。 c:13

我在本书中提到的“合作”,不仅仅是指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工作,而是指更具体的一层意思,即原先的竞争对手决定开始互相帮助。 c:72

如果他向你推荐了后一种账户,给你而不是给银行最高的回报,那么这就是合作。 c:11

为什么要削弱自身的适应性来提高竞争对手的适应性?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为什么要去关心别人?合作与利己主义背道而驰,合作是非理性的。 c:44

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相互依存。 c:25

我相信,人类的合作能力是与生存竞争能力同步发展的 c:25

自然选择如何会催生互助现象,从而使竞争转化为合作? c:42

研究证明,在一贯冰冷的竞争环境下,合作可以跟无情的生存逻辑很好地相融共处。 c:23

合作可以为创新提供更好的支持,竞争则不能。要想激发创造力、鼓励人们提出原创性的想法,最好的手段是胡萝卜,而不是大棒。 c:71

知道如何促进合作是一回事,而要解释某项行动为何有助于人们和谐共处、有何种程度的贡献,这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c:12

要理解合作,我们首先就必须进行高度的合作。 c:30

对于合作的全新理解,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此前,人们所公认的基本进化原则只有两项——突变和选择,前者产生基因的多样化,后者选出对环境最适应的个体。如果从更具创造性的视角来看待进化,我们必须将“合作”接受为第三条进化原则。选择的前提条件是突变,同样的道理,合作的前提条件是选择和突变,缺一不可。通过合作,进化中才产生了富有建设性的一面,从基因到有机体,从语言到复杂的社会行为。合作就是进化的总设计师。 c:43

我们当前遇到的许多问题和挑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深刻的问题,即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c:32

引言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所考验的是,人们在背叛与合作之间、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选择。仅进行一轮的囚徒困境博弈,理性人的选择往往都是“背叛”。但是,重复进行的囚徒困境博弈告诉我们,只有偏于宽容的策略,最终才能胜出。 c:67

有一次,仿佛是灵光乍现,我顿时有一种感觉:那些精确定义的数学术语、方程和符号就是世界的根本 c:15

宇宙中发生和存在的所有事物、任何事物,都是根据宇宙规则进行逻辑推演的结果。 c:14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我相信斯宾诺莎的上帝,这个上帝表现为世界的法则与调和。” c:15

一切无常事物, 无非比喻一场; 不如意事常八九, 而今如愿以偿; 奇幻难形笔楮, 焕然竟成文章; 永恒女性,自如常, 接引我们向上。 c:33

什么是囚徒困境

只有装备不足的登山者,没有真正的坏天气。” c:45

作为一个强大的数学工具,囚徒困境很好地模拟了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斗争——关于冲突与合作、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斗争。 c:37

这里的困境就在于,如果你们俩都采用对自己最佳、最理性的优势策略,所获得的结果还不如你们同时保持沉默!你们都得到了第三等的结果,但如果你们都合作的话,就可以获得第二等的结果。 c:27

我与“囚徒困境”的不解之缘

因为在数学家所谓的均匀混合种群中,任意两个个体的相遇机会均等,合作者的适应性总是低于背叛者,也就是说,合作者的生存机会更小。随着合作者相继死去,背叛者的数量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多,最后,合作者完全灭绝。 c:25

合作是第3个进化原则

而建立一个成功的数学模型,其关键是要抓住一条自然法则:你对真理的表述要能激发人们的敬畏。 c:18

传说有人曾问米开朗基罗,他是如何创作出《大卫》这一杰作的,米开朗基罗的回答是,他仅仅是把那块大理石上不属于大卫的部分拿掉了而已。 c:20

所有的现代生物物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自然选择是生物物种变迁的主要原因。 c:18

只有当一种性状能够为生物带来进化优势时,这种性状才会在漫长的生物代际之中得以传递 c:29

达尔文指的是最适应环境的物种,而不一定是最强的。 c:27

竞争和冲突始终存在,正如阴阳两面总是形影不离一样。 c:12

合作是复杂生命的设计师。 c:13

孟德尔之所以能够发现遗传定律,是因为他利用明确的数学假设来引导自己的研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意忽略一部分不能证实其假设的模糊的实验结果。 c:13

特·梅甚至一度将哈代—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第一定律。感谢哈代和温伯 c:11

01 合作的5大机制

当两个个体再次碰面的概率高于无私行为的成本收益比时,直接互惠就能引领合作的进化。 c:36

一连几个晚上,它们都要回到同一处伤口继续用餐。人们认为,它们能识别出猎物的呼吸声,就像我们利用语音来识别彼此一样。 c:12

蝙蝠更愿意与之前喂养过自己的蝙蝠分享血液——蝙蝠之间会花时间为彼此梳理打扮,尤其在胃部的毛发处花很多工夫,以使得对方能识别出自己。 c:21

直接互惠,就是简单的平等交换原则。 c:31

为了让直接互惠发挥作用,双方需要不断重复接触,这样才能有机会用一方的好意回报另一方的好意。 c:44

由直接互惠引起的合作进化,需要参与者有能力识别出眼前的同伴,并回忆起之前与之打交道的结果。它(他)们至少需要一点记忆力,去记住另一个生命体对它(他)们做过的事情,也需要一点智力,去想清楚是否要采取互惠行为。换句话说,直接互惠需要一定程度的高级认知能力。 c:31

虽然看似矛盾,但“利他”行为很可能直接源自于理性玩家的“自私”动机。 c:34

如果某一方的背叛行为会让同伴在下次相遇的时候也采取背叛行为,那么他(它)就会三思而后行。 c:18

人类情感和体验中的很大一部分,譬如感激、同情、内疚、信任、友谊以及道德败坏,都源于同样简单的互惠逻辑, c:26

最理想的友谊建立在平等的关系基础上,而只有真诚的互惠,才能让这样的关系成为可能。 c:21

冷酷策略(Grim Strategy)是能够引发合作的,即只要你合作,我就合作,但如果你背叛了一次,我就会永久性地采取背叛行为 c:20

冷酷策略 只要对方合作,我就合作,但如果对方背叛了一次,我就会永久地采取背叛行为。 c:46

以牙还牙 总是怀着对对方充满信任的态度开始博弈,之后便模仿对方上一步的动作,只有当对方背叛时,才会采取背叛行为。 c:63

“这就是友善的属性,也就是说,永远不做第一个背叛的人。”这一属性很有意思,因为不会在对别人采取报复手段之后还心存芥蒂。 c:48

一牙还两牙 “以牙还牙”策略的变种。除非对方接连两次采取背叛行为,否则就一直保持合作态度。 c:37

“布里丹之驴”悖论在现实中的体现。这一悖论是讲,一头驴不知在两堆干草中如何选择,最后饥饿而死。 c:13

颤抖的手和糊涂的脑子,共同导致了我所谓的有“噪声”的互动。 c:20

博弈策略永远背叛 不论对手策略如何,总是采取背叛行为。无条件合作 不论对手策略如何,总是与其进行合作。 c:32

宽宏以牙还牙 “以牙还牙”策略的变种。永远以合作的态度来回报对方的合作。当遇到背叛时,以某一概率与对方进行合作。 c:57

正如这些策略中任何一个都不会在竞赛中取得完胜一样,人类社会也将永远是合作者(守法公民)和背叛者(犯罪分子)的混合体。 c:26

“病毒动力学”,其特点就是通过数学模型研究病毒在感染宿主体内的发展过程。 c:17

如果我做得好,我就会重复我上一步的行为;如果我做得不好,我就会改变之前的行为。 c:11

如果我做得好[插图],我就会重复我上一步的行为;如果我做得不好[插图],我就会改变之前的行为。 c:37

赢定输移’(Win Stay, Lose Shift) c:20

赢定输移 如果我们在上一轮中都采取合作行为,那么我会再次选择合作。如果我们在上一轮中都采取背叛行为,那么我会以某一概率与对方合作。如果我们在上一轮中采取了不同的行为,那么我会选择背叛。 c:60

无条件合作者能够逐渐摧毁“以牙还牙”和“宽宏以牙还牙”,却无法击败“赢定输移”。 c:13

当遇到背叛者时,这一策略会以某一给定概率,用无法预测的方式采取合作。这样就可以实现自我保护,免遭机会主义者的盘剥。 c:18

我们惊奇地发现,曾经在同步博弈中击败所有对手的“赢定输移”策略,如今却从胜者的宝座上退了下来。接替它掌握统治大权的,是“宽宏以牙还牙”策略。 c:21

在交替型博弈中,你先走,我后走。我在作出下一步决定之前,可以得到关于你的行动的所有相关信息,反之亦然。但是,在同步博弈中,双方谁也不知道在这一轮中对方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c:13

正如我们在模拟博弈中所看到的一样,后一种策略在同步博弈中更为成功,而类似“宽宏以牙还牙”策略的玩家则在交替型博弈中获得了更高的分数。在人类合作的生态世界里,两种策略都占有一定比重。 c:21

你永远不会因为太过宽容而输掉游戏 c:27

总体来看,“赢定输移”更能适应错误的发生,因为这一策略会主动寻找更好的结果,在双方均采取背叛行为之后,还能试图恢复合作的模式,虽然也会盘剥无条件合作者。相反,“以牙还牙”则不会盘剥无条件合作者,但在对方背叛之后,也不会试图恢复合作关系。 c:23

第2章 合作机制2间接互惠

我们付出成本与某个人合作,不指望这个人给予直接的回报;相反,这种行为相当于购买了一个名声,确保将来你能从其他人那里得到回报。只要期望的未来收益超过所需付出的成本,利他行为就会产生。 c:39

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c:12

直接互惠依赖于你对另一个人的切身感受,而间接互惠还将其他人的经验考虑在内。 c:20

为了理解间接互惠的真谛,我们就要认清名声的力量。 c:18

间接互惠在我们处理事务、达成合作的过程中几乎占据了最中心的地位。在闲聊、八卦和玩笑的帮助下,我们能够对某人的名声进行判定,对某人的能力进行估计,以此来决定是否要与他打交道。这就同时解释了慈善活动的发展,以及名人花边新闻杂志的流行。 c:23

间接互惠的网络可以让某人建立起擅长某一特定工作的名声,由此,社会中相互依存的人群就能进行劳动分工,也可以维持极度专业化的个体生存。 c:24

合作就意味着为了让他人得到收益而付出成本。 c:27

间接互惠就更像是:“如果我给你挠了背,我就树立起了一个好榜样,可以鼓励他人效仿这个做法,如果足够幸运的话,也会有人给我挠背。” c:16

当我们知道,自己今天的行为有可能波及未来之时,我们所有人的行为方式都会发生改变。 c:27

借助于间接互惠的强大力量,黄金法则同时将共情、互惠思想与坚定的信念融合为一体——如果我今天善待了他人,明天就会有别人善待我。 c:18

宇宙中最不可思议之事,就是宇宙竟然如此可思可议。 c:15

我对你采取的行为不仅依赖于你曾经对我做过的事情,而且也依赖于你曾经对他人做过的事情。 c:22

如果你背叛了拥有良好信誉的某人,那么你就会因此得到较差的信誉。但如果你背叛了信誉较差的某人,那么你还能继续保持良好的信誉。 c:24

自己的友善行为虽然可能得不到接受方的回报,但旁观的第三方会因为他公开表达的悲痛而有所感触。 c:13

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自然选择所偏好的策略——“识别力”策略,会对他人的名声予以关注。 c:13

我们的理论是说,只有期望的未来收益超过所需付出的成本之时,利他主义行为才会产生。 c:44

间接互惠之所以能让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也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某种“中庸之道”的完美平衡。 c:12

如果有人偷了我的钱袋,他不过偷走了一些废物; 那不过是些毫无价值的东西罢了; 以前是我的,现在是他的,也曾做过成千上万人的奴隶。 可是谁若偷去了我的名誉, 虽然不能因此而富足, 但却令我一贫如洗。 莎士比亚,《奥赛罗》 c:11

“为了实现直接互惠,你需要一张脸。为了实现间接互惠,你需要一个名字。” c:27

第3章 合作机制3空间博弈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混沌世界中,合作者的平均出现频率是31.78%。 c:26

如果人们认为数学很不简单,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人生有多复杂。 c:18

人们之所以决定以聚居的方式生活在一起,而不是随机分散在各处,目的就是为了合作。 c:18

存在于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物中的复杂性与随机性,都是细胞自动机的成果。世间万物都可以被视为一场空间博弈。 c:16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混沌世界中,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固定点。合作者的平均出现频率是31.78%。 c:22

在一个结构化的世界中,不需要聪明的思想也能促成合作的产生。事实上,根本就不需要有大脑。 c:20

第4章 合作机制4群体选择

自然选择既能影响到个人,也能影响到由个人组成的群体。研究表明,只要群体中的个体愿意为群体利益而付出自己的代价,那么,这样的群体就会拥有生存优势。 c:25

毫无疑问,如果某个部落拥有一批愿意牺牲自我、帮助他人、成全共同利益的成员,那么这个部落就能胜过许多其他部落。这就是自然选择。 c:14

这样一来,自然选择就鼓励了合作行为,并因此提高了群体生息繁衍的潜力。 c:12

只要收益与成本之比超过群体成员数与群体数量之比加1,群体选择就能促进合作的进化 c:18

为了实现有效率的群体选择,各群体需要一定的机制,来阻止个体在群体之间太过自由地移动。可以将此机制称为部落忠诚度或群体黏性。 c:26

许多人类美德都是在战争的严酷考验中锻造出来的。 c:19

群体选择只是表明,一些群体中存在某种机制,能使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较好地达成一致,如果这类机制能够提升整个群体的表现或适应性,那么在激烈的群体间竞争中,这些群体就能取得优势。 c:16

第5章 合作机制5亲缘选择

与谁的血缘关系越近,我们就越愿意努力与谁达成合作。这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之所以得到进化,是因为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增加传到下一代的基因数量,从而扩大我们未来的遗传规模。这就是第5个合作机制——亲缘选择。 c:15

如果个体的关键目标是要让自己的基因延续到下一代,那么个体有理由付出成本,为携带相同基因的亲属提供利益。 c:14

02 合作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居功至伟

科学家不是给出正确答案的人,而是问出正确问题的人。 c:12

03 我们是才艺卓绝的超级合作者

语言需要在合作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得以进化,因为除非个体之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合作关系,否则就不会介意去思考如何在彼此之间建立新的沟通方式。只有在信息传输能同时惠及讲话者与倾听者时,才能建立起我们所发出的声音和我们想要沟通的意义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语言与合作就实现了同步进化。 c:14

语言、脑力和社会,就这样跳起了一场三人舞,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其中一位伴随着另一位迈出舞步的同时,协同进化也就出现了。而由于有了分布广泛的间接互惠这种新发明,协同进化就引导着了不起的生物——智人,实现了社会大脑的进化。 c:12

智人与其他物种相比,存在两点鲜明的特征:技术,以及非亲属之间的社会合作。我们掌握语言这种工具的事实不会是一种巧合,而语言也是令我们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的第三件事物。 c:15

第10章“欢乐颂”取代“公地悲剧”

囚徒困境是在两个人之间展开的博弈。而只要参与人数超过两人,就是公共品博弈。 c:17

所有人都能免费使用的资源,必定无法长久维持。免费使用,最后便成为免费滥用。 c:19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利他主义者,就没有搭便车的动机。没有圣人,也就没有罪人。 c:25

第11章 奖励比惩罚更有利于合作

即便人们自身无法从惩罚行为中获益,人们也有意愿为集体和社会利益而惩罚他人。实验告诉我们,实施报复性惩罚的玩家,成绩往往都很糟糕。对于公共事业来说,奖励比惩罚更能促进合作。 c:16

代价高昂的惩罚可能是促进合作的强大动力。 c:18

在公共品博弈中,惩罚的手段的确可以强迫玩家进行合作,但其成本过高,将合作带来的优势也破坏掉了。换句话说,如果根本不给玩家以惩罚的机会,反而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c:12

通过将公共品博弈与定向互动博弈联系在一起,就能解决公地悲剧。也就是说,与其停止合作并影响到传统公共品博弈中的所有玩家,不如只停止与那些背叛者的合作,甚至还可以对其他的合作者予以奖励。 c:20

惩罚,有两种基本分类。本章中的讨论主要针对其中一种:同侪惩罚,也就是黑手党惯用的手法,或是自行惩戒犯错之人的手段。第二类惩罚来自于更高层级的权威,一般存在于层级体制之中。 c:11

第12章 合作与利他行为的三度影响力

除非玩家有能力掌握直接互惠和间接互惠,否则在均匀混合群体之中,合作者永远会输给背叛者。 c:13

这些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人,都远在几个分隔度之外,有些人从未与我们谋面,但他们的性情和行为会对外激起涟漪,并通过社会网络的中介,波及我们。 c:12

虽然所有人之间存在的平均分隔度都为六度,但我们影响他人的能力,仅能推及到三度之内 c:16

在我们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时,会很快发现,几乎我们全部的行为和欲望,都与其他人的存在紧密相关。 c:18

第13章 集合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合作

数学天才科琳娜·塔尼塔用数学公式告诉我们:集合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合作。只要流动性大小合适,合作者就有机会在一起共处足够长的时间,从而形成互惠;或者,合作者有更多的机会逃脱,远离试图盘剥他们的背叛者。 c:20

集合的数量越多,就越有利于合作。这是因为,当集合的数量较多时,合作者就有更多的机会逃脱,远离试图盘剥他们的背叛者,加入没有麻烦的集合。 c:26

人类下一步该怎么办

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就一起走 c:26

“合作”是永恒的旋律

我们的眼光应该跨越那个狭隘的观点——惩罚和威胁可以促进合作。在我看来,只有通过富有激励性的交互,例如参与、友谊和奖赏,才能促成创造性的合作。 c:15

译者后记

尽量固定你的团队成员,提高个体重复碰面的概率,促进直接互惠(合作机制1);建立团队内和团队之间的声誉传播机制,促进间接互惠(合作机制2);控制团队规模,减少个体平均邻居数量,优化空间选择(合作机制3)。或者设立奖惩制度,奖励团队内的合作行为,惩罚背叛行为,这样的实际效果是增大了合作收益,降低了背叛收益,从而促进合作(适用于所有5种合作机制)。 c: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