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97 lines (249 loc) · 36.4 KB

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97 lines (249 loc) · 36.4 KB

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

罗尔夫·多贝里 - 个人成长榜-认知思维

《清醒思考的艺术》不仅指陈思考错误,更提出有效对抗妙招,预防掉入隐形思考陷阱,让你看清思考盲点,清除决策障碍,选对思考方法,做出正确选择。每个思考错误搭配一幅风格独特的插画,实用性与娱乐性兼具。罗尔夫·多贝里既有深邃的洞察能力,又有出色的讲故事能力,穿插生活趣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爱情关系、投资理财、股票买卖、心理学实验等,叙述丰富、幽默,耐人寻味。躁动的年代,我们需要一本锻炼独立思考的书!

自序

我们高估自己的学识要比低估自己的学识频繁得多。失去某种东西的危险要比获得某种东西的前景更能促使我们快速行动。 c:449

它也许不能给你带来好运,但至少能保证你不会面对太大的灾难。 c:70

1 幸存偏误 为什么你该去逛逛墓地

幸存偏误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 c:1431

幸存偏误意味着:你系统性地高估了成功概率。解决办法: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这样的散步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c:1086

2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哈佛是好大学还是烂大学?我们不清楚

结论:凡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强健肌肉、美貌、高收入、长寿、影响力、快乐,你都要看仔细。在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你要诚实地面对自己。 c:880

3 过度自信效应 你为什么会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我们总是系统性地高估我们的学识和预测能力——而且高估得很厉害。对于过度自信效应,重要的不是单个估计是否正确。过度自信会令你忽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 c:758

84%的法国男人都声称自己是高出平均水准的好情人。没有过度自信效应时正好是50%——这符合逻辑,因为“平均”(准确地说是:正中)指的正是,50%在上面,50%在下面。 c:51

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们做出的。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 c:1139

4 从众心理 就算有数百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从众心理(有时被含糊地称为随大溜)是指:只要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换言之,越多的人认为一个想法正确,这个想法就更加正确——这当然是荒谬的。 c:500

英国作家毛姆这样讲道:“就算有5 000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c:506

5 纠缠于沉没成本 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纠缠于沉没成本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c:50

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c:1127

6 互惠偏误 你为什么不该让别人请你喝饮料

互惠偏误你为什么不该让别人请你喝饮料 c:37

互惠是风险管理;没有互惠,人类——还有无数种动物——早就灭绝了。 c:352

7 确认偏误之一 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你要格外小心

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你要格外小心 c:38

确认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它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换句话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因此被称作反驳证据,不过它缺少合适的德语表达)的新信息。 c:730

8 确认偏误之二 干掉你的宠儿

结论:请你与确认偏误做斗争。请你写下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预防措施、节食、成功策略的,然后寻找反驳证据。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这是一桩艰苦的工作,但作为聪明人士,你不会躲避的。 c:758

9 权威偏误 你为什么该藐视权威

权威偏误你为什么该藐视权威 c:19

如果不服从权威,会发生什么事?《圣经》第一章就说得明明白白:会被逐出天堂。 c:65

经常可以证明,权威也会出错。出错是人类的通病,但重要的是,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面对专家意见时我们往往会比面对其他意见粗心许多。还有,我们会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这就是权威偏误。 c:509

几乎所有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都接受了所谓的“机组资源管理”训练,学习坦率、迅速指出毛病。换句话说:他们训练自己努力摆脱权威偏误。 c:146

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一位专家,我都会设法向他挑战。请你也这么做。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c:590

10 对比效应 你为什么最好别找模特儿等级的朋友一起出门

当我们同时面对某种难看、便宜、小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判断出另一种东西更漂亮、更贵、更大。我们很难做出绝对的判断。 c:351

11 现成偏误 你为什么宁可用一张错误的地图,也不愿没有地图

你为什么宁可用一张错误的地图,也不愿没有地图 c:57

现成偏误是指: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 c:817

请与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与你拥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因为你独自战胜不了现成偏误。 c:745

12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如果有人建议你选择一条“先经历痛苦的道路”,你应该敲响警钟

如果有人建议你选择一条“先经历痛苦的道路”,你应该敲响警钟 c:74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是确认偏误的一种变体。使用这个花招大大有利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或对事情没有把握的专业人员。如果情况继续走下坡路,就证明了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如果情况意外地回升了,客户开心,专业人员则可以将好转归功于他的能力。不管怎样——他总是对的。 c:466

13 故事偏误 为什么就连真实的故事也是骗局

故事偏误为什么就连真实的故事也是骗局 c:19

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曾经说道:“我们尝试编故事,就像人们喜欢试穿衣服。” c:96

结论: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我们这样做是在扭曲真相——这会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应对方法:请你将这些故事拆解开来。请你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训练方法:请你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 c:568

14 事后诸葛亮偏误 你为什么应该写日记

事后诸葛亮偏误你为什么应该写日记 c:19

事后诸葛亮偏误(英语叫作“hindsight bias”) c:69

回顾之下金融危机的发生似乎完全符合逻辑,是不可避免的。可没有一位经济学家——全世界的经济学家有近百万名——预言到了它的准确发展。 c:36

事后诸葛亮偏误绝对是最顽固的思维错误之一,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为“我早知道现象”,即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显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 c:366

但我还有一个建议,这建议更多是来自个人经验而不是科学:请你记日记。请你写下你的预测——有关政治、事业、体重、股市等。请你不时地拿你的记载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你会惊讶你是个多么糟糕的预测家。另外,请你也同样读历史。不是事后的、成熟的理论,而是那个时代的日记、剪报、备忘录。这会让你更好地感觉到世界的不可预见性。 c:519

15 司机的知识 你为什么不可以把新闻播音员说的话当真

你为什么不可以把新闻播音员说的话当真 c:18

他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识,来自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以获得知识的人们;另一种就是司机的知识,按芒格故事里的意思,司机是指那些装得好像他们知道的人。他们会模仿别人表演,他们也可能拥有动听的声音或具有说服力的形象。但他们传播的知识是空洞的,他们高谈阔论地挥霍着华丽词汇。 c:483

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么就说“我不知道”。他这么说时不会觉得难为情,甚至还会带着一定的骄傲。而从“司机们”那儿,你别的什么话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这一句。 c:576

16 控制错觉 你实际控制的少于你以为的

控制错觉
你实际控制的少于你以为的 c:30

每天上午快9点时,一个头戴红帽子的男人就会站在一座广场上,疯狂地将帽子挥来挥去。5分钟后他又消失了。有一天一位警察走到他面前:“你到底在做什么?”“我在驱赶长颈鹿。”“这儿没有长颈鹿。”“没错,这正是因为我干活干得好。” c:33

控制错觉是指: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 c:593

请你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吧。 c:645

17 激励过敏倾向 你为什么不该按实际开销付钱给你的律师

令人吃惊的是两个次要方面:第一,一旦有激励加入游戏或改变了激励,人们就会迅速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第二,人们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 c:535

结论:请小心激励过敏倾向。如果你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行为感到吃惊,请你想想,那后面隐藏着什么激励机制。我保证,你可以这样解释90%的行为。激情、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或恶意最多占到10%。 c:451

18 回归均值 医生、顾问、教练及心理治疗师的作用令人怀疑

回归均值
医生、顾问、教练及心理治疗师的作用令人怀疑 c:27

极端成绩与不太极端的成绩总是来回交替。 c:150

抑郁症患者的情况也类似,离开医院时他们的抑郁程度通常都减轻了。不过,很有可能,这与住院毫无关系。 c:29

结论:当你听到诸如“我病了,去看医生,现在我好了,因此是那位医生帮助了我”或“这一年公司业绩很糟糕,我们请了个顾问回来,现在业绩恢复正常了”的话时,很有可能就是回归均值在起作用。 c:244

19 公地悲剧 为什么理性的人不去诉诸理性

公地悲剧为什么理性的人不去诉诸理性 c:20

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就潜伏着公地悲剧: c:332

20 结果偏误 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

结果偏误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 c:22

猴子的故事说明了结果偏误: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作决定的过程。这种思维错误又名史学家错误。 c:460

你要分析过程而不是结果。 c:203

结论:请你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做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你最好仔细研究一下这样作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或者为一个也许是纯属偶然地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这个决定是出于理性而做出的吗?如果是,那你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 c:483

21 选择的悖论 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

选择的悖论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 c:27

在我小时候,只有三种酸奶、三个电视频道、两座教堂、两种奶酪、一种鱼(鳟鱼)和一款电话机。那个带拨号盘的黑盒子除了打电话派不上别的用场,但在当年这足够了。 c:27

只有最好的才适合你吗?在存在无限选择的年代,情况恰恰相反: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c:273

22 讨喜偏误 你行为不理性,是因为你想讨别人喜欢

没有什么比让顾客相信你真心喜欢他更管用。 c:118

我们会觉得一个人讨喜,如果他:(1)外表有吸引力;(2)在出身、个性和兴趣上与我们相似;(3)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 c:306

一种动物看世界的方式越像人类,我们对它们就越有好感。 c:149

结论:你在判断一笔生意时应该坚持不受卖方影响。请你不要考虑他,更好的办法是:请你想象他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c:432

23 禀赋效应 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

禀赋效应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 c:31

禀赋效应。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换句话说:当我们出售某物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为它支付的钱。 c:539

让我们放弃要比让我们囤积难得多。这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在房子里堆满废物,也说明了为什么邮票、手表或艺术品的爱好者很少将他们的收藏拿出来交换或出售。 c:244

结论: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请将你拥有的视作“宇宙”临时留给你的某种东西。要知道你拥有的一切随时又会被拿走。 c:561

24 奇迹 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奇迹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c:26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这是一种未知力量的作用,他称之为同步性。 c:79

结论: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的发生没什么可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 c:397

25 团体迷思 共识为什么有可能是危险的

团体迷思共识为什么有可能是危险的 c:27

团体迷思:一群智慧的人做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做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团体迷思是从众心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c:218

结论:如果你是一个智囊团的成员,无论何时,你都要讲出你的看法——哪怕这看法不是很中听。你要仔细考虑没有讲出的意见,必要时要甘冒被隔离在温暖团体之外的风险。如果你领导着一支团队,请你指定某人唱反调。他将不是团队里最受欢迎的人,但也许是最重要的人。 c:438

26 忽视概率偏误 累计奖金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忽视概率偏误累计奖金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c:17

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累计奖金的多少及电压的强度),而不是对它的概率。换个说法: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 c:331

正因为我们没有天生的风险感,我们经常忘记风险。 c:82

因此,0%的风险看起来要比1%好得多。 c:16

结论:我们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除非风险为零。由于我们不能直觉地理解风险,我们必须计算。在概率公开的地方——像彩票——这就很容易。而在普通生活中,风险很难估计,但又是躲也躲不过的。 c:267

27 零风险偏误 你为什么会为零风险支付过多

零风险偏误你为什么会为零风险支付过多 c:16

因此看起来第一种情况对你应该更有利,但某种东西在驱使我们过高地评价零风险。 c:42

风险越大,其中包含的感情成分越多,降低风险对我们的安慰就越小。 c:142

结论: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无论是你的积蓄、你的健康、你的婚姻、你的友谊、你的敌人,还是你的土地。请你满足于至少有东西让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的快乐。研究表明,无论是中了百万彩票还是半身瘫痪都不会长期改变你的满意程度。不管发生什么事,快乐的人照样快乐,不快乐的人依旧不快乐。更多内容请见享乐适应症那一章。 c:468

28 稀少性谬误 为什么饼干越少越好吃

稀少性谬误为什么饼干越少越好吃 c:22

罗马人说:“物以稀为贵。”稀少性谬误果然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 c:44

这都无所谓,关键是它们稀少。 c:27

结论: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因此请你仅按价格和作用判断一样东西。你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是否有哪位“伦敦来的医生”也想要它。 c:453

29 忽视基本概率 当你在怀俄明州听到马蹄声、见到黑白条纹时……

精确描述误导了我们,让冷静的目光偏离了统计真相。科学里称这种思维错误为忽视基本概率。 c:176

沃伦·巴菲特曾经解释过他为什么没有投资生物技术公司:“这些公司有多少营业额达到数亿美元呢?根本就没有——最有可能的情形是,这些公司在中期踏步。”这是清晰的基本概率思维。 c:93

我认为我的任务是给大学生们开一门基本概率速成课:“凭这所学校的文凭进入一个集团董事会的概率低于1%。所以不管你们多聪明、多努力,最有可能的情形是,你们会在中层管理部门止步不前。”我收获的是大学生们因惊异而瞪大的眼睛,我想我为缓和未来的中年危机做出了一份贡献。 c:137

30 赌徒谬误 为什么没有一种平衡命运的力量

赌徒谬误
为什么没有一种平衡命运的力量 c:15

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这就是常说的赌徒谬误,但独立事件不存在平衡的力量 c:323

但如果你足够理智,你肯定会押人头,因为你必然会想到,这枚硬币应该是镀锌的。 c:57

结论:请你仔细观看,看你面对的是否是独立的事件——不过这主要存在于赌场、彩票和理论书籍里。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大多有着相互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请你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除了回归均值的情形)。 c:261

31 锚定效应 数字轮盘如何搞得我们晕头转向

我们都会使用锚定效应。我们选取某种熟悉的东西,大胆地从那里闯入陌生地。 c:65

愚蠢的是,我们也会将锚定在根本站不住脚的地方。 c:53

因此,一个对象的价值越无法确定——房地产、公司、艺术品——就越容易受锚定影响,就连职业人员也无法避免。 c:155

32 归纳法 如何把别人的钱弄进自己的口袋

归纳法如何把别人的钱弄进自己的口袋 c:18

我们大家都有由观察个体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的倾向。这是危险的。 c:206

我们也可以利用归纳法进行思考。这里将告诉你如何使用归纳法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请你寄出100 000份股指预测的邮件。你在一半邮件里预测下个月股票行情会上升,在另一半邮件里预测股票行情将回落。假定一个月后股指回落了,你就再发一遍邮件,这回只发给你做出了正确预测(股指会跌)的那50 000人。你再将这50 000人分成两组,写信给第一组,说股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会上升,给另一组写信说股指会跌。如此类推,10个月后还剩下100个人,你给他们作的预测从没有出错。在这100个人的眼里你就是英雄。你证明了,你拥有真正的先知式的预测能力。于是这100个人中的几位会将他们的财产托付给你。然后你就可以怀揣这笔钱逃去巴西了。 c:93

归纳法有可能具有诱惑性:“人类一直都是成功的,因此我们也将征服未来的挑战。”听起来不错,但我们没有考虑:只有那些幸存到现在的物种才能这么说。以我们存在的事实来说明将来我们也会存在,这是一个严重的思维错误——估计是最严重的。 c:259

33 规避损失 为什么凶恶的面孔比友善的面孔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

规避损失为什么凶恶的面孔比友善的面孔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 c:18

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科学里称之为规避损失。 c:205

我们无法改变:恶比善更有影响力。我们对不利东西的反应要比对有利东西的反应敏感。走在大街上,一张凶恶的脸要比一张友善的脸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恶行要比善行更久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当然也有例外:在事关我们自己的时候。 c:324

34 社会性懈怠 团队为什么会使人懒惰

社会性懈怠团队为什么会使人懒惰 c:15

社会性懈怠是一种理性行为:假如使出一半力就行,又不会引起注意,为什么要使出全力呢?一句话,社会性懈怠是一种我们让自己亏欠所有人的欺骗形式。这一欺骗大多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知不觉地发生的——就像马拉车一样。 c:246

在日本,如果团队由尽可能多的各种专业人员组成会更好。这很有意思,因为在这种团队里个人的效率可以归功于这些专家。 c:49

结论: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人的时候(否则就不存在团队了)。可以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 c:278

35 指数增长 一张对折的纸为什么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指数增长一张对折的纸为什么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c:17

请你使用一个窍门:计算倍增时间。请用数字70除以增长的百分比 c:159

没有什么按百分比计算的东西,会一直增长——大多数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也会忘记这一点。每个指数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达到一个极限。 c:78

结论:当事关增长率时,请不要相信你的感觉。你的感觉是没有用的——请你承认这一点。真正有助于你的是计算器,或者,在增长率小时,就使用计算倍增时间的诀窍。 c:359

36 赢家的诅咒 你愿意为100欧元支付多少钱?

赢家的诅咒你愿意为100欧元支付多少钱? c:11

赢家的诅咒是指:拍卖的赢家大多是事实上的输家。 c:193

如果阿尔迪超市想引进一种新洗涤剂,它会向5个供货商索要报价,这与拍卖没有区别——带有赢家的诅咒的危险。 c:12

我出于怜悯没有接受最低的报价——为这位可怜的粉刷工避免了赢家的诅咒。 c:28

那我们什么会沦为赢家的诅咒的受害者呢?一方面,因为一种货物的真实价值是不确定的。出价方越多,报价过高的概率就越大。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想排挤竞争对手。 c:106

请你记住沃伦·巴菲特的建议:“千万不要参与拍卖。”做不到?你是在一个无法躲开拍卖的行业工作?那你就确定一个最高价,从中扣除20%支付赢家的诅咒效应。请你将这个数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坚决遵守它。 c:251

37 基本特征谬误 千万别问一位作家他的小说是不是自传

基本特征谬误千万别问一位作家他的小说是不是自传 c:15

基本特征谬误是指,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在解释某些东西时低估情境因素。 c:306

尤其是在面对负面事件时,基本特征谬误会体现得更明显。 c:42

我们总是先在企业老板身上寻找业务好坏的原因。即使我们本该知道,领导才能对经济成功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普遍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的影响力。 c:154

结论:不管戏剧多么让我们着迷,舞台上的人绝非孤立的,他们的表演离不开一个个情境。你若真想理解正在表演的戏剧,就请你不要只注重表演者,而是多关注他们的表演或舞蹈。 c:259

38 错误的因果关系 你为什么不该相信仙鹤送子

错误的因果关系你为什么不该相信仙鹤送子 c:12

以上两则故事都出自《下蛋的狗》一书,它说明了因果的混淆。虱子离开寄主,是因为寄主发烧了——它们的脚烫得受不了。一旦寄主烧度减退,它们自然乐于返回。火势越大,投入的消防人员自然就越多,相反的逻辑当然是不成立的。 c:25

“良好的员工激励会创造更高的企业利润。”果真如此吗?还是说员工们积极性更高,是因为公司经营得那么好?经济图书作者和顾问经常运用错误的——或至少是未经证实的——因果关系。 c:67

美国与中国的共生现象对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要比货币政策重要得多。 c:50

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你要看仔细。有时两者之间因果恰恰相反,有时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就像仙鹤和婴儿一样。 c:296

39 光环效应 长相好的人为什么容易事业有成

光环效应长相好的人为什么容易事业有成 c:17

光环效应是指: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 c:246

如果某人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美貌、社会地位、年龄)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印象,那么它将“普照”其他的一切,从而过度影响其总体印象 c:161

结论:光环效应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因此你要看仔细。请你排除醒目的特征。 c:247

40 替代途径 恭喜你赢了俄罗斯轮盘赌

替代途径是指,所有同样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情。 c:252

替代途径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很少会想到它们。任何玩垃圾债券、期权和信用违约互换,挣到数百万欧元的人,都不该忘记,他同时有一堆危险的替代途径,它们会直接将他拖进毁灭。 c:140

结论: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因此,请你时刻考虑你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比起你通过无惊险的平凡途径(比如从事律师、牙医、滑雪教练、飞行员或企业顾问的辛苦工作)获得的成功,别拿通过冒险的替代途径获得的成功太当真。蒙田怎么说来着:“我的生命充满不幸——这些不幸大多没有发生。” c:311

41 预测的错觉 水晶球如何歪曲了你的目光

预测的错觉水晶球如何歪曲了你的目光 c:12

预言未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他们自己一无所知的人。 c:267

专家不必为错误预测付出代价——无论是以金钱损失还是以失去好名声的形式。换句话说,社会给了这些人不受约束的预测权利。 c:113

结论: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我为此训练出了一种条件反射——我会对每个预测报以一笑,以此去除它的装腔作势,随后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这位专家的预测有何约束机制? c:155

42 关联谬误 有说服力的故事为什么会误导人

因为我们会直觉地理解“和谐的”或“可信的”故事。 c:76

1)法兰克福机场关闭了,航班被取消了;(2)法兰克福机场因天气恶劣关闭了,航班被取消了。这回你肯定能答对:答案(1)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答案(2)必须满足另外一个条件,也就是恶劣天气 c:20

一种是直觉、机械、直接的思维;另一种是有意识、理性、缓慢、有逻辑性的思维。 c:191

结论:请你忘记“左半脑和右半脑”的说法吧,更重要的是直觉思维和有意识的思维之间的区别。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决定时不顺从它们对你是有好处的。 c:318

43 框架效应 言为心声

框架效应是指: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 c:355

美化是框架效应特别喜欢采用的方式之一。 c:178

结论:你要意识到,没有框架效应,你什么也不能描述,每个事实——不管你是从一位朋友那儿听到的,还是在一份严肃的报刊上读到的——都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本章也不例外。 c:249

44 行动偏误 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种痛苦

行动偏误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种痛苦 c:15

这就是行动偏误: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c:260

来自英国的研究说明,如果警察耐心等候,受伤者比(年轻)警察过早干预的情形要少。 c:30

结论:在不明情形下我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随便什么——不管它有没有帮助。之后我们会感觉好受些,虽然其实什么也没有好转——事实甚至往往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克制自己。“人类的全部不幸就是他们不能安静地待在他们的房间里。”帕斯卡尔就曾经这么写道,在他的书房里。 c:355

45 不作为偏误 为什么你不是答案就是问题

不作为偏误为什么你不是答案就是问题 c:12

不作为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 c:254

作为官员或政客,你要认真对待民众中的不作为偏误——保护自己,对你有利。 c:43

主动的死亡援助,哪怕它符合垂死者的口头愿望,在德国和瑞士也是要受罚的,而故意放弃维持生命的措施是不受罚的。 c:37

不作为偏误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更喜欢让某人自己撞上刀口,而不愿直接伤害他。 c:99

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c:218

46 自利偏误 你为什么从不自责

自利偏误你为什么从不自责 c:12

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这就是自利偏误。 c:352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们会将成功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于他人呢?原因有很多。最简单的原因可能是:这样我们会感觉好一些。一般来说,自利偏误造成的损失有限。若非这样,过去10万年的进化早就消灭掉这一思维错误了。 c:117

有意思的是,他们不是无耻地撒谎,也不是无度地夸张,而只是将成绩提高一点点——直到他们自己相信它。 c:16

如何应对自利偏误呢?你有对你直言不讳的朋友吗?如果有,你很幸运。如果没有,那你至少有个死对头吧?好,那你就挑战一下自己,请他喝咖啡,请他不加掩饰地说出对你个人的意见。你会永远感激他的。 c:247

47 享乐适应症 你为什么应该缩短上班路程

哈佛心理学家丹·吉尔伯特对这些中奖者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种幸福感平均三个月后就烟消云散了。在银行汇来大单三个月后,你的感觉会与中奖前一样。 c:59

研究证明,驾驶汽车的往返交通引起的不满最多,人们几乎无法适应。 c:55

科学里称这一效应为享乐适应症:我们工作、升迁,给自己购买更多更漂亮的东西,但我们不会变得更幸福。 c:308

这里有一些科学的建议:(1)请你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例如往返交通、噪声、慢性疲累等;(2)请你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例如汽车、房屋、分红、中彩票、得金奖等;(3)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你要设法让自己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权。请你做你最爱做的事情——哪怕你要付出部分收入。 c:374

48 自我选择偏误 请不要惊讶有你存在

自我选择偏误请不要惊讶有你存在 c:17

当我们本身是样品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掉进一种以自我选择偏误著称的思维错误的陷阱中。 c:182

只有在一个有语言的环境里才能对有语言表示惊叹。 c:32

49 联想偏误 为什么经验有时让人变蠢

联想偏误为什么经验有时让人变蠢 c:14

我们的大脑是一部联想机器。原则上这样也很好:我们食用一种陌生果子,食后我们感觉不舒服,于是将来我们就会回避相应的植物,认为它的果子有毒或至少是吃不得的。知识就是由此形成的。 c:137

他非常清楚,这么一种意外事故是多么不可能重复发生,但他的理智怎么也无法将这归咎于错误的情感联系。 c:18

我们应该注意,一个经历里隐藏着多少智慧,我们就只吸取多少——不要多;好让我们不像坐过热灶台的猫一样。被烫过的猫永远不会再坐到热灶台上去——这是对的;但它也永远不会再坐到冷灶台上去了。 c:296

50 新手的运气 假如开始时一切顺利,请务必多加小心

假如开始时一切顺利,请务必多加小心 c:27

联想偏误——将相互毫无关系的事件联系到一起的倾向 c:25

错误地与从前的成功建立联系。 c:72

他们暂时的惊人利润与他们挑选股票的能力毫无关系,不过是市场在走高。这段时间要想不挣钱都难。当后来股市暴跌时,许多人都被套了。 c:88

第一,如果你长期比其他人成功,你可以认为,自己的才华可能起到作用,但你绝不能过于自信、自满。第二,参与的人越多,某人出于纯粹的运气长期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c:250

51 认知失调 你如何撒点小谎,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认知失调你如何撒点小谎,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c:16

狐狸有三种方式可以缓和这恼人的矛盾(失调):(1)它最终还是想办法摘到了葡萄;(2)它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够,摘不到葡萄;(3)事后做出别的解释。最后一种情况人们称之为认知失调。 c:168

有趣的是,只得到1美元的学生都评价这份工作舒服有趣,人数要比得到20美元奖励的人多得多。为什么?他们觉得为小小的1美元撒谎没有意义,因此这份工作真的不太辛苦。而得到20美元的那些人,他们说谎了,为此收受了20美元——这是一笔公平交易。于是他们感觉不到认知失调。 c:18

你还可以尽情地扮演那只狡猾的狐狸——因为你没有吃到葡萄。 c:67

52 双曲贴现 及时行乐——但请只限于星期天

双曲贴现及时行乐——但请只限于星期天 c:16

科学里称这一现象为双曲贴现。意思是: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 c:374

双曲贴现,也就是我们受及时行乐的想法控制的事实,是我们过去的动物性的一种残留。 c:168

是否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是他们后来事业是否成功的一个可靠的指示器。 c:179

及时行乐是个好主意——如果每星期一次的话。但天天享受,好像每天都是末日似的,却是不明智的。 c:246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 c:311

弗洛伊德认为情感(它)是受我和超我控制的,但这很少成功 c:12

思考本身是不纯洁的,是永远会犯错的,而且所有人都一样,就连高智商的人也会再三犯这些思维错误。这些错误不是偶然分布的。不同的思维错误会让我们系统性地跑向某个特定的错误方向。这让我们的错误可以诊断,从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注意:是一定程度——不是完全。 c:108

过去1万年我们创造了一个我们再也看不懂的世界。我们让一切更加完美,但也更加复杂,相互更加依赖。结果,我们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物质财富,可惜也产生了文明病和思维错误。如果复杂性继续增加——我们可以说,它会继续增加,这些思维错误就会更频繁、更严重。 c:46

今天的世界奖励深刻思考和自由行动。谁曾经被股市套牢过,谁就能明白这句话。 c:168

有些错误显然是被输入了固定程序的,与我们环境的“突变”无关。 c:27

比起科学家,我们的思考方式更像是律师。科学家追求的是单纯的真理,而律师精通于为一个已经确定的推论虚构出可能性最大的理由。 c:158

。在后果影响较小的情形里(例如在做是买宝马还是大众汽车的决定时),我就会放弃理性地寻找最佳方案,而是听从我的直觉。清醒思考是奢侈的。因此,如果可能的损害较小——你无须绞尽脑汁,要允许发生错误,这样你会生活得更轻松。只要我们能够有一定把握应付生活,只要我们在关键时刻小心留神,我们的决定是否完美,其实并不需要太在意。 c: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