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88 lines (266 loc) · 37.3 KB

情节与人物:找到伟大小说的平衡点.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88 lines (266 loc) · 37.3 KB

情节与人物:找到伟大小说的平衡点

杰夫·格尔克 - 文学榜-文学鉴赏

对于一个故事来说,什么更重要:吸引人的情节,还是鲜明的人物? 文学导向的小说家强调以人物为基础,商业导向的小说家则强调以情节为基础。其实,最好的小说在这两方面都很强。 《情节与人物》是一本案头指导书,帮你在创作时将这些关键的要素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本书,你将学会: 创造富有层次感的人物,他们有个性特征、自然特点以及身份背景;开发人物的情感经历,与充满激情的事件联系起来;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加快情节的推进;将情节与人物无缝衔接起来,创作出吸引读者不停翻页阅读的作品 通过大量有益的例子和亲切的指导,《情节与人物》剥开伟大小说创作的迷雾,教你掌握让人物充满生命力、让情节动力十足的有用工具。

译者序

世界上的小说家可以分为两类:情节至上型和人物至上型。 c:106

整部小说实际上是从心结到关键时刻的准备、过程及其结果 c:136

从人物塑造开始,从寻找人物的“核心性格”到设计解开“心结”的“心路历程”,将“心路历程”外化就自然是情节,按照经典的“三幕式结构”(引入、故事核心、高潮和结局)来架构小说 c:174

前言

这些成就的起点就是他为那首“一败涂地”的进行曲填上了词。 c:23

音乐要想活下去,必须被唱起来。 c:71

我认为所有的小说家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擅长设计情节,另一种擅长塑造人物。 c:191

小说家独自坐在笔记本电脑前,做着最不可思议的梦。 c:95

既能塑造优秀的人物,又能设计出精彩的情节,人物跟随情节一往无前。 c:94

只要美女站在即将爆炸的卡车旁(这样男一号会发疯似的冲过去,由此进入下一个情节点)就万事大吉。 c:27

想要小说精彩,必须同时拥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人物。 c:115

人物至上的小说家将会发现,一个充实的情节结构会让她故事中的人物极大地丰满。她的人物将会在坚实的情节背景中得以完美呈现。而情节至上的小说家笔下将同时兼有生动可感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此找到创作的乐趣。她的情节因为令人难忘的人物发展而在读者内心深处得到深沉的回响。 c:57

《情节与人物》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令人难忘的人物”带领你根据我的详尽的系统来创造现实可感的小说人物。第二部分“精彩的情节”告诉你如何让你的人物在精彩的情节中穿梭跳跃。第三部分“情节与人物”教你如何将人物与情节整合在一部小说里。 c:101

1.真的很重要吗?

他可以一直沉默下去,但是那样他将永远无法实现自己选择的梦想。 c:29

得到这种结果是因为你在人物上得了A+,而在情节上却只得了个F。 c:32

这就是所谓的人物为情节服务。我在研讨会上通常都会举这个典型的例子。没有人在乎人物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反正一切为了情节! c:49

人物驱动型小说家是通过从主要人物身上找到故事来学习设计情节的。情节至上型小说家是通过发现主要人物发生变化的情节学会创造有现实感的人物的。 c:258

人物所经历的无论是华丽或是悲剧的转变,是人物至上型小说家心之所至。 c:58

因为情节是主要人物心路历程的外化,故事就是在一步步展现人物的真我。 c:135

情节至上的小说家用情节来创造优秀的人物,人物至上的小说家用人物来设计精彩的情节。 c:128

也许你从我刚刚举例的小说家中发现了一个规律。大部分情节至上型的小说家是男性,大部分人物至上型小说家则为女性。 c:75

承认你需要帮助没有什么好羞愧的。真正应该羞愧的是你拒绝得到帮助。 c:52

第一部分 令人难忘的人物

2.核心性格 3.生理与自然属性 4.重大事件、讨人喜欢、看法与语言 5.概述心路历程 6.心结 7.关键时刻 8.初始状态 9.诱发事件 10.激化阶段 11.最终状态 c:222

2.核心性格

理想的情况下,外在的东西应该是性格的表达,他们不应该是相同的人物。 c:233

如果没有找到真正属于某个人物的核心性格,再多的外在装饰也无法掩饰人物的空洞。 c:197

比如维多利亚·施密特的《经典人物原型45种》、琳达·埃德尔斯坦博士的《性格特征写作指南》。 c:187

创造人物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一种核心性格。 c:155

●外向 (Extrovert,E) 或内向 (Introvert,I) ●理性 (Sensing,S) 或直觉 (Intuition,N) ●思考 (Thinking,T) 或感受 (Feeling,F) ●判断 (Judgment,J) 或意识 (Perception,P) c:213

●INFP——赞叹世界总是充满了奇迹,戴着玫瑰色的眼镜看世界;工作一定要有意义;理想主义者。 ●ENFJ——做事有条理、有决断;工作中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感情充沛;能看到他人的潜力。 ●ISFJ——善于观察他人;具有强烈的服务他人的热望;经常抢占先机;有责任心。 ●ESTP——包容、灵活;行多于言;实干家;主动性强;冲动;好强。 ●INFJ——敢为正当的理由付出行动;善于洞察他人;能记住对自己重要的人的特质。 ●ESTJ——人群中自立为管理者和引导者;强调事实大于意见;重视尝试和真相;务实。 ●ENFP——有想法的人;温暖热情;喜欢有变化和带有试验性的工作。 ●ISTJ——安静周密,可靠;总是试图弄清楚每一件事;对错误锱铢必较;看上去比较冷漠。 ●ESFJ——慷慨好客之人;喜欢节假日和特殊时刻;天生的领导者;优秀的代表;擅长鼓励他人;合作者。 ●ENTP——独创性强;坦率;厌烦惯例和常规;喜欢突破现状;促成变化的第一人;聪明;敏锐。 ●INTP——极度在意保持逻辑思维的连贯性;天生的有创造力的科学家;事事寻求合乎逻辑的解释。 ●ENTJ——善于组织团队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目光长远;总是处于领导者的位置;能发现低效率之处并设法补救。 ●INTJ——创立系统的人;既有想象力又可靠;天生的战略家;善于长远规划;独立,具有原创精神。 ●ISTP——不愿把精力花在小事上,只有在大事上愿意百分百投入;解决“重大问题”的人。 ●ESFP——生气勃勃;外向;热爱生活;享乐主义者;派对动物;钻头觅缝;对一切“新”东西感兴趣;善于抓住机会;健谈。 ●ISFP——敏感;有同情心;在意别人的感受;情绪化;安静;和蔼;不喜欢冲突;需要自己的空间。 c:240

当我要创造一个新人物时,我求助于《请理解我Ⅱ》。该书作者把这十六种性格类型划分为四大类型组。我先阅读四大类型组的总描述,这样我通常可以大概知道这个人物的性格轮廓。 c:28

我暂时还不知道我将在情节中如何运用这个性格特点——我甚至还不知道我的情节是什么!但我知道我想在这个性格特点上做些文章,因为这是这个人物最本质的、最有诗意的性格特点。 c:150

但是我建议你不要把自己的性格特点加载到主要人物身上,至少在你最初使用这个性格量表系统的时候。 c:111

怎样塑造基于自己性格的且具有内在连贯性的小说主人公?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大的盲点是你如何认定自己的性格。 c:84

你要为你的主人公建一个隔离圈,不要让他/她一不小心变成小说中的其他人物。 c:77

要记录这种性格的人在公开场合如何表现,她渴望什么,希望他人如何看待她,她看重什么,她和什么性格类型的人相处融洽,什么人又能激怒她,她的事业追求是什么,在家庭关系中她将会成为什么样的妻子和母亲。 c:310

不仅要在核心性格的基础上添加层次,还会回溯核心性格是如何在不断添加的层次中予以表现的。 c:117

3.生理与自然属性

外貌特征,性别、种族、年龄、身高、体形、发型、穿衣风格、吸引力等等。 c:183

情节至上型小说家塑造人物的通常做法确实是从外貌特征开始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c:51

描写外貌特征是在由外及里地塑造人物。 c:152

在你为人物挑选外貌特征时,要时刻记住你之前选定了的核心性格。 c:140

但是如果一个人物有着特定的性格特征和特别的抱负,他也许会是以实现小说某个目的的某一老套人物,那么你就更需要加强人物性格的展现,使之远离俗套的形象,这只是一个建议哈。 c:30

不同人物的文化身份会对她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值得思考。 c:134

一个人的生理特征会对他的性格产生影响,甚至会对他想要的生活产生影响。 c:149

脸部、头发、眼睛和肤色 c:84

人物所属的文化和他是否愿意融入自己的文化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c:97

人物是如何通过穿着打扮来表达自我的或是为了什么目的穿给别人看的?他为什么要这么穿?这么穿到底成不成功? c:143

在人物的童年时代,她接触的环境好坏与否会对她的人生态度、期待和知识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谨慎选择这些因素,它们要么强化要么抵消她的核心性格。 c:164

还有,这个人物喜欢做什么?她喜欢吃喝玩乐吗?他喜欢解决问题然后往领导脸上贴金吗?她喜欢做手工吗?他是不是喜欢强迫别人接受他的观点?这个人物在他擅长的领域到底有多厉害? c:70

查普曼归纳的五种爱的语言是: ●有明确的爱的字眼——这类人表达我爱你是真正说出来,如“我爱你”、“我欣赏你”、“感谢你”;对他们来说,说出来很重要,表达出他们确实关注你,你对他们很重要。 ●贡献时间——这些人表达爱的方式是一心一意地付出,他们坐在你身边,陪伴你,你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人都可以靠后。 ●接受礼物——这些人表达爱的方式是挖空心思赠送礼物;他们不遗余力地对爱人表达爱的姿态和体贴。 ●用服务的行为——这些人通过洗衣服、修计算机、修剪草坪来表达爱;他们的爱是积极的,通常是无处不在的,然而有时候又容易被忽视。 ●身体接触——这些人喜欢拥抱,他们喜欢卿卿我我,他们走进你所在的房间后必然会碰碰你;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是充满爱意的身体接触。 c:226

研究爱的语言能为你提供一种视角,看你的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反应,她如何与陌生人瞬间熟络(或嫌恶)以及人际交流中错误传达。 c:113

你不能把你的人物只当作一件道具,你得把他想成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c:78

那种复杂的希望平凡,或希望有价值,或与他人平起平坐的感觉,及其相反的感觉,都是人类正常的情感——人性经历的一部分。所以你的人物也需要处理这些人性中复杂的情感。 c:49

你的人物的热情是什么?如果让她来给句子填空,“我热爱,我愿意为它而死”,她会填上什么? c:117

你现在的任务是以人物的核心性格为本,再参考你为其选择的背景信息、内在连贯的天赋才能与素质,为他“穿上”符合逻辑的服装。 c:121

4.重大事件、讨人喜欢、看法与语言

在人物的人生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个人物可爱吗?(至少他能被别人理解吗?)别人眼中的他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是人物说话的方式。 c:73

你要寻找的是对人物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个事件对人物的性格形成一直发挥作用,直到小说开始的那一刻。 c:192

我们就是要在人物本来平静的生活中扔下一块石子,然后去观察泛起的涟漪。 c:156

将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彻底颠覆,如果你想让他在小说里充当什么角色,你也许应该找那些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事件。 c:128

尚在成长期的孩子他们身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许会彻底改变其人生轨迹。 c:97

重大事件就是将我们推上我们此前不曾预料到的人生道路。 c:164

即便你正在创造的人物不会成为主人公,他仍然需要是可爱的,或者至少是能被理解的,坏人也应该是可爱的。 c:114

我们会为谁加油?通常我们会同情弱者,同情一个遇到艰难险阻但仍然坚持勇敢抗争的人 c:135

我们喜欢的人应该是受人尊敬的、有智慧的、甘于牺牲自我的、忠诚的、勇敢的、有道德感的。 c:183

我们希望自己花时间阅读的故事中有一个值得读、值得我们景仰的人物。富有同情心、友好和宽容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崇尚的美好品质。 c:170

现在就试着为你正在塑造的人物添上一两项讨喜的品质。 c:57

他人的看法与自我的蒙蔽 c:53

你的人物是怎样的?他认为他是谁——其他人认同吗? c:68

一位自欺欺人的人物是有趣的。小说中人物的认知盲点恰恰是有趣之处,这些盲点揭示了这个人物希望或不希望成为的样子。 c:217

他人的评价也不一定准确。一个人看上去冷酷,其实他可能只是很害羞。有时候——你可以在小说中利用这一点——一个人如何看待他人恰恰说明了他是如何被看待的。 c:155

要在小说中区分人物,你得展示他们在言行上的不同。 c:155

一个人物不能只靠一个话题或一种口音就被确定下来。 c:83

人物说话的方式往往具有魔力。如果你在这方面的功夫到家,人物就无须亮出身份,只要一开口读者便知道他是谁。 c:56

一个人物说话的方式是可以让我们辨认出他/她的身份的。 c:79

《堂·吉诃德》在人物的语言和小说创作方面为我们树立了黄金标杆。 c:34

小说中人物说话的方式就相当于电影里人物的外貌和服装。我们看她在小说中引号内“说的话”,就好比看她在电影中的表现:语调、音量、语速、词汇、音调变化、重音、音高。所有这些都在传达她的内在。 c:123

你在踏踏实实地创造真正的、由内而外的人物,他们说出的话是符合其性格、成长背景和其他现实因素的。她之所以这么说话,是因为只要你使劲捏她,她必然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c:84

小说既不是超现实也不是现实。我们不想要现实,我们想要的是真相。 c:35

对话应该介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这就需要人物是可以被理解的,说出来的话是符合逻辑的。 c:131

要人物说话模糊,就在说关键词的时候模糊。 c:78

一个人不是故意不把话说清楚的。要让她知道她没把话说清楚是件费劲的事,更费劲的是让她把话彻底说清楚。 c:72

这个任务就是人物要经历的心路历程、人物发展的弧线。 c:59

5.概述心路历程

最优秀的小说往往是讲述某个人物在某一方面的深刻变化。 c:200

还有在一些精彩的小说里,主人公不发生变化,从故事开端到结尾她都是那样,发生改变的是在她周围的人。 c:120

阿甘、机器人瓦力、堂·吉诃德,甚至包括耶稣基督等人物都是促成变化的人,但他们本身没有改变。 c:37

《情节与人物》中人物的心路历程要经历五个主要阶段: ●初始状态(包括心结) ●诱发事件 ●激化阶段 ●关键时刻 ●最终状态 c:240

所谓的心结就是导致你的人物有问题的东西,是他心里过不去的坎儿,是他的错误、根深蒂固的恶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他出现了问题。 c:200

6.心结

你的主人公需要一个心结。 c:83

有一条法则:深入挖掘。这里需要你再次从心理医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c:106

当你感到弗洛伊德附身,动不动就要从母亲那里找心理动因,你离心结就真的不远了。 c:42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找到的心结是能推动一部小说展开的麻烦。 c:153

心结的例子以下是来自小说、电影和现实生活中的心结:●怨天怨地,认为上天不公,造化弄人;●害怕孤独(儿时惨遭遗弃造成的);●不顾一切只为获得母亲的认可;●誓要雪耻;●害怕承诺(父母离婚造成的);●疯狂贮藏衣服和物品(因为经历过大萧条);●不让孩子玩耍(因为之前放纵孩子玩耍导致其死亡);●忍受暴力(因为父母嗜好暴力,让他误以为这就是爱的正确方式);●喜欢孤独(被自己信任的人伤害);●认为自己毫无价值,自暴自弃。 c:165

现在来思考另一种选择。作为这个故事的命运主使,你不想她继续停留在悲催的命运里,你会做什么来促使她改变?你希望她能过上什么样的新生活? c:51

确保你为主人公寻找的新生活是心结的对立面。 c:161

所以为你的主人公设计什么样的新生活,要根据心结的内容,找到最适宜的对立面。 c:98

为你的主人公找到一个好的心结。再为她设计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期许之地。人物的心路历程——你的小说本身——就是两种选择之间的交互影响(更像是战争),一直引向那个让人屏住呼吸的时刻,他将为他将要推开的命运之门做出终极选择。 c:142

7.关键时刻

小说家的目标是让主人公在最后一刻从两种选择中选择一种。 c:61

以下是你在设计关键时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切合——不用说,关键时刻是主人公的两种生活发生冲突之际。你已经想好新旧两种情况。主人公的关键时刻就是在这两种情况之间做出选择。●确保两种选择都有吸引力——你的人物陷在过去的生活中难以自拔,虽然忍受着痛苦和伤害,但至少还有他难舍的东西。既然是新生活,那至少应该具备跟原来生活同样,甚至更大的吸引力。也许一开始,主人公看不到这一点,所以新生活应该能给予他以前的生活无法给予的东西,一定能为他解决问题。当然,代价是肯定有的。●付出代价——主人公在关键时刻需要知道他选择的新生活是什么,也要清楚为了开始新生活所要付出的代价。如果一个人放下对自我的厌憎,决定要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自我,那么他可以说是背叛了那个总是骂他一无是处的父亲。如果一个人克服恐惧重新振作起来,这意味着她有可能在未来还会经历失败。●一路设置小的关键时刻——在“激化阶段”的章节我们会详细讨论这个问题,但现在我只是提醒你记住,在做出终极决定之前你应该设置若干个小冲突。正如佛罗多在进入末日火山之前,他好几次在故事的关节点都被魔戒诱惑(还有好几次,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卢克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原力的力量超过了技术的力量。所以人物在做出终极决定之前,应该做一些小的选择。 c:93

所以尽可能地把你的人物逼到绝境,使他无路可退,直到他可以认真掂量两种选择,思考什么才是对他现实有用的。 c:95

8.初始状态

简单来说,初始状态是小说主人公出场。在故事开端,我们同人物一起遭遇他的心结。诱发事件是把人物推上心路历程的诱因。激化阶段是新旧两种选择的冲突不断升级,最后是关键时刻。关键时刻的选择决定了人物的最终状态,人物在小说结尾处的样子。 c:138

前面我们提到过,你的人物一开始就应该是讨喜的、可爱的。他不能一上来就神经错乱,要乱也得等到后面才乱,这得由你控制。也就是说,人物一开始不能走得太远、太极端,得让读者先喜欢上他。 c:47

记住在独白中要暗示一下人物的心结。让他提到这个心结,但不要做过多停留。暗示他是知道这个心结的存在的。表明他为什么身处现在的生活,为什么在不如意的状态下他仍然不愿意改变。然后再谈人物性格的其他方面。 c:88

9.诱发事件

诱发事件就是你作为人物命运的主宰,登上了人物命运的大船,接过方向盘,一路惊涛骇浪。也就在这一时刻,主要情节以势不可挡之势入侵人物的生活,人物无可回避。 c:87

摄像机要从这些人物原有的生活挪开,聚焦到他们不曾预想到的轨道上。让他们措手不及。 c:53

你要达到的目的是:(1)让读者知道她是谁;(2)读者开始关心她;(3)读者了解一点她的心结,然后你再往她的人生丢一颗原子弹。 c:155

倒退也许会很有用。从人物的关键时刻思考:“发生了什么事情致使她来到关键时刻?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才迫使她面临重大决定。”再从这里倒退:“在她即将到达关键时刻时发生了什么?”一直退,退到你能看清关键时刻和初始状态的联系为止。 c:69

你也要在你的故事中倒退。从人物的关键时刻倒退,退到那个起初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时刻,那个时刻发生的就是诱发事件。 c:59

一个好的诱发事件是读者始料未及的。 c:89

一个好的诱发事件会给人物带来巨大的改变。 c:82

好的诱发事件要求主人公有所行动。 c:93

诱发事件宣告旧日生活的终结——同时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c:46

10.激化阶段

在诱发事件和关键时刻之间,存在一个美妙的地带,即向荣耀巅峰的攀升。这个向上攀爬的过程就是主人公心路历程的核心部分——你小说的核心。 c:79

如果你设计的心结是一个好结,那将不会被轻易解开。人物的心结不能是雪地靴没扣好就会输掉比赛,而应该是他心理层面的痼疾:恐惧、愤怒(实质上还是一种恐惧),认知上的错位最后将他分裂。 c:89

理解以下两点很重要:如果维持过去的生活不变,将会给主人公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新的选择又将带给他怎样的光明未来? c:105

你捕捉到关键要素了吧?犹豫不决。并不是说人物的意志薄弱,而是说此前人物的人生中只有一种主导力量,现在却有两种。一切都不再是确定的,一切都悬在半空中。 c:115

人是一定要到无法承受的地步才会做出改变的。人物是在被伤害到无以复加的境地才会改变。 c:118

关键是要想办法阐释人物可能拥有的美好未来。 c:25

想方设法把主人公内心的斗争外化出来。在故事中用一个或几个人物——人或物——把新旧两种生活拟人化。 c:73

回忆一下你是如何运用事件回放的原理找出诱发事件的。在关键时刻到退到诱发事件中间这一段,就是激化阶段的基本内容。 c:41

11.最终状态

最终状态,即主人公心路历程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主人公做出选择之后的状态。 c:46

在关键时刻,无论主人公做出何种选择,她的最终状态和初始状态之间都存在直接的关联。她要不就是处于初始状态的对立面,要不就是比初始状态糟糕了十倍。 c:65

最终状态既可以是对初始状态的反映,也可以是初始状态的放大。故事一开始就在主人公身上埋下了这两种可能的未来。在结尾处,他要不就是比开始时糟糕了十倍,要不就是与初始状态截然相反。 c:77

一幕最终状态场景的目的在于,表现出主人公关键时刻做出的决定使他变成了什么样子。 c:96

总的来说,就是将主人公的内心感觉外化。 c:69

结局场景描述的是外部情节如何结束,而最终状态场景描述的是心路历程如何结束。作者通常要同时处理内外两部分。 c:65

我所指的循环是指在开始部分构造某个时刻,然后在结尾处设置同样的时刻,通过两处的对比说明主人公在前后两处不同的处理方式。设置同样的情境,将她带到同样的某个抉择时刻,但是她做了不一样的选择。 c:122

在主人公的心路结尾处,回顾一下初始状态的场景,看看是不是可以将结尾处与之相呼应,以此来体现故事主人公发生的变化。 c:47

初始状态写的是在关键时刻之前他的心结是如何影响他的;诱发事件是用来将他推上一条使他走向关键时刻的弯路;激化阶段是新旧之间对抗的不断激化,以此引导他走向关键时刻;最终状态是关于在关键时刻的抉择之后他变成了什么样子。 c:104

第二部分 精彩的情节

12.小说创作涉及的主要要素13.关于序幕和人物引入14.理解三幕式结构15.第二幕:故事核心16.第一幕:引入17.第三幕:高潮和结局 c:42

情节其实就是人物表演的舞台 c:39

如同舞台一样,情节的用途就是完美展现人物。情节是围绕人物而设计的,人物在情节中辗转,情节为人物创造情境,情节中设置了与心路历程相呼应的外部情节。情节的作用在于放大故事人物的追寻和探索,架构人物所遇到的困境,充当人物所做决定的潜台词。 c:83

12.小说创作涉及的主要要素

丢掉束缚,大胆去写你脑子里想到的倒数第二个故事,也就是被你否定然后被最后一个故事替代的故事。 c:54

接着思考这个问题:这段心路历程嵌入这样一个故事是否合适?将以何种方式嵌入?这时会有什么故事涌入你的脑海?这些即兴的灵感将会是小说的亮点。 c:61

作者选择的题材能够凸显主人公心路历程所要表现的主题 c:83

题材之所以为题材,是因为每种题材都有某些固有特色,读者对每种题材都有特定的心理期待。 c:63

在你选定题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每种题材本身会为你的小说带来什么。 c:51

作者可以大胆尝试以前未使用过的题材。如果所选的题材能够强化小说主题探索的意义,那就尝试一下这种题材! c:31

年代的选择可以优化故事情节。 c:45

比起直截了当选用“当代”作为故事发生的年代,对故事发生的年代进行种种假设会给故事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c:25

选择的地点应该能够自然而然地装点并塑造故事主人公的内心旅程,而选择的场景要与她的目标形成对比或者能够强化她的目标。 c:96

背景是伴随主人公心路历程所发生的更重大的事件。无论是全球事件还是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件,背景作为模糊的全景,为故事提供框架并且带来更多质感。 c:67

没有人喜欢一部小说里充斥着说教的内容。如果你有某些议题,无论是关于全球变暖、反对种族隔离还是皈依伊斯兰教,在小说最关键的部分你都应该明智地避而不谈。 c:66

在小说里作者要尽早埋下一颗定时炸弹,这颗定时炸弹的魔力在于读者每翻一页都能感受到它造成的紧张感,即便作者连续几章都对这颗炸弹避而不谈,它的魔力也会照样施展。 c:119

如果一本小说中厄运毫无疑问即将来临,这部作品就有张力。写作就是如此简单、如此奇妙。 c:55

综合考虑故事中的场景、年代、背景和主要人物的心路历程,结合各个方面,思考你要为你的故事设置一个什么样子的情节,保证最终主人公的目标达成。 c:56

作者要不停地煽动故事主人公内心的火焰。在时间上划一条界线,开始倒计时,加大赌注。 c:61

除了即将降临的毁灭,一部小说还有很多种制造悬念的方式。 c:32

但将炸弹定时并且将故事主人公的性命与炸弹绑在一起,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故事的紧张感,还能引出更多的故事情节,并且能够吸引读者让他们通宵达旦地看你的小说。 c:51

小说要讲述的故事是某些人即便被阻挠却依然坚持自己的追求。小说就是冲突。 c:57

代表新事物或者旧事物的一个人、一个组织、一股力量都可以被设定为反面角色。 c:83

或者与之相反,即将角色进行对调,表面扮演坏人的角色其实属于正面派 c:38

想办法用反面角色挑起主角内心的冲突。 c:49

作者要注意,阻碍故事主人公的力量要强大,必须是一个与主人公匹配的对手,要让主人公和他所要战胜的力量一样英勇。 c:69

通过思考题材、年代、反面角色以及其他因素的种种可能性,我们不断探索如何才能最好地呈现故事主人公将要经历的心路历程。 c:33

13.关于序幕和人物引入

序幕是放在主体部分之前的一个片段或者部分。有时序幕会包含你的作品当中的某些部分,有时序幕是完全记叙一些与书中故事无关的事情,比如用故事发生之前的事件开头。有时序幕是书中大事记的一幕,也就是预叙,而故事的其他部分随后便会纷至沓来。 c:65

其他需要摒弃序幕的情况还包括以下这些:比如序幕的风格和基调与书里其他部分完全不一致;或者序幕部分只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而对后面内容所做的预叙;或者序幕部分只是重复了其他部分的内容。 c:38

序幕之所以有用是因为这部分可以用来介绍反面角色、危险以及毁灭的倒计时。 c:87

为了确保这颗定时炸弹能够有效地为故事增加悬念,要尽早将炸弹引入,那么第一页是再好不过了。 c:39

一篇序幕的关键就是要保证它给整本书定下恰当的调子。 c:78

完美的序幕应该做到:●为全书定好基调;●制造悬念或者暗示危险;●定时器开始倒计时;●引入反面角色。 c:179

读者第一次见到故事主人公时,想看到他在做一件与他性格相符合的事情,这件事情能够立刻体现出他的性格特色,让读者从中窥见他的不俗之处。 c:94

好好思考一下你的故事人物,想想如何在出场的一幕里表现出该人物的特色。 c:30

故事主人公初次登台亮相时,最好写一个单独的故事。你完全可以假设这个角色是一个配角,他只在这一场戏里出现,但是你想让他的出场光彩夺目、令人过目难忘。 c:114

要展现故事主人公所追求的目标、想实现的理想,以及他有哪些可爱之处,引入部分是一个绝佳的展现场地。 c:70

想想在他们首次出场的时候,让他们做什么事情可以表现出其特质。 c:67

如果你不想要序幕,那么你的故事开场部分就要完成三个任务。除了吸引读者之外,你还要让故事以符合全书基调的方式开头,并引入故事主人公(没有主角出现的开头就得称之为序幕)。 c:70

14.理解三幕式结构

●第一幕:引入; ●第二幕:故事核心; ●第三幕:高潮和结局。 c:131

在核心展开之前,你要先交代正在发生的是什么事情、当事人是谁、危险是什么、坏人是谁、发生的一切有什么意义。这些是要在第一幕里所做的铺垫。 c:74

其中关键在于将不可见的思想转变成可见的情节,将内在的东西外化,将精神的真理具体化,使其以可观可感的形式呈现。 c:83

15.第二幕:故事核心

在故事主角的心路历程中,事态升级部分就是新旧两种道路发生冲突的时候。 c:47

心路历程的事态升级是通过设计矛盾实现的。矛盾导致愤怒,使人们情绪激动,将人物最善的一面和最恶的一面都展现出来,平时隐藏的东西也随之暴露。简言之,矛盾外化了本应继续以内在形式存在的和隐藏着的东西。 c:85

为了避免混淆,我将角色心路历程的诱发事件和外在的诱发事件区分开来,外在的诱发事件称为入侵。 c:37

在你的故事里,想一下故事人物的心路历程的诱发事件和外在的诱发事件是否是同一件事。弄清楚这一点,在你写作的过程中就能保证二者不会混淆了。 c:68

你需要的是大量的外在冲突,运用这些冲突来创作小说的主体部分。 c:55

静下心来,认真考虑一下如何给不幸的故事主人公设置一系列厄运。作者很清楚主人公的心结,也知道还有一个解开心结的办法。作者已经找到了不断给主角制造麻烦的冲突源,这个冲突源就像一个设计完美的手术工具,在触碰到肿瘤之前一直在主角的身体里试探。 c:68

16.第一幕:引入

第一幕是铺垫,在这一部分作者不但要介绍故事主人公和其他主要人物,还要交代清楚情境、题材、年代、背景、反面角色、定时炸弹、危险、主题等等。 c:129

你的故事呢?在诱发事件发挥作用之前要发生点什么呢?将你最容易想到的事件记下来。 c:30

第一幕中诱发事件的发生和第二幕中的事态扩大之间存在一个间隔,注意一下这个间隔,二者之间应该如何过渡? c:62

第一幕中涵盖的因素包括: c:47

引入故事的主要危险或者挑战 c:45

我们所说的危险或者挑战,指的是对故事人物的追求造成阻碍或对其安全构成威胁的反作用力,通常是指反面角色依仗的更强大的幕后力量,但可以将其具体成一个反面角色。 c:53

冲突中的刺激物或者危险将会出现在诱发事件中。但作者要在第一幕对其进行扩展,对刺激物或者危险进行整体强化,向读者说明它们的存在,并且之后为主人公制造尽可能多的麻烦,如果主人公袖手旁观就可能会被刺激物或者危险毁灭掉。 c:46

危险从诱发事件开始,但对主人公来说,在诱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危险似乎还远在天边,不成气候。随着第一幕不断向前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物出现,危险随之不断升级,而且故事主人公也越来越近,越来越真实,直到危险的存在不可否认,由其导致的后果不可挽回。 c:58

让故事主角介入故事的主要挑战 c:42

●第一幕:占全书将近1/2;●第二幕:约占全书的1/3;●第三幕:约占全书的1/4。 c:65

17.第三幕:高潮和结局

汇总高潮和结局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c:38

你的小说情节要去向何处?还有什么未完成?故事主人公离关键时刻还有多远?你要为关键时刻设计什么样的场景?这个场景与故事主线中外部情节高潮的时刻临近还是同时?故事主人公在内心高潮和外部高潮之间要怎样过渡?定时炸弹的状况如何?情节的高潮为什么要发生在现在?是什么驱使它发生?反面人物在搞什么鬼? c:57

第二幕和第三幕之间的界限 c:17

所有因素都安排妥当,故事主人公和反面角色都已经来到了冲突不可避免的一个点。这个点就是第二幕和第三幕的界线。 c:44

一部小说的高潮实际上包括四个部分: (1)高潮的助跑阶段(为保证所有事情就位而进行的最后操控); (2)主人公经历关键时刻(心路历程指向整个故事的发展方向); (3)高潮部分本身(此处主人公的行为直接影响故事结果); (4)高潮部分导致的即时结果(坏人已经灭亡,但屋顶却正在坍塌)。 c:105

从高潮部分往回倒推的部分就是助跑。 c:24

第三幕是整部小说的缩影,它包含开头、中间和结局;或者是剧情上升、顶点和回落;重大事件发生之前的铺垫,重大事件发生,然后是最终的结果。 c:43

从顶端开始往下落的时刻就是第二幕的结束。 c:16

作者应该注意,故事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关键时刻应该发生在故事靠后的部分,但又要发生在外在高潮情节之前,这是因为她在真相大白的时刻会做出抉择,决定自己之后要做什么以及要走哪条路,她在此时的抉择会影响她在高潮部分的行为反应。 c:77

故事主人公在关键时刻所做的决定与呈现出来的故事高潮紧密相关。 c:15

火山喷发、母亲分娩、炸弹倒计时、洪水上涨、行驶在车道上的汽车汽油耗完、火车驶来、原先的同盟反目,整部小说里,作者为了让故事主人公发生改变,持续不断地对他施加压力。现在更好的机会来了,大可以抓起两大把痛苦扔向故事主人公。真的很有意思! c:26

在高潮处,主人公处境越是绝望,反弹的力量就越大,从而会变得更加英勇,这一部分也就更吸引读者。 c:36

将“否则”情节牢记于心,谨记各种风险。如果故事主人公不怎么怎么样,反面角色就会怎么怎么样。高潮时刻全部都是“否则”情节的上演。 c:52

很多新手小说家认为只要反面角色倒下了,高潮场景就可以尽早结束了。但这是不对的,在这一部分,作者应该做到善始善终。也就是说,作者应当将故事主人公带离高潮中的危险。 c:37

(1)说明故事主人公的状况(完成心路历程之后的末尾状况);(2)说明高潮之后事情的总体安排;(3)结束所有未了结的事情;(4)对故事人物之后的情况进行暗示(如果作者决定写续集,需暗示危险仍然存在)。 c:107

展示目前所有事情的安排 c: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