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91 lines (96 loc) · 9.28 KB

临床中药学.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91 lines (96 loc) · 9.28 KB

临床中药学

周祯祥 唐德才 - 医学健康榜-医学

临床中药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本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共分为总论、各论和附篇三部分。总论共分5章,依次为绪言、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功效、中药的品质和中药的应用。各论共收载临床常用中药465种(包括附药65种、参考药67种),按其主要功效分为23章。每药依次按处方用名、主要药性、基本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用药甄别、现代研究和备注等内容介绍。附篇为中药名称源流考辨、中药常用命名方法和中药名拼音索引。

第一章 绪 论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的部分天然物质。 c:45

中药必须赋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功效等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有内涵,并用以阐述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揭示中药的应用规律,指导中药的临床实践。 c:34

中药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矿物 c:15

关键在于使用者是否按中医药理论来指导用药。 c:12

中药材是指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 c:27

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c:34

现代中药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c:24

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 c:28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c:13

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c:15

甲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红色,乙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绿色。 c:23

第二节 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简介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 c:11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c:17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发正邪斗争,从而导致机体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紊乱,阴阳失调的结果。 c:18

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即“补偏纠偏”,就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 c:25

是中药基础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内容。 c:35

中药的性能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以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为基础,运用中医药基础理论归纳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 c:19

第一节 四 气

有寒、热、温、凉四气” c:22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c:39

平性”,即指药物寒热性质不明显,对机体寒热病理变化影响不大的一类药物。 c:18

药性之寒、热、温、凉的确定,是依据患者服药后,药物对机体寒热病证所产生的不同效应而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c:18

能减轻或治疗热证的药物,性属寒凉;能减轻或治疗寒证的药物,性属温热。 c:19

一般而言,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等作用。 c:32

1.以寒治热,以热治寒 c:19

2.寒热真假,从者反治 c:16

寒热错杂,寒温并用  c:16

4.寒热格拒,反佐为用 c:15

第二节 五 味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c:19

五味,是指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 c:32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c:42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c:44

辛味 “能散能行”。“散”即发 c:35

甘味 “能补、能和、能缓”。“补”即补虚,主要用于各种虚证。如黄芪补气、当 c:41

3.酸(涩)味 “能收、能涩”。即收敛固涩。主要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证。 c:38

苦味 “能泄、能燥、能坚”。 c:47

6.淡味 “能渗、能利”,即渗湿利水,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 c:37

外感表证、气滞证、血瘀证宜选用辛味药物,各种虚证宜选用甘味药物,体虚滑脱证宜选用酸味或涩味药物等,热证、湿证、便秘、气机上逆的病证宜选用苦味药物,痰核、瘿瘤、癥瘕痞块宜选用咸味药物,水肿、小便不利宜选用淡味药物等。 c:22

④药物一气多味者,则功用广泛。 c:13

第三节 升降浮沉

一般而言,升,即上升提举,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敛藏,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内。 c:20

升浮药主上升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沉降药主下行向内,有潜阳、降逆、泻下、利水、收敛等功效。 c:24

、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主升浮,如紫苏叶、菊花、蝉蜕等;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主沉降,如紫苏子、枳实 c:17

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炒则下行 c:33

第四节 归 经

归经,指药物对于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c:21

清肺热的黄芩,清心火的黄连,清胃热的石膏,清肝火的夏枯草 c:16

第五节 毒 性

1.毒性泛指药物的偏性 c:16

毒性是指有毒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c:11

具体毒性中药品种有: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c:20

第二节 对症功效

“症”是疾病的单个症状或体征,是构成疾病临床表现的最基本单位。症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病变的本质。 c:15

茯苓利水,长于消肿,故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木通利水,长于通淋,故多用于淋证;地耳草利湿,长于退黄,故多用于治黄疸。 c:11

对证功效侧重于治本,对症功效侧重于治标;对证功效揭示药物的应用范围,对症功效明确药物的治疗目的。 c:11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青海的大黄、内蒙古的黄芪、东北的人参、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云南的三七、四川的川芎、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湖北的蕲蛇 c:24

第五章 中药的应用

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简称为“七情”。 c:21

1.单行 就是用单味药物治病。 c:18

指两种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能增强或提高原有药物的治疗作用。 c:23

指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能增强或提高主药的治疗作用。 c:27

指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c:26

指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c:24

指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治疗作用降低,甚至丧失 c:25

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c:25

第二节 用药禁忌

十八反”歌诀(《儒门事亲》):“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c:34

慎用:主要包括通经祛瘀药、破气药、攻下药及辛热滑利之品等,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冬葵子等 c:19

第三节 剂 量

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c:14

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 ~ 10g;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 ~ 60g。 c:14

第六章 解表药

本类药物多为轻扬辛散之品,主入肺或膀胱经 c:12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适用于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c:18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c:26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慎用 c:13

本品能温助一身之阳气,上可助心阳,止悸动;中可扶脾阳,化痰饮;下可温肾阳,助气化 c:17

尚能解鱼蟹毒,可用于进食鱼蟹中毒之腹痛吐泻。 c:11

治暑有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之恶寒发热、头痛无汗 c:14

专主在表、在上之风寒湿邪 c:11

为治风寒、风湿所致头痛、牙痛、痹痛及鼻渊头痛之良药 c:20

独入太阳,理风寒,其气雄壮,寒气郁于本经,头痛必用之药,颠顶痛非此不能除 c:11

尤为治鼻塞流涕、鼻渊鼻鼽等多种鼻病之要药。 c:11

治伤寒寒热往来为最要药 c:12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治阳明气分邪热之要药。 c:12

黄连主入上、中焦,长于泻心火、清胃热,多用于心火亢盛及胃火炽盛诸证。黄柏主入下焦,长于泻肾火、退虚热,多用于阴虚内热及下焦湿热证。 c:17